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第二章克隆技术单元测试(浙科版)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克隆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并实现繁殖的过程
B.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完整新植株
C.培育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
D.生物学家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2.在番茄地里发现一株异常番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了获得大量稳定遗传的幼苗,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基因工程 B.杂交育种 C.植物组织培养 D.诱变育种
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5.1958年,科学家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关于这一科学事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②此种生殖产生的后代有广泛的变异
③韧皮部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加数目 ④此种生殖产生的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
A.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相对未分化的薄壁细胞
D.叶肉细胞不需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7.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②③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D.③→④过程指植物的生长阶段
8.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未受精的卵发育成个体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9.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和增殖方式是
A.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减数分裂
B.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有丝分裂
C.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减数分裂
D.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有丝分裂
10.有关原生质体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被脱掉细胞壁的植物裸露细胞是原生质体
B.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原生质
C.植物细胞用盐酸、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去壁后可制得原生质体
D.原生质体只能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11.动物克隆技术的基础是
A.动物细胞融合 B.胚胎移植 C.核移植 D.动物细胞培养
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13.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细胞发生癌变
D.能无限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
1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 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右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从该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获得的正确结论有
①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②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
③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
④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6.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使用的骨髓瘤细胞是一种缺陷型细胞,在含有次黄嘌呤、氨基喋呤和胸腺嘧啶的培养基(HAT)中无法生长;而小鼠脾细胞是正常细胞,在HAT培养基上可正常存活。用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后,经过数代培养,最终可在HAT培养基上存活并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是
A.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 B.脾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
C.骨髓瘤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 D.脾细胞
17.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处不正确?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培养和融合 单抗制备等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胰蛋白酶处理制细胞悬浮液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生物方法
典型应用
无病毒植物的培育、人工种子 、
种间植物杂交等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培养液区别
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A.0 B.1 C.2 D.3
18.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其依据是
A.骨髓瘤细胞不能无限增殖,但可以产生抗体
B.B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才能产生抗体
C.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D.骨髓瘤细胞只有与B细胞融合,才能产生抗体
19.下列有关克隆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克隆人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B.克隆人证明了人体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在现有克隆技术条件下,成功率为100%
D.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20.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二.简答题
1.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 _ 过程,②表示的是 __过程。X代表的是 ,③表示的是 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生根过程。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 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___ ____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 ____________ 。
(3)对植株甲进行 ,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 ______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 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 ___ ,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
2.现有A和B两个肉牛品种,A品种牛的细胞组成可表示为A细胞核、A细胞质,B品种牛则为B细胞核、B细胞质。
(1)如果要获得一头克隆牛,使其细胞由A细胞核和B细胞质组成,基本步骤是,从A品种牛体内取出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再从培养细胞中取出___ ____注入B品种牛的_________卵母细胞,经过某处刺激和培养后,可形成胚胎,该胚胎被称为重组胚胎,将该胚胎移入代孕母牛的_______中,通过培育可达到目的。
(2)一般来说,要想大量获得这种克隆牛比较难,原因之一是卵母细胞的数量______,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__ ____激素处理B品种母牛。
(3)克隆牛的产生说明___ __具有全能性。克隆牛的性状主要表现____品种牛的特征。由A、B两品种杂交得到的牛与克隆牛相比,杂交牛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来自______个亲本,细胞质来自______性亲本,克隆牛和杂交牛的遗传物质组成______(相同,不同)。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根据下图回答:
(1)在此工程过程中涉及到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胚胎移植技术等。
(2)在形成图中③的过程中,我们称②为______,不能直接把②送入③的原因是:
____ _______。
(3)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为受体,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 ___
(4)⑦是⑥代孕母亲的后代,那么⑦与⑥的遗传性状完全一样吗?____。利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叫做________。
4.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⑴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 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
⑵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 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 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 ,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
⑶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 。
⑷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 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⑸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 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
的活性降低,细胞 的速率降低。
⑹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 进行攻击。
5.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正常肝细胞。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将数量相等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分别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液及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__________。
(2)在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血清,其原因是________ ___。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在两种细胞生长过程中,当乙细胞铺满瓶壁时,其生长____________。药物试验需要大量细胞,两种细胞频繁传代,甲细胞比乙细胞可以传代的次数更_______。若用动物的肝脏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需用___________消化处理。
(5)已知癌细胞X基因过量表达与肝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要试验一种抗肿瘤药物Y对甲细胞生长的影响,可将甲细胞分为A.B两组,A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B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经培养后,从A.B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X基因在A.B两组细胞中的________或_______合成水平的差异,确定Y的药效。
6.运用动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实现基因定位。研究发现:用人的细胞与小鼠体细胞进行杂交得到的杂种细胞含有双方的染色体。杂种细胞在持续分裂过程中仅保留鼠的染色体而人类染色体则逐渐丢失,只剩一条或几条。右图是人的缺乏 HGPRT 酶突变细胞株( HGPRT - )和小鼠的缺乏 TK 酶细胞株( TK 一)融合后并在 HAT 培养液中培养的过程,结果表明最终人的染色体在融合细胞中仅存有 3 号染色体或 17 号染色体或两者都有。已知只有同时具有 HGPRT 酶和 TK 酶的融合细胞才可在 HAT 培养液中长期存活与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细胞杂交克服了 ,过程 ① 常用的生物方法是 。
(2)过程 ② 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所用培养液应该添加一定量的 ,此外还要定期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使贴壁生长的细胞脱落形成细胞悬液。
(3)从培养过程看, HAT 培养液不仅能提供养料,还起 作用 。
(4)从图示结果看,可以确定人的 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该方法可以对鼠基因定位吗? 。
参考答案
1.C CDAB. 6.CC DBA 11.DDBBB 16.AACCB
1.(1)脱分化 再分化 胚状体 分化(或发育) (2)激素 单倍体 细胞的全能性 (3)染色体加倍 无性繁殖 乙 一 多 缩短育种周期
2.(1)细胞核 去核 子宫(2)不足,促性腺(3)动物体细胞核 A 两 雌 不同
3.(1)基因工程技术、核移植技术(2)目的基因 独立外源基因很难与受体细胞的基因连接和独立表达 (3)卵细胞体积大易操作,且其细胞质中含有促进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的物质 (4)不一样 克隆动物
4.⑴相互接触 接触抑制 单层(或一层 ) 胰蛋白酶
⑵衰老甚至死亡 不死性 降低 减少
⑶由于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故活细胞不能着色(或由于死细胞的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
⑷中 ⑸冷冻(或超低温、液氮) 酶 新陈代谢 ⑹抗原
5.(1)多(2)血清可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 维持培养液pH (3)停止 多 胰蛋白酶(5)Y mRNA 蛋白质
6.( l )远缘杂交不亲和(或生殖隔离) 用灭活的(仙台/动物) 病毒诱导融合 ( 2 )抗生素 ( 3 )选择(筛选) ( 4 ) TK 酶 17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