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古诗三首 练习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古诗三首 练习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1 12: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123基础练习312主题探究12拓展提升4543一、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字母)?A.yān   B.yàn1.燕( )子快乐地飞过燕( )山。A.tā    B.tà2.踏( )上故乡的土地,他心里觉得踏( )实多了。A.jìn    B.jìng3.望着这一个个刚劲(  )有力的大字,我想:以后我也要加把劲(  )练习书法了。?????BABABA二、读拼音,写词语。 wǎnɡ luò   chuí dǎ   kāi záo
(    )  (    )  (    )
fén shāo   fěn ɡǔ suì shēn
(    )  (        )网络捶打开凿焚烧粉身碎骨三、选字填空。(  )驼    (  )印    联(  )(  )背 (  )眠 (  )子(  )鱼 (  )子 水(  )骆烙络捶睡锤钓钩沟四、把词和对应的解释连线。似   全,全然   若    你
何当 好像 等闲 高尚的节操
任 何时将要 清白 好像
浑 任凭 尔 平常 五、写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大漠沙如雪。 (    )
2.燕山月似钩。 (    )比喻比喻一、《马诗》:渴望被重用1.识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有“________”之称。
2.写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大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燕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李贺诗鬼广阔的沙漠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2)“似”在这里的读音是(  ),意思是( ),它与诗句中的“(  )”意思相同。
(3)下列关于“沙如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弯冷月下,广阔的沙漠呈现出如雪般的清辉,给人清冷荒凉的感觉。
B.这里的“沙如雪”指的是沙子本身就像雪一样洁白。
(4)这两句诗的大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ì好像如A示例: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5)下列关于“月似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似钩”写出了月亮的形状,诗人由月亮联想到形似月牙的兵器“钩”,反映了诗人当时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处境。
B.“月似钩”写出了诗人快乐的心情。
(6)下列关于这两句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出了马真实的生活环境。
B.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苍茫辽阔的边疆的画面。AB3.抒怀: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金络脑”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骏马套着镶金的马鞍,在秋天里任意驰骋。 ( )
②这是诗人李贺借马喻人,为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却得不到重用发出呼喊,表达了一种不平则鸣的感慨。(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二、《石灰吟》:一身清白1.石灰的特征
(1)《石灰吟》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一首咏物诗。作者处处以________自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的节操的决心。
(2)填诗句,并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①(  )一词表明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A.千锤万凿 B.烈火焚烧明于谦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A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A.石灰石经历了千万次的锤击才被开凿出来,即使烈火焚烧它,它也一笑而过。
B.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的锤击,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是平常的事。
③“烈火焚烧若等闲”不仅是在写烧石灰石,它还象征着(  )
A.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B.志士仁人的不满情绪。BA2.高尚的节操
(1)写诗意。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粉骨碎身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2)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①(  )是作者直抒胸臆,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要留清白在人间
②(  )表明诗人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A.粉骨碎身浑不怕
B.千锤万凿出深山BA(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题目“石灰吟”的意思是赞颂石灰,作者表面上写的是石灰,实际上写的是人。 (  )
②“千锤万凿”中的“千”“万”是实指,表示锤击了一千次、一万次。 (  )
③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把物的特点和人的品格熔铸成一体。 (  )×√√三、《竹石》:坚定顽强1.识作者: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创作的。
2.竹子的特点
(1)填诗句,并解释词语。
咬定青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根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立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破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郑燮不放松扎根。岩石的缝隙。破岩中(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A.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把根深深地扎在岩石的缝隙中。
B.竹子紧紧地依附着青山,青山让竹子显得更绿,生长得更茂盛了。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  )
②“破岩”是说竹子十分厉害,能扎破岩石。(  )A×√3.竹子的精神
(1)填诗句,并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①“千磨万击”的意思是(  )
A.无数次的磨难和打击。
B.一千次磨难,一万次打击。
②“任”的意思是(  )
A.任务。   B.任凭。千磨万击还坚劲AB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A.经受了千磨万击,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
B.竹子不怕风吹,无论刮什么风,都不能吹断竹子。A(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诗人用“千”“万”二字写出了石头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  )
②诗句中的“风”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 (  )
③这两句诗赞颂了竹子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
(  )×√×四、对比分析1.这三首诗都运用了(  )的手法。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2.《马诗》借马表达了诗人(  ),《石灰吟》借石灰表达了诗人(  ),《竹石》借竹子表达了诗人(  )。
A.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精神
B.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的节操的决心
C.对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ACBA一、主题积累读一读,连一连。
冲天香阵透长安     只留清气满乾坤
宁可枝头抱香死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要人夸好颜色 何曾吹落北风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二、延伸阅读青 松
陈 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理解词义。
(1)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挺拔笔直高尚纯洁2.根据意思写诗句。
要想知道青松的高洁品质,那就要等到树上的雪融化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青松,其实写的是人。 (  )
(2)这首诗中的“雪”代指人纯洁的心灵。 (  )
(3)这首诗赞颂了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 (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三、百字练笔把《马诗》扩写成100字左右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