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11 21: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低北高,呈阶梯状分布
2.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
3.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舱多选择地面平坦开阔的________为着陆点(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4.典故“蜀犬吠日”发生地所属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读我国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5~7题。

5.图中反映出该月我国的气温特点是( )
A.全国普遍低温 B.南温北寒,南北温差大
C.全国普遍高温 D.除青藏高原外,其他地区气温差不多
6.影响图中A、B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冬季风
7.C地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气温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冷空气影响显著 B.地势高
C.云雾削弱了太阳辐射 D.地势低
读冬季风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冬季风①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图中冬季风②吹向( )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据此回答10~11题。
10.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霜冻
11.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西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家住上海的小华想利用暑期(7月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读图2.5,回答12~14题。

12.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某些主要山脉或地形区的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出现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若按④线路游览,下列景象可能为途中看到的是( )
A.银装素裹的大地 B.茫茫的沙漠
C.金灿灿的太阳 D.蜿蜒的长城
读图2.7,回答15~16题。

15.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年降水量的是( )
A.1 000毫米 B.200毫米 C.680毫米 D.880毫米
16.B地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水流量小 C.无结冰期 D.江阔水深
17.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长江 B.雅鲁藏布江 C.额尔齐斯河 D.塔里木河
1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天上”和“海”分别指( )
A.唐古拉山脉、东海 B.祁连山脉、黄海
C.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D.横断山脉、南海
1971—1995年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年均人数(单位:万人)

19.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A.地震、地震 B.洪涝、火山喷发
C.洪涝、地震 D.干旱、地震
20.能给人类带来一定资源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洪涝 D.干旱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我国地势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山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一线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
(2)山脉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一线,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
(3)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的海拔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和柴达木盆地,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地势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读我国地形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是________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耕作制度(熟制)是________。
(2)B是________高原,该地区土层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治理的最根本措施是________。
(3)C是________平原,该平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4)D盆地中的绿洲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和优质瓜果产地,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小明和小芳同学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甲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_,表示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读图乙,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_(填“海洋”或“陆地”),盛行的是偏________(填“南”或“北”)风,下列符合夏季风的描述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字母)。
A.带来寒冷干燥气流
B.带来温暖湿润气流
(3)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A地所在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B地所在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
(5)北京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季________,夏季________,其降水主要集中于________季,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长江、黄河分布图。

材料二 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图。

材料三 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________高原,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给长江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一盒材料三分析,黄河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_(填“上”“中”或“下”)游河段,针对该河段的忧患,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北纬32°纬线穿过我国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答案】A
【解析】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3.【答案】A
【解析】选项中的四个地形区中,地面开阔平坦的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而华北平原城市和人口密集,不符合飞船着陆的条件。
4.【答案】D
【解析】“蜀”是四川省的简称,其东部的四川盆地晴天较少,所以有“蜀犬吠日”的典故。
5.【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此图为我国1月等温线分布图,反映出我国冬季南温北寒,南北温差在44℃左右。
6.【答案】A
【解析】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冬季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7.【答案】B
【解析】C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远高于同纬度东部地区,故气温存在明显差异。
8.【答案】A
9.【答案】D
【解析】图中所示冬季风都来自亚洲内陆地区,一种是东北季风,吹向印度洋;另一种是西北季风,吹向太平洋。
10.【答案】C
11.【答案】D
【解析】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源于太平洋西北部洋面,自东南向西北移动,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西北地区距太平洋较远,台风难以到达。
12.【答案】B
【解析】②线先后穿过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是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线路。
13.【答案】B
【解析】②线没有经过福建(闽)、江西(赣)两省,所以该图绘制出现了错误。
14.【答案】C
【解析】④线路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而银装素裹的大地是北方地区的冬季景观,茫茫的沙漠是西北地区的景观,长城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15.【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A地位于秦岭北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正常年份降水量低于800毫米,高于400毫米。
16.【答案】C
【解析】B地位于秦岭南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河流流量大;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较小;位于河流中上游的山地中,不可能江阔水深;亚热带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C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河流。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18.【答案】C
【解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了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19.【答案】D
20.【答案】B
【解析】火山喷发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二、
21.【答案】(1)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一 二
(2)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二 三
(3)平均4 000米以上 多在1 000~2 000米 多在500米以下
(4)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青藏高原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及山脉的有关知识。第(1)题,山脉①为昆仑山脉,②为祁连山脉,③为横断山脉,它们构成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第(2)题,山脉④为大兴安岭,⑤为太行山脉,⑥为巫山,⑦为雪峰山,它们构成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第(3)题,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的海拔依次为平均4 000米以上、多在1 000~2 000米、多在500米以下。第(4)题,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5)题,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高原和盆地,地势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丘陵。
22.【答案】(1)东北 一年一熟
(2)黄土 植树种草
(3)华北 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
(4)同意小明的观点。大力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意小芳的观点。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应当限制当地农业生产。(两种观点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为东北平原,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第(2)题,B为黄土高原,治理其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第(3)题,C为华北平原,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第(4)题,两种观点都可以,合理即可。
23.【答案】(1)A B
(2)海洋 南 B
(3)B区域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且受到高大山脉的阻挡
(4)亚热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5)温带季风 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夏 海陆位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特点。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东段—冈底斯山脉一线构成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线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形成季风区,该线西北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且受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气流难以进入,形成非季风区。A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位于西北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京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在夏季(或夏秋季)。
24.【答案】(1)青藏 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特点的影响
(2)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易发生洪涝灾害等(意思相近即可)
(3)中 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或植树种草等)
【解析】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特点的影响,长江和黄河都向东流,最终注入太平洋。材料二说明了长江流城湖泊面积缩小,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易发生洪涝灾害等。由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可知黄河含沙量最多的是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的河段,对于黄河的泥沙问题,应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初中地理 八年级上册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