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设计
2.减 法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3页例4及第46页练习九第13、14题。
内容简析
例4 侧重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运用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数学
知识应用于生活。
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解题策略。
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
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分析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法与学法
本课时探究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时主要是运用创设生动的情境,合作
探究、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里,充分展开讨论,体会要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计算策略的必要性。
本课时学生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合作探究、分析、对比等方法来学习根据实际问题
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游戏导入法:教师提前准备一些物品图片,(如:空调扇、学习机、护眼灯)并分别在上面贴上价签(依次为558元、225元和166元)。然后写一些问题(如:买一台空调扇需要多少钱 买一台学习机和一台护眼灯需要多少钱 ),做成纸团,放到另外一个盒子里。请一位学生站到桌后扮作售货员,另外自告奋勇上来几位学生做顾客,顾客首先从盒子里抽取一张写着问题的纸条,然后按照上面的提示,进行购物体验。在计算付款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时的课题。当学生抽取到买三种商品应付多少钱时,不能直接口算出结果,这时候也就恰到好处地引入课题中,此时,教师应及时参与到游戏中,把握局面。
【品析:游戏的特点是需要多位学生亲身参与,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拉近了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很容易在不自觉中自主地思考问题。】
课件展示法:课件展示家电商场出售电器的热闹场面,从课件中可以了解到商场家电的种类很多。出示空调扇、学习机和护眼灯,并把它们的价格放大,空调扇的价钱是558元,学习机的价钱是225元,护眼灯的价钱是166元。然后转换到顾客付款的画面。
【品析:课件展示电器商场购物的场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中了解有效信息。】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阅读教材第43页例4,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空调扇的价钱是558元; ②学习机的价钱是225元; ③护眼灯的价钱是166元。
(2)提出的问题。
①买这三种商品,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②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决策略。
引导学生针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逐步明晰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相应的计算策略。
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体会问题的异同。
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表演,并再次提出待解决的数学问题。
收银员:
您买了空调扇的价钱是558元,学习机的价钱是225元,护眼灯的价钱是166元,这三种商品您需要付给我多少元
小红:
爸爸购买这三种商品需要准备多少钱才够呢
充分讨论,发现问题的异同。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虽然都是为购买相同的三种商品付款,但计算的方法却不相同。
师:
如果你是收银员,收款时你该怎样计算呢
生1:
先把三种商品的价钱计算出来,再收款。
生2:
收银员收款需要精确计算。
师:
小红的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呢 可以怎样计算
生1:
小红的爸爸准备的钱数,估计一下就可以。
生2:
要采用估算来解决。
◎讨论探究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交流明确了解决的策略,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究。学生经过讨论会知道精确计算就是要把准确结果计算出来,估算就是估计三种商品的大概价钱。因为有三位数进位加法和三位数估算的学习作为铺垫,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完成计算。此时,把问题抛给学生:①精确计算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可以怎样估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经过讨论通常会出现以下计算方法:
精确计算解决第(1)题:
方法一:558+225+166=949
(元)
方法二:558+225+166=949
(元)
方法三:558+225+166=949
(元)
采用估算解决第(2)题:
方法一:把558看作560,225看作230,166看作170。
560+230+170
=560+(230+170)
=560+400
=960(元)
方法二:把560看作600,225和166的和不会超过400。
600+400=1000(元)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进行指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题策略的异同,感受解决类似“购物”的问题一般采用往大估计的计算方法。
师:
在帮助小红解决购物问题时,我们都采用什么方法呢
生1:
收银员收款要精确计算。
生2:
解决小红的爸爸准备多少钱,用估算的方法。
师:
在估算时,怎样估计才符合要求呢
生:
为了保证准备的钱够付款,要往大估计。
【品析:本环节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首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收银员收款”和“爸爸准备的钱”之间的不同点,解决时也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其次,放手让学生探究精确计算和估算的方法,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3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师生共同总结连加和估算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在利用估算解决第(2)题时,把558、225和166这三个数,分别看作550、220和160可以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估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数据接近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如果把这三个数据都看作与之接近的比较小的整百整十数,就会比实际的价钱少,爸爸准备的钱数就不够付款,所以估计的结果不准确。
质疑二:在解决“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时,也可以用精确计算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在实际生活中,类似“购物”等活动,准备多少钱,只要根据每种商品需要的价钱,求出大概范围即可,也就是需要估算就可以解决了。
【品析:本环节学生通过对两个质疑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来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也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估算方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共同帮助小红的爸爸解决了付款的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根据不同情境选择不同解题策略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需要精确计算,有时只需要知道大约的结果,采用估算就可以。要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用精确计算还是估算的方法。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加、减法,你知道数学中“倍”表示什么吗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学生在探究用估算解决第(2)题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估算方法,出现了多种估算方式,给予肯定,使学生体会到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例题探究结束后,巩固练习比较单一,没有给学生创设多种类型情境进行分析,区别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补充相关问题,锻炼学生对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能力。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练 习 九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竖式计算
本题难度不大,在计算后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十位、百位是怎样减的。
2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可在课堂上独立完成。
3
计算
本题容易混淆,可在课堂上合作完成。
4~6
计算
本题关键锻炼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不适宜要求速度快。
7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但注意指导学生分清采用什么计算方法。
8
计算
本题计算方法多样,注意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9、10
数学游戏
本题需要集体在课堂上完成。
11
填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可在课堂上完成。
12
实际应用
本题有难度,可在课堂上完成。
13
摆数字卡片
本题策略多样,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
14
开放题
本题可给学生提示只要不超过450千克即可,可在课下独立完成。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三位数竖式计算方法的巩固练习,要求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时的算法,引导学生关注算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第2题: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根据同样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题:补充表中缺少的数据,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4~6题:退位减法的专题练习。其中,第6题是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提出了验算的要求。
第7题:补充统计表中缺失的数据,目的是让学生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8题:让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笔算或口算,初步培养数感。
第9、10题:以游戏的方式呈现,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9题渗透等式的含义。
第11题:需要综合运用加、减法计算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12题:运用连加及三位数的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13题:先让学生猜想两人摆出的三位数,和与差分别接近多少。并通过多组验证猜想,让学生体会如何根据数据特点进行估算。
第14题:通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参考答案
说说略 182 214 881 63
2.892-265+403=1030(人) 892+403=1295(人)
3.377 233 830
291 323 405
4.略
5.391 66 138 159 105
6.63 227 401 279 验算略
7.105 310 17 95
8.904 731 479 732
略
10.919和429 910和600
294和116 493和187
611和395
11.略
12.194+248+165=607(米)
略
14.略
复习:回顾三位数加法的估算方法,估算形如221+239的算式。
学习: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
延学:
学习比较复杂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掌握多种解题策略。
这种计算方法是三个数连续相加的竖式,指导时,要强调注意书写,相同数位要对齐,每一位上三个数相加后,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种精确计算的计算思路是相同的,都是按照三位数进位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的。只是书写方式不相同。因此,无论学生采用哪种计算方法,教师都要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