课件28张PPT。遗传的分子基础1、能够自我复制
2、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携带巨大的遗传信息, 并有连续性
4、结构较稳定,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条件四、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之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 赫尔希和蔡斯) 1、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
DNA作标记?
2、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以吗?思考:3、怎样给噬菌体的DNA及蛋白质做标记?大肠杆菌T2噬菌体C、H、O、N、PC、H、O、N、S(标记32p)(标记35s )1、用含35s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2、用含32P 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32P标记
DNA35S标记
蛋白质无32P标记
DNA无35S标记
蛋白质部分DNA
有32P标记外壳蛋白质
无35S标记DNA分子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光滑(smooth)粗糙(rough)有多糖类的荚膜无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可致死无毒性2、将S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析:S菌使小鼠致死,有毒性。3、将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3、将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析:加热杀死的S菌失去毒性,不致死。4、将R型活菌与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
——转化因子转化(有毒、有荚膜)讨论:
假如你是当时科学家,你会如何设计"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的实验?R型细菌的培养基S型菌的DNAS型菌的蛋白质或S型菌的荚膜多糖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物质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提取
分离离体细菌转化实验S型活菌R
R
R
RRSRSDNA
水解物R1944年 艾弗里(美)结论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他们的作用。D课堂检测2、用放射性元素标记噬菌体如下图,侵染后用探针检测细菌体内噬菌体的放射性,则( )
A、检测到32P B、检测到35S
C、同时检测到35S和32P
D、同时检测不到35S和32PA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
壳需要( ) A.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D 4、下图表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它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D含活R型菌的培养基长出S型菌
只出R型菌
只出R型菌
只出R型菌①+S-DNA②+S-RNA③+S-蛋白质④+S-荚膜多糖S型菌
R型菌
R型菌
R型菌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烟草花叶病毒 正常 花叶病 测得衣藻中DNA含量的84%在细胞核内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在细胞质中。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说明 。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小结:
有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它们不含有DNA,只含有RNA.在这种情况下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004年广东理综卷)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
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
质,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
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能产
生具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7. 下列生物中只含一种核酸的是( )
A.玉米 B.草履虫 C.金鱼 D.病毒D(2004年广东理综卷)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
周期的_______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细胞核线粒体高乙组中有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促进了细胞的分裂, 摄取的3H—TdR比甲组多。 间 DNA的合成,而3H—TdR是合成DNA的原料,其
放射性强度可被测定。 细胞的增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