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13 08: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第一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13年年初,杭州等地发现了H7N9禽流感传染病例,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它能从禽类传染给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原体的细胞结构很简单,没有细胞核
B.侵入人体的H7N9高流感病原体属于抗原
C.H7N9禽流感是由于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引起的疾病
D.与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均属于传染源,必须进行隔离观察
2.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确诊的患者大都有禽畜类接触史,疫区对患病的禽畜采取了焚烧等防控措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
B.患病的禽畜是引起该病的传染源
C.对患病的禽畜采取焚烧等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若H7N9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注射后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3.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个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杀灭病原体
4.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是( )
A.计划免疫 B.讲究卫生 C.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5.不小心被狗咬伤后,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的狂犬疫苗和所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抗原、保护易感者 B.抗原、控制传染源 C.抗体、保护易感者 D.抗体、控制传染源
6.据2012年5月9日卫生部公布的信息,下表为2012年4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下列对相关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病名 发病数 死亡数
艾滋病 3 392 816
肺结核 128 683 169
狂犬病 97 88
手足口病 237 478 77
病毒性肝炎 134 989 68

A.传染病都由细菌和病毒引起
B.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上述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传染病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7.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学校通知患传染病的同学回家休息
B.校医在教室内喷洒消毒液
C.老师要求同学们每天锻炼一小时
D.医生为全校师生接种疫苗
8.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在实际生活中,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应做到( )
A.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B.三个环节都是主要环节,要齐抓共管
C.只要认真控制住传染源即可
D.只要切实做好保护易感人群的工作即可
9.下列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杀菌物质 ②吞噬细胞 ③免疫细胞 ④免疫器官 ⑤皮肤 ⑥黏膜
A.③④ B.①② C.④⑤ D.⑤⑥
10.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从免疫的类型和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预防接种属于( )
A.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B.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
C.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D.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11.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
A.艾滋病患者
B.HIV的携带者
C.被HIV污染的血液
D.艾滋病患者和HIV的携带者
12.艾滋病令人感到恐惧,是因为HIV能破坏人体的( )
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免疫系统
13.下列对艾滋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艾滋病日为12月1日
B.和艾滋病患者提手会感染艾滋病
C.共用剃须刀可能会传播艾滋病
D.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14.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不同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
A.特异性免疫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
B.特异性免疫不是针对某一类病原体
C.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D.特异性免疫主要是产生抗体对抗病原体
15.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可预防乙型脑炎
C.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
D.在被蚊子可政的部位涂上一些唾液可杀菌止痒
16.我国商务部规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商场、超市不得销售散装冷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17.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口罩和手套,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
B.防止因手消毒不彻底而留有细菌
C.防止医生呼吸时空气中的细菌芽孢进入病人体内
D.以上都是
18.临床治疗上,在对因救火而烧伤的消防队员进行植皮手术时,会尽可能地选用其本人的皮肤,这主要是为了避免( )
A.移植手术中发生感染
B.手术中大量失血
C.免疫系统对异体器官产生排斥
D.异体器官细胞的吞噬作用
19.下列各项中属于抗原的是( )
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己腿部皮肤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20.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白细胞吞噬痢疾杆菌
B.吞噬细胞清除死亡的白细胞
C.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40分。)
21.(7分)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绵羊注射毒性已减弱的炭疽病病原菌,它们被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绵羊没有注射;十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绵羊全部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到绵羊体内的炭疽病病原菌属于________。经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后,病原体毒性减弱,不具有感染性,通过注射、口服、鼻吸等方式进入健康个体的体内,使健康个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的现象属于________免疫。
(3)甲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按照传播途径划分,炭疽病属于________传染病。
22.(8分)2013年3月,我国出现了由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H7N9禽流感。为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专家追踪研究可能传播该疾病的禽类,并积极研制相关疫苗,同时提醒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的人注意卫生安全。医生告诫人们平时要勤洗手,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H7N9禽流感的病毒营________生活,其结构简单,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容易因变异而产生新的类型。
(2)若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人体内将产生相应的________,该物质对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有效?________。原因是这种免疫具有________性。若使用对细菌有特效的抗生素来治疗H7N9禽流感患者,能否治愈?________。
(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专家追踪研究可能传播该疾病的禽类,是为了寻找并控制________;保持空气流通、勤洗手是为了切断________。
23.(3分)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夏季多发,由痢疾杆菌所致。预防细菌性痢疾最重要的措施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和不洁的食物。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________。
(2)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__。
(3)预防细菌性痢疾最重要的措施是________。
24.(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3月以来,上海等地区发生了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已知H7N9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人与带病禽畜接触传播,尚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病例。有关专家建议健康人群预防禽流感应做到:(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伤口时,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等。
(1)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禽流感的________。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患H7N9禽流感的禽类属于________。
(2)专家建议健康人群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这属于________;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这属于________。
(3)从传染病的类型来看,H7N9禽流感和普通流行性感冒一样,属于________传染病。
(4)如果成功研制H7N9禽流感疫苗,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力。在此过程中,注射进入人体的疫苗作为抗原,当其进入人体后,受到刺激的________细胞产生抵抗这种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___,它能够参与病毒的清除。这种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功能称为________免疫。
25.(6分)咳嗽时,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肋间肌、膈肌等呼吸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分泌物以及所黏附的细菌、病毒等以飞沫、痰的形式被排出体外。飞沫、痰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肺内气体排出体外依次经过了:肺→支气管→气管→________→咽→鼻腔。
(2)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3)呼吸道黏膜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________免疫。
(4)肺结核是引发咳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我国卫生部规定,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必须注射卡介苗,以预防肺结核。在免疫学上,卡介苗属于________。
(5)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的细胞与人的呼吸道黏膜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当你咳嗽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
26.(8分)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肝炎患者使用的碗筷要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资料二: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范围,在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1)肝炎患者是________,将餐具消毒、碗筷分开,其目的是切断________。政府扩大计划免疫的范围,能更好地保护________。
(2)患过甲肝或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再次侵袭,主要原因是他们获得了针对甲肝病毒的________,那么他们对乙肝病毒是否具有同样的抵抗力呢?________。此种免疫的特点是只针对特定的________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________免疫。
(3)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你应从哪些方面进行预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单元第一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解析】所有的病毒都无细胞结构;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所以侵入人体的H7N9禽流感病原体属于抗原;H7N9禽流感是由动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所造成的疾病叫遗传病;与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均属于易感人群。
2.【答案】C
【解析】对患病的禽畜采取焚烧等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3.【答案】C
4.【答案】A
【解析】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可以有效地预防某种传染病,因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答案】A
【解析】被狗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实质上是抗原,它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这是对易感人群的保护。
6.【答案】D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传染病并非都由细菌和病毒引起,有些传染病是由线形动物或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有些传染病没有疫苗可以用于预防,如艾滋病;传染病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7.【答案】B
【解析】学校通知患传染病的同学回家休息,属于控制传染源;校医在教室内喷洒消毒液,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老师要求同学们每天锻炼一小时,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医生为全校师生接种疫苗,也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8.【答案】A
9.【答案】D
【解析】
防线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免疫

