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物种的多样性知识总结
1、生物圈中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其中动物150多万种,植物40多万种。
2、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找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根据其中某一性状的不同,把生物分成两大类,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组成一类;然后,在某大类中,再根据生物的另一种性状的不同,把生物分成两类。以此类推,逐级分类,直至将生物全部分开。
3、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1)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生物的经济价值进行分类。(2)在生物科学研究上,则多以生物的形态、习性或生理上的特点,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为依据来进行分类。
4、生物的类群
藻类植物
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
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动物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5、生物的分类单位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小,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
6、鉴别生物的意义
鉴别生物有利于我们对生物的认识和利用;鉴别生物还有利于农业和人体的防病、治病。
7、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编制成的,利用检索表,可以查出每种生物的
名称,了解每种生物的分类地位,并能找出不同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8、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的人类活动: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过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
9、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正常现象。
10、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因此,保护物种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1、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制定保护性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把保护对象迁出原自然环境,建设特别设计的设施,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可以用高科技手段对濒危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保护。
习题:
1、 根据你了解的以下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及它们的经济价值,生物学价值等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大熊猫 、东北虎、猪、海带、 银杉、 鲤鱼、 小麦
(1) 与猪和小麦经济价值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与大熊猫和银杉一样属于珍稀生物的还有_______________。
(3) 和鲤鱼一样同为水生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
(4) 和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 将下列植物以及所属类别用线连接起来。
A 银杏 a 藻类植物
B 紫菜 b 蕨类植物
C 珙桐 c 裸子植物
D 满江红 d 苔藓植物
E 墙藓 e 被子植物
3、 将下列生物以及所属类群用线连接起来。
A玉米、小麦、水稻 a 藻类植物
B鲤鱼、鲫鱼、带鱼 b 蕨类植物
C菜豆、桃、向日葵 c 裸子植物
D衣藻、紫菜、裙带菜 d单子叶植物
E犀牛、斑马 e 双子叶植物
F油松、侧柏、冷杉 f 鱼类
G蛇、龟、鳄鱼 g 两栖类
H喜鹊、企鹅、鸵鸟 h 爬行类
I青蛙、林蛙、蟾蜍 i 鸟类
J肾蕨、巢蕨 j哺乳类
4、 按照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等尝试将下列生物进行分类,将分类的依据标注出来。
肾蕨、紫菜、向日葵、小麦、蝙蝠、蜜蜂、鲨鱼、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