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13 10:4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2·青岛模拟)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太阳能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2.下列关于图中自然资源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①为自然资源 ②为土地资源 ③为耕地资源
B.①为耕地资源 ②为土地资源 ③为自然资源
C.①为土地资源 ②为耕地资源 ③为自然资源
D.①为自然资源 ②为耕地资源 ③为土地资源
读漫画“分‘田’”,完成3、4题。
3.对漫画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不足
B.工业、交通、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C.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D.大力开发土地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4.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 )
A.为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开发商投资开发
B.坚决不允许占用耕地从事非农业生产
C.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D.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鼓励农民进城务工
读“我国大陆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是 (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6.类型④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
A.滥伐森林 B.围湖造田
C.乱占耕地建房屋 D.超载放牧
7.如果“乱砍滥伐”现象发生在③类型的南方山区,则容易导致
(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寒潮 D.土地沙化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分布图”,完成8、9题。
8.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特点是 (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9.针对南、北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正在实施的大工程是
(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10.下列属于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的是 ( )
①草场载畜量低,没有充分利用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土地沙化严重 ④土地环境恶化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有关,能够最有效减轻这种灾害性天气的人类活动是 ( )
A.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 B.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C.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D.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12.下列地区与其资源优势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 B.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丰富
C.华北平原——水能资源丰富 D.东北平原——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
1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耕地、草地比重小 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D.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过渡带与多水带的分界大致经过 ( )
A.长江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 D.南岭—淮河一线
15.对于丰水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地区,耕地资源丰富,水土配合良好,特别利于农业发展
B.水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距海洋近,降水丰富
C.水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内永远都不会缺水,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D.我国已将丰水带多余的水资源大量调到了缺水带,解决了缺水带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6.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
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②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选用节能灯具 ④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华北平原发展经济的限制性条件是 (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地形条件 D.交通条件
18.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以来,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人工降雨 B.改变当地气候 C.防治水污染 D.兴修水利设施
19.小明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很远的北方,你知道小明的爸爸工作是为了解决 ( )
A.水体污染的问题 B.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C.长江洪涝的问题 D.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20.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行为中,不宜倡导的是 ( )
A.及时更换漏水的水龙头 B.用洗衣水冲刷厕所
C.发现学校自来水管破裂,及时报告老师 D.在河边随意丢弃废物
二、综合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材料一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2012年3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强调,中国以占世界的淡水资源的耕地,保障了约占全球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材料二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

(1)读材料一可知,我国淡水资源占世界________,耕地资源占世界________,人口约占世界________。(3分)
(2)读材料二可知,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_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________的矛盾尤为突出。(4分)
(3)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4分)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4分)
2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漫画“鲸吞”,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鲸吞
(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4分)
表示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介绍,判断所属的土地利用类型。(4分)
甲:我的家在北京市海淀区,这里高楼林立,到处是学校、商店、住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我爷爷的家在东北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那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暑假里爷爷带我去了东北长白山区,那里地形崎岖,森林茂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我的同学去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那里牛羊遍地,我也希望去看一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画“鲸吞”反映的问题最有可能发生在上题中哪位同学的家乡?________。(1分)
(4)漫画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你认为解决漫画中的问题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祖国母亲养育了我们,可祖国母亲身上却存在许多“病症”,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神州大地,为母亲“诊断把脉”。(23分)
“病症”一:水土流失严重请观察图中A、B、C、D四地,判断一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_______地区。分析病因:该处土质疏松,________破坏严重,且降水集中在________。处方:________。(5分)
“病症”二:水资源短缺A、B、C、D四地中,________地区供水最为紧张。2010年入冬到2011年春,该区出现60年一遇的干旱,使供水形势更为严峻。分析病因:(1)本区水源少,(2)________(土地类型)资源多,(3)本区人口集中,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大。处方:我国正在实施的大型调水工程是________。(5分)
“病症”三:草原退化 在A、B、C、D四地中该“病症”多出现在________地区。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理,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病症”四:能源紧张 在A、B、C、D四地中,________地区存在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解决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缺乏问题,我国正在建设和已经建成了一批大型工程如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等。(5分)
“病理分析”:祖国母亲的许多“病症”尽管与许多自然因素有关,但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保护我们的母亲,也为了我们的幸福,让我们共同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出现的“病症”,写出几句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宣传语)。(3分)
24.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纪念201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2012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填出图中跨流域调水工程代号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线工程建设投资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线调水沿途应特别注意防治________。(6分)
(3)围绕是否存在“水短缺和水危机”,小明和小玲产生了分歧。小明认为:“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一定的,而且不会跑到其他星球上去,因而不会存在水短缺和水危机的问题。”小玲则不同意他的观点,假设你是小玲,你会怎样来说服小明?(2分)




(4)为了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采用季节性水价来缓解城市供水的季节性矛盾。以北京为例,其冬春季节的水价应________(高、低)于夏秋季节。(1分)


第三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D
20.【答案】D
二、
21.【答案】(1)6 9
(2)多 耕地
(3)增长 减少
(4)计划生育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2.【答案】(1)水田 林地 旱地 草地
(2)甲:城乡建设用地 乙:耕地 丙:林地 丁:草地
(3)甲
(4)人口增长,建设用地挤占耕地
(5)控制人口增长;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3.【答案】“病症”一:B 植被 夏季 植树造林
“病症”二:A 耕地(或旱地) 南水北调
“病症”三:D 土地荒漠化
“病症”四:B 西气东输
“病理分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争做环境卫士,倡导低碳生活;珍惜资源,从小事做起等
24.【答案】(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引滦入唐 引黄济青 引滦入津 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利用已有的京杭运河和湖泊 水污染
(3)地球上水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等。
(4)高
【解析】第(1)题,读题干可知2012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第(2)题,从图中获得信息,①将滦河水引人唐山,解决唐山缺水问题的工程为引滦入唐;②将黄河水引入青岛,解决青岛缺水问题的工程为引黄济青;③将滦河水引入天津,解决天津缺水问题的工程为引滦入津。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的重大工程。东线工程的输水通道利用已有的京杭运河和湖泊,工程量小,投资少。东线工程沿途地区工业发达,还要特别注意防治水污染。第(3)题,地球上水资源是有限的,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而且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和水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第(4)题,我国冬春季节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水价高。

初中地理 八年级上册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