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㈠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所得过的疾病是否都是传染病呢?
什么样的病才算是传染病?
传染病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调查:同学们你从小到大,得过些什么病呢?
㈡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见学案)
依据教材,自主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学案》中自主学习模块内容
对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1、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2、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 空气传播 饮食传播 生物媒介 易感人群
3、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4、综合措施 综合措施 重点措施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探究点一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的特点:
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水痘
结核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探究点二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患者
受染动物
病原体携带者
(二)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主的要传播途径有:
狂犬病
鼠疫、疟疾
(三)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例如:腮腺炎属于终身免疫的传染病,而未患过腮腺炎的人就是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对于流行性感冒来说,人们普遍属于易感人群。
传染源
易感人群
空气、飞沫
饮水、食物
生物、媒介
土壤、接触
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看图说明:流感是怎样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的?
啊……嚏!
?
啊……嚏!
不舒服!
?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流行性感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流感患者(携带流感病毒)
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
病原体
飞沫悬浮于空气中
散播
健康人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病原体
保护易
感人群
切断传
播途径
控制传
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常开窗、通风好,空气爽、病菌跑。正确使用消毒液。
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积极参加计划免疫
探究点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1.传染病医院是隔离和治疗传染病的地方;
2.隔离发病地区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3.积极抢救传染病人,一方面可以治病救人,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医生需要穿好隔离服进入传染病房
洗净食物
对公共实施进行消毒
焚烧患有传染病的动物
(三)保护易感人群
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染病机会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及时体检,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
人体四类传染病的比较
冬春
夏秋
四季
四季
呼吸道粘膜和肺
消化道及 附属器官
血液和淋巴
皮肤和体表粘膜
飞沫和空气
饮水和食物
吸血的节肢动物
接触传播
不随地吐痰、空所流通、戴口罩
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消灭苍蝇
消灭蚊、虱
隔离病人搞好卫生不与病原体接触
发生季节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呼吸道
传染病
消化道
传染病
血液传
染病
体表传
染病
㈣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回顾一下:本节知识
想一想:
(1)本节知识重点、难点。
(2)主要知识和知识点间的联系。
问一问:
(1)你的收获?(2)你的疑惑?
理一理:勾勒出知识网络。
㈣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㈤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P76
1、B
2、B
3、C
课本练习
练一练
㈤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3、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C、给医疗仪器消毒????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给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结核菌感染的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之一,清扫楼内垃圾,给医疗仪器消毒是切一断传播途径,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并不用于预防传染病。
A
2、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
B
练一练
㈤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共15张PPT)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㈠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
2.吃同样的鱼、虾等食物,多数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泡等过敏症状,这又是为什么?
㈡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见学案)
依据教材,自主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学案》中自主学习模块内容
对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1、免疫
2、①皮肤和粘膜②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③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3、抗原 抗体 吞噬细胞
4、生理功能 破坏 排斥 抗原 损伤 肿瘤
5、传染病 疫苗 预防 控制 消灭
6、结核病 百日咳 白喉
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静脉注射毒品 不安全性行为 母婴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探究点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探究点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探究点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3、第三道防线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探究点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非专一性
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弱
强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探究点二 免疫的功能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探究点三 计划免疫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接种的主要疫苗:
1、卡介苗——结核病
2、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脊髓灰质炎
3、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麻疹疫苗——麻疹
5、乙肝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
探究点四 艾滋病
㈢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下列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㈣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回顾一下:本节知识
想一想:
(1)本节知识重点、难点。
(2)主要知识和知识点间的联系。
问一问:
(1)你的收获?(2)你的疑惑?
理一理:勾勒出知识网络。
㈣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课本练习
P85
㈤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 ∨
2.可能的原因有:①这个人过去得过手足口病;②这个人的抵抗力比较强,不是易感者。
3.不能确定这种传染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因为有的病毒或细菌能够在人体内或其他环境中潜伏很多年。不能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苗,因为这种传染病有可能再次出现,如从国外传到我国等。
4.不是,因为有的传染病的疫苗人类并没有生产出来,如艾滋病等。
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
3、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4、免疫细胞主要是 ( )
A、吞噬细胞 B、腺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
D
B
A
D
㈤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