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第9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7页内容。
内容简析
这里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并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关于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教材通过丰富的直观图展示了它们的实际应用情景和它们的结构。教材第26页例1教学一般四则计算;例2先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
教法与学法:
1.计算工具的介绍主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自学、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对计算工具的了解;在计算器的应用这一部分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操作。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直观演示:老师利用小木棒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算筹”摆出数字,让学生猜摆出的图案是什么 (学生很难猜出答案)老师揭示:这是算筹或称算子,是中国古代一种计算工具。你想认识它吗 想知道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哪些计算工具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初步认识、了解计算工具。(板书:计算工具的认识)
提问: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计算器、算盘……
【品析:通过观察猜测老师演示的算筹,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课件引入:(课件出示超市购物情境图)同学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吧 超市里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你应该付多少钱 为什么呢 学生会回答因为有电脑或计算器。老师设疑:在很久以前,没有这些先进的计算工具,人们又是怎样计算一些复杂的数据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并认识一些计算工具。(板书课题)
【品析: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引入,让学生知道计算工具的重要性,然后自然的联想到古时候人们的计算工具,引发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计算工具的发展
谈话: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请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品析:通过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培养了学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到了科技的进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认识算盘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算盘的认识。老师介绍算盘的历史和各部分名称。
2.算盘的作用。
(1)老师介绍:算盘可以用来记数,也可以用来计算。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2)试着写出教材第24页下面的两个算盘所表示的数。老师巡视指导,对还不太理解的学生给予帮助。集体交流订正。
3.认识两种不同的算盘。
【品析:学生在收集资料时已经对算盘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以大家互相介绍的形式,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读出算盘上的数的活动,了解算盘的记数方法,突出算盘与算筹相比的便捷。】
◎认识计算器
1.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购物情境图。质疑:为什么现在人们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呢 你了解计算器吗 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对计算器并不陌生,老师重点引导介绍计算器的构造,各部分名称,如显示器,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等。
2.小组活动。两人一组,互相出一步计算题,并用计算器计算,了解各键的作用。然后自主完成教材第26页例1,集体汇报交流。
3.教材第26页例2,让学生根据要求计算出左边的题目,然后仔细观察,看能否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乘积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字的规律,并口答出右面几道题的乘积:49995、69993、89991。
【品析: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计算又对又快且携带方便的特点。并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计算器上的“M+”“MR”“MC”各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了解它们的作用,并在小组中按照书上的步骤,试着练习使用这些按键。
【品析:通过对计算器的了解以及初步使用计算器,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有了较好的认识,因此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简单的操作,以巩固所学。】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有关的哪些知识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重点归纳本节课中关于算盘和计算器的相关知识。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这节课抓住了计算工具的文化发展史这根纽带,营造了一种数学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的演绎过程中充分的体验、感悟、思考。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首先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接着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算盘,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何计数、如何定位以及正确的拨珠方法,引导学生在算盘上拨数。从而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逐步完成。其次是让学生认识当代最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器。学生对计算器已并不陌生,因此,不再需要老师花太多的时间去教授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的方便、快捷,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还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为后续的教学留下空间。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9999×1=9999
9999×2=19998 9999×5=49995
9999×3=29997
9999×7=69993
9999×4=39996
9999×9=89991
练 习 四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计算题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然后交流结果。
2
计算题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并计算。
3
计算题
先计算出结果,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算。
4
计算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发现规律。
5
计算题
此题难度不大,学生先找找规律再用计算器计算。
6
读数
小组之间互相写数并读数。
7
写数求近似数
此题难度不大,小组之间交流,课上完成。
8
大小比较
此题难度不大,学生独立完成。
9
估算
学生先估算是否正确,再说说错在哪里。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使用计算器直接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2、6题:这两道题是小组或同桌间参与的活动。互相出题、互相交流、合作。
第3题:先让学生笔算,再用计算器计算,体会计算器计算的快速、简便和准确的特点。
第4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练习题。练习时应引导学生主动使用计算器去计算、观察、交流、归纳,寻找规律。
第5题:利用数学中凑整的规律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题,使学生体会学习要有灵活性。
第7题:是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写数、改写、求近似数。
第8题:是大数的大小比较,对大数比较进一步的熟悉、巩固。
第9题:学会利用估算或者寻找数字的规律的办法,检验计算的正确性,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然后交流根据什么办法能很快看出结果是否正确。
习题参考答案
第1题:412 53 85 354 3465 741
第2题:小组合作完成。
第3题:435 330 580 1345
第4题:142857 285714 428571 571428 714285 857142
第5题:小组合作完成。
第6题:小组合作完成。
第7题:499700000≈5亿 208760000≈2亿 5083000000≈51亿 62940000000≈629亿
第8题:< <
第9题:四个结果都不合理,第一个当成减法计算了,第二个当成加法计算了,第三个末尾应该是0,第四个当减法计算了。
学习: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
延学:认识科学计算器。
复习:亿以上数的认识。
如,190200000读作:一亿九千零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