10.【答案】C
【解析】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以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接种的疫苗称为抗原,一定的抗体和抗原相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是人出生后获得的,叫做特异性免疫。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它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1.【答案】D
【解析】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和HIV的携带者。被HIV污染的血液属于传播途径。
12.【答案】D
【解析】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之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抵抗力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艾滋病的并发症。
13.【答案】B
【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等;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用剃须刀时可能会划破皮肤,接触血液,有传染的危险。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B
【解析】散装冷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在运输或销售过程中可能被病原体污染,起到了传播疾病的作用,所以,禁止销售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17.【答案】D
18.【答案】C
【解析】从免疫方面讲,患者本人的皮肤是“自己”成分,自身的免疫系统不会对它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9.【答案】C
20.【答案】D
【解析】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是第一道防线,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是第二道防线,二者都是非特异性免疫。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进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狂犬病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只对狂犬病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二、
21.【答案】(1)抗原 抗体
(2)特异性
(3)绵羊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菌的抗体 对照
(4)体表
22.【答案】(1)寄生 蛋白质
(2)抗体 否(无效) 特异 否(不能)
(3)传染源 传播途径
23.【答案】(1)痢疾杆菌
(2)饮食
(3)切断传播途径
24.【答案】(1)病原体 传染源
(2)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3)呼吸道
(4)淋巴 抗体 特异性
25.【答案】(1)喉
(2)反射弧
(3)非特异性
(4)抗原
(5)细菌(结核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6)掩住口鼻,不直对他人;不随地吐痰,咳出的痰要妥善处理(答出一条即可)
26.【答案】(1)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2)抗体 否(没有) 病原体 特异性
(3)提示:根据预防传染病的三项措施回答。

初中生物 八年级下册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