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13 10:4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 B.面粉 C.矿产资源 D.钢材
2.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
3.倡导“拒绝使用纸质贺卡”,主要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4.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7年统计:“中国人均土地0.96公顷,世界人均土地3.30公顷。”这组数据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 )
A.人均多 B.分布不均 C.生产力区域差异大 D.人均占有量低
5.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这说明我国(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B.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C.自然资源总量少和人均占有量丰富
D.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少
读漫画,回答6~7题。

6.该漫画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是( )
A.毁草开荒 B.土地抛荒 C.乱占耕地 D.退耕还林
7.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C.总量很少,大部分依赖进口
D.人均资源丰富,但种类很少
8.耕地是发展种植业的基础,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缓的丘陵
C.南方的山地、丘陵
D.北方的高原、山地
9.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的耕地以( )
A.水田为主 B.旱地为主 C.林地为主 D.草地为主
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据此回答10~11题。
10.防治草场退化的重要措施有( )
①科学养畜 ②建设人工草场 ③培育优良牧草 ④划区轮流放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林地比重大 B.荒地多,后备耕地充足
C.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草地面积在增加,草质优良
12.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各选项中的类型排序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
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13.读漫画“美好的回忆”,漫画反映了当地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垦殖 C.沙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读图,回答14~15题。

1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5.我国水资源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之一是( )
A.植树造林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提高水价
16.关于我国水土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不均匀
B.我国水土资源的匹配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
C.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D.我国节水标志的核心意义是防治水污染
读漫画(图),回答17~18题。

17.这幅漫画揭示的问题是( )
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
18.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
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表为部分地区工业用水比较。据表回答19~20题。
水价(元吨) 有效利用率
我国广州地区
我国京津地区
日本东京

19.该表说明( )
A.东京的水资源最紧缺
B.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低于日本
C.低水价是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
D.我国的节水技术与意识强于日本
20.我国北方地区的水价高于南方地区的水价,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
B.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
二、综合题(共60分)
21.新华网北京2010年12月31日电 “十一五”期间,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在中国的版图上跃然而出,一幅宏伟的蓝图正变为现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________;从空间分布看: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3)我国北方与南方相比,耕地资源较________(填“多”或“少”),而水资源较________(填“多”或“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2.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万亩 年降水量毫米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总产量亿千克




(1)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65年到1977年,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了________,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__ %,与之相伴的环境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气温年较差增大、________等。
(2)从1965年到1977年,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退耕还牧 B.毁林开荒 C.人口增长 D.生产落后
(3)从1977年到1997年,该地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循环。
(4)此材料揭示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3.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对于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________措施解决。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解决。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________业。
(4)读图,可以看出,北京市处于我国水资源的________带内。为缓解北京市的缺水状况,有效的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3条)




24.读我国地形类型示意图(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盆地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________。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要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则需实施________________引水工程。


第三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A
【解析】第1题,自然界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原、水和水能等。选项中B、D两项不属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不具备上述特性,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答案】B
【解析】第2题,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3.【答案】B
【解析】第3题,纸质贺卡的原料主要来源于森林资源。
4.【答案】D
【解析】本题通过数据直接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我国的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5.【答案】A
【解析】本题结合数据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我国的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6.【答案】C
【解析】第6题,该漫画反映了建设用地大量侵占耕地。
7.【答案】B
【解析】第7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不足。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耕地的分布。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的平原、盆地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耕地类型及分布。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在季风区内,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又分为北方以旱地为主和南方以水田为主两种耕地类型。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草场退化防治措施的知识。对于草场退化我们可以采取科学养畜,培育优良牧草,建设人工草场,划区轮流放牧等防治措施。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由于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使得我国的草地面积在不断缩小。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12.【答案】B
【解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山区,如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东部和青藏高原东部、南部。故①②分别是以水田和旱地为主的耕地,③为林地的分布区,④为草地的分布区。
13.【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原先用牛播种,现在用骆驼播种,且现在沙尘漫天,说明耕地变成了沙漠,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现象。
14.【答案】D
【解析】第14题,考查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受季风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5.【答案】B
【解析】第15题,考查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一个有效途径,修建水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有效途径。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土资源的相关知识。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不均,且水土资源匹配不尽合理,不利于农业生产;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我国节水标志的核心意义是节约、珍惜每一滴水。
17.【答案】C
【解析】第17题,以漫画形式考查水资源短缺。漫画将地球拟人化,画面显示地球捧着一个容器在接水,其揭示的是水资源短缺问题。
18.【答案】B
【解析】第18题,考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从所给的四点来看,只有②③符合题意;①是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途径,④是保护矿产资源的途径。
19.【答案】C
【解析】从表中看出日本水价最高(14元/吨),利用率也最高(87%);我国广州地区水资源丰富,水价低,利用率低(33%)。由此可知,低水价是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
20.【答案】B
【解析】第20题,我国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导致水价高于南方地区。
二、
21.【答案】(1)夏秋多,冬春少 南丰北缺
(2)空间 长江 华北 西北
(3)多 少 不合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土资源配合、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国的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也不均,南丰北缺。南水北调工程解决的是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将长江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22.【答案】(1)9 30 年降水量减少 河流含沙量增大
(2)B
(3)退耕还林或植树造林
(4)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协调发展,过分强调农业生产、盲目毁林开荒、扩大耕地,势必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年降水量减少等环境问题,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及人类的生存。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解析】第(1)题,从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分析其内涵。第(2)题,由表中数据可知1965—1977年,森林覆蓋率下降,耕地面积增多,故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毁林开荒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单产降低。第(3)题,由表中数据可知,1977年到1997年,森林覆盖率增大,耕地面积减小,故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第(4)题,由第(2)、(3)题可得出该材料对我们的启示。
23.【答案】(1)南丰北缺 跨流域调水
(2)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夏秋季节,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所以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 修建水库
(3)畜牧
(4)过渡 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解析】本题以我国水资源分布图为载体,综合考查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解决措施,并结合实际列举解决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径。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方式。第(2)题,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这是因为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冬春季节,冬季风来自大陆,寒冷干燥,降水较少。夏季风不稳定导致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第(3)题,我国少水带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第(4)题,由图可知,北京市位于我国水资源的过渡带内。为缓解北京市缺水的状况,有效途径主要有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等。
24.【答案】(1)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2)东 平原 山地
(3)南丰北缺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地形、气候与资源。主要地形区可结合山脉、河流、位置等来判断。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地。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南丰北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能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初中地理 八年级上册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