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2 15: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3649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百位和百位对齐。(2)先从个位开始算起,再计算十位,最后计算百位。~(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上的数相加后还要再加上进的1。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
(1)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百位和百位对齐。(2)先从个位开始算起,再计算十位,最后计算百位。(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上的数相加后还要再加上进的1。(4)加法的验算方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用“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来验算。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开始算起,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减去1后再减去本位上的数。(2)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给十位,再从十位退1当10给个位,(注意这时十位上是9)。再按照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计算。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
(1)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开始算起,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减去1后再减去本位上的数。(2)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给十位,再从十位退1当10给个位,(注意这时十位上是9)。再按照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计算。(3)减法的验算方法: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由于问题不同,采用的解决办法就不同,要认真分析具体问题,灵活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要求准确结果时,就要精确计算;要求大概范围时,就利用估算。
复习目标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在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中,会优化自己的算法。
复习重难点
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在探索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方法
本单元主要采用分类归纳、梳理、强化练习的方法,在归纳、梳理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复习,在强化练习中加深知识的巩固。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导入课题:
师: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能解决很多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操作方式: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自主整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小组交流讨论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然后根据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作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同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并且选出几份整理方法不同、比较全面的作品以备展示)。
交流展示。
(1)在展示过程中,说一说自己整理了哪些内容,采用了什么样的整理方法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且提出可补充的内容和不同看法。
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同时,教师板书知识结构网络。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完成教材第47页第1题,并回答问题,回顾算法。
(1)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加不需要进位 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都要进位
(2)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
完成教材第47页第2题,并回答问题,回顾算法。
(1)哪些算式中的十位相减不需要退位 哪些算式中的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
(2)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在加法算式里,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  )
(2)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  )
(3)和是100的两个加数一定是70和30。
(  )
2.检验下面各题并改正。
               
【参考答案】
1.(1)× (2)√ (3)×
2.略
板书设计
总结提升
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三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其应用。本单元知识的掌握主要在于熟练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连续进位加法时,应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并且前一位相加后还要再加进的1;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应注意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前一位的被减数先减1,再减去减数。需要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在学习中应加强计算的训练,在训练中巩固算法。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竖式计算
本题难度不大,可在课堂上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2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可在课堂上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3
改错题
本题难度不大,可在课堂上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4
计算
本题难度不大,可在课堂上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5
计算
本题稍有难度,可在课堂上集体讨论完成。
6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稍有难度,可在课堂上集体讨论完成。
7
解决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不大,可在课堂上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思考题
竖式谜
本题有难度,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对本单元的加、减法笔算和验算的巩固练习。要注意计算后对计算过程及计算中需要注意的进位、退位的描述,以巩固复习计算方法。
第2题:在对话情境中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需要学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寻找信息的能力。
第3题:针对学生学习中容易犯的错误选编的,如忘记加进上来的1;忘记减去已经借走的1等。目的是让学在辨析错误和改正错误中进一步明确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第4题:算式中的一个加数或减数大多是接近几百几十(几十)的数,旨在让学生能根据数据特征,利用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知识简算出结果,培养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5题:两步混合运算的算式,在原来百以内的基础上,扩展到万以内。题目具有典型性,有同级运算的,也有两级运算的,以及带有小括号的。重点是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第6题:开放题,呈现10种商品的价格,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由于商品的品种较多,能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设计“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选择你要买的商品,算一算要付多少钱”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会估算和精确计算适用的不同情境。
第7题:只呈现了三组书架上的信息,让学生自己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目的是培养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解答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逻辑性。从和是四位数,可以确定千位上是百位上进上来的数,一定是1,所以△中应该填1;和的个位上是8,所以○里可填4或9,但如果填4,百位上4+1=5,不可能向千位进1。所以只能填9。根据个位上9+9=18,从千位上看,百位没有进位,□里只能填0。
习题参考答案
1.772 
47 1324 
890 
909 
178 
319 
217 验算略
2.(1)337+118=455(只)
(2)337+455=792(只)
(3)900-792=108(个)
3.
×    
×    ×    √
4.539 631 285 1053 96 271 993 106
5.404 14 404 9 57 153
6.(1)答案不唯一,如:可以买电话,手表和自行车。110+120+245=475(元) 475<500
(提示:本题可采用估算的方法,商品的价格和不超过500元即可)
提出的数学问题如:我打算买收音机和电熨斗,一共要付多少钱
208+259=467(元) (提示:选择几种商品,计算出准确数值)
7.提出的数学问题如:上层和中层一共有多少本书
126+157=283(本)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