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时、分、秒”第2~8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认识时间单位“秒”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分与秒的关系
分和秒的关系: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秒针从数12再走回到数12是走一圈,走60小格,也就是60秒;秒针走一圈分针刚好走1小格,即1分钟。1分=60秒。
体验时间的长短
感受秒的长短的方法:声音、动作、心跳、秒表……
时间单位的换算
1时=60分 1分=60秒秒换算方法: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解决问题
时间点: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时间段: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表示经过时间时,若遇到以时为单位的,最好写小时,如:一场电影看了1小时30分。
复习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的基础上,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计量。
2.能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时间的长短,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难点
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在探索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时、分、秒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复习方法
通过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结构,进一步掌握时、分、秒的关系以及时间单位的换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导入新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的很多知识,你能回顾一下第一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吗
操作方式: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归纳。
师:第一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
学生口述要点,教师板书知识结构网络。
二、典型例题
沟通联系。
1.在里填上“>”“<”或”
“=”
9分
90秒 3时
100分 5时
500分 150秒
2分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看一场电影要2( )。
(3)小明跑100米要用16( )。
(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 )。
【参考答案】
1.> > < > 2.(1)分 (2)时 (3)秒 (4)时
三、知识应用
能力拓展
1.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 )
(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
(3)妈妈上午8: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 )个字。
A.6
B.5
C.30
3.解决问题。
(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从下午4:00到4:30,播讲了( )分钟。
(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 )时到无锡。
(3)看钟面填空。
钟面上是 时 分,再过 分钟是3时整。
钟面上是 时 分,再过30分钟是 时 分。
【参考答案】
1.(1)× (2)√ (3)× 2.(1)B (2)B (3)C
3.(1)30 (2)11 (3)2 50 10 5 40 6 10
板书设计
总结提升
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秒的认识,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时间的估算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问题。其中建立秒的观念和体验时间的长短,是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要结合实例和生活经验加强体会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