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10 21: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本课题承前启后,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过渡,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题的学习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对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从微观的角度正确认识化学反应。
2、在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二、说学情。
学生认知状况:已认识一些化学反应,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绪和心理都比较兴奋、好奇。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未完整的建立起微观世界,对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和宏观变化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区分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微观知识应用大多数学生依旧困难。
困惑及解决方案
本课题的实验多,课堂时间紧。怎样把握实验探究的开放度?针对这两个困惑,我采取的对策是:两组探究实验同时进行,明确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现象获得结论。选择难度较小的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实验-改进-再实验。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交流讨论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采用以下学法:
(1)实验探究法:学习化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交流讨论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3)多媒体学习法:通过观看课件,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过程
在质量守恒定律发现过程中,我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来引导学生,学生经历初次探究的挫折后,分析原因,优化设计,再次探究,最终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示水通电的微观过程,将微观变化形象化,让学生领悟到质量守恒定律的精髓,在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三不变"。具体过程分为以下七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发思考:由“福尔摩斯的尴尬”趣闻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由质到量的思考。
(二)分析推理、提出猜想:演示实验:白磷的燃烧。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大胆进行猜想:
①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会大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②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③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会小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为了减少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导学生确定探究内容,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对实验“红磷的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探究,我将教材中的实验做了微型调整,红磷的燃烧学生不易操作,我把它设定为演示实验。为照顾全体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观察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实验步骤并归纳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将实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和实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设定为学生分组实验,两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后质量减少,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观察到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泡冒出,所以质量减小。通过实验结论的碰撞引发学生思考,总结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进而改进实验装置再次实验,得出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能力、对比探究能力。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尝试实验,获得结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科学实验要严谨。突出教学重点。?
(四)分析结论、探求实质
利用多媒体播放水分解的过程,让学生从微观角度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引领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为了突破本节课难点,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的彩虹糖豆组内演示水分解,碳燃烧的微观过程。从而让学生从抽象过渡到形象,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质量守恒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三个不变"。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进而推导出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五)解释应用、拓展提高: 回顾“福尔摩斯的尴尬”趣闻,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找到正确的测定方法,受到鼓励的学生学习热情大增。
(六)达标检测,及时反馈:试题的选取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采用点对点式的训练方式,层次分明,照顾到每个学生。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能学以致用。
六、板书设计:(介绍一下我的板书设计,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将板书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①、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三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实验较多,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分组实验同时进行的教学策略,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手段很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通过flash动画演示,微观变化过程形象化“糖豆演示变化过程”分组活动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