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角
的
度
量
教学设计
第4课时 画 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的例3和“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3与量角一样,教材仍然关注画角的步骤的整理,图示与文字对应,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画角技能。
教学目标
会用量角器、三角尺画不同度数的角。
进行画角的技能训练,构建不同角的概念表象,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
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学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采用激趣法、演示法、操作法和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技巧。
本节课在教学画角时,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
方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你知道吗 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用一些线、角就可以组成美丽的艺术作品,不信,就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美丽画面,学生欣赏,说说观察后的感受。)生活中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 (用各种角)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选中一幅图片,教师让学生近似画出其中一个角并测量,之后再要求学生统一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引入课题。
【品析:课的开始设计让学生自己画角、测量角的活动,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也能对前面所学知识有所巩固。当教师要求画统一的角时,学生感到了吃力,从而产生学习画角方法的需求。】
直观感知法:同学们我国国旗上有什么图形 会画五角星吗 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五角星,并展示画得较好的学生作品。课件出示标准五角星图。(课件出示)
一个标准的五角星以及五角星的两个基本数学特征:
①五条线段长度相等;
②每个顶角都是36°……
质疑:
现在你觉得可以怎样画出一个标准的五角星 如果我们会画36°的角,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迎刃而解了呢
(板书:画角)
【品析: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用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画标准的五角星进行新课的导入。根据五角星的两个数学特征,每条边长度相等、每个顶角都是36°,引导学生画36°的角,进一步探讨如何画指定度数的角。】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画角
出示例3:
画一个60°的角。
谈话:
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学生尝试画角,小组交流画角方法,并展示画角的过程。
学生边说,老师在黑板上演示正确的画角方法。
小组讨论,尝试归纳画角的一般步骤。
【品析:由于有情境创设作为铺垫,缓解了画角的难点,再让学生尝试并自学角的画法,所以大多数同学能够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但对于画角的步骤学生是较难总结的,所以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并通过后面同学的自学课本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怎样画角及画角时应注意什么
1.引导学生归纳角的画法。
一画射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五标度数,六检查。
2.着重让学生讨论:看刻度时应注意什么
注意内外刻度。跟量角方法相似,也是从0°起。
3.注意画锐角和钝角的区别。
看准刻度和找好点。
4.如何判断所画的角是否正确。
检查自己画的角是否正确,用角的分类方法来判断。
【品析:以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画法。边演示画角边说顺口溜,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在演示过程中与量角的知识、角的分类结合在一起,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知识,“五标度数,六检查”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学习习惯,避免了学生“丢三落四”和“看错”的现象。同时要求学生画出的角的两边长度要匀称、美观。】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画角,你能用几种方法画角 其中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老师提醒注意:画角时要找准顶点和0°刻度线。画角时,要根据角的度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以便准确快速的画出角。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上一课时学习了量角的方法,对于反过来探究角的画法,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在上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学生自己尝试,动手操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自学,初步尝试画一个60°的角,不管他们画的怎样,先不进行指导,再由领悟能力比较好的孩子介绍自己的画角方法,这时再完善画角的具体方法,通过观察和自己原有的一些理解,很好地把知识内化。
这节课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关于学生看内外刻度方面,学生看得不是很好。其实应该在学生画65°的角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是什么角,锐角还是钝角 并用手势比出角,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再找出正确的度数,对于学生理解内外刻度就会好很多,也避免了把65°的角画成115°的角。
2.选取量角器方面,有的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很少,有的量角器上面图案很多,有的量角器中心点是一个小洞,学生在重合的时候左移一点或者右移一点就会有10°的误差等,这些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画 角
定线 定点 连线 标记并检查
练 习 七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画图
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测量
学生独立测量,然后交流。
3
测量
此题难度不大,学生独立完成。
4
测量
学生先测量,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5
画角
学生先测量,再画角,巩固两方面的内容。
6
画角
熟悉三角尺各角的度数,拼出不同的角,小组合作完成。
7
计算
根据平角、周角的特点,计算各角,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
8
画图
学生自己完成,理解角的构成。
9
判断
巩固对角的理解,课上自主完成。
10
测量
学生先判断,再测量,感受对度数的认识。
11
折角
小组合作完成,再交流认知。
12
画角
开放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画角,画角后,交流自己的画法。
13
量角
测量后,引导学生发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度数相等”。
14
推算
此题虽难度不大,但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大于平角小于周角的角。
15
推理
此题略有难度,小组合作完成。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通过操作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第2、3题:通过测量三角尺、少先队旗、五角星等物品中角的度数,巩固量角的技能,同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自主测量再交流。
第4题:通过测量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4个角的度数,感受对顶角相等的数学特性。量角时若角的两边不能与量角器的刻度重合,则要影响读数,要引导学生可以把角的两边画长些。
第5题:要想正确地画出这两个角,必须准确测量出这两个角的度数,从而体验画角与量角的联系。
第6题:有了前面第2题的基础,学生对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有了了解,练习时先让学生试着画出这些角,然后交流自己的画法,从而拓宽学生画角的方法。
第7题:根据平角、周角的特点让学生根据一个角的度数推理出其他角的度数。
第8题:巩固学生对直线、射线、角的认识。
第9题:通过判断对错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10题:通过估计与测量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中角的特点,为后续学习相关图形的特征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
第12题:画角的方法很多,可以用量角器画角也可以用三角尺画角,从而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加深对这些特殊角的认识。
第13题:在巩固量角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发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度数相等”,但教学时不用出现圆周角的概念。
第14、15题:都是利用直角、平角、周角的一些知识推出角的度数或证明角的相等,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时先让学生思考,教师再做适当点评。
习题参考答案
第1题:(1)能 无数条 (2)能 一条
第2题:估数略 45° 45° 90° 30° 60° 90°
第3题:55° 55° 110° 36° 108°
第4题:155° 25° 155° 25° 发现略
第5题:略
第6题:略
第7题:(1)110° (2)140° 40° 140°
第8题:略
第9题:(1)√ (2)× (3)√
第10题:估计略 45° 150° 60°
第11题:略
第12题:略
第13题:60° 60° 60° 发现略
第14题:270° 230°
第15题:∠1与∠2相等。
第一幅图中,因为∠1、∠2和同一个角合起来的度数相等,所以∠1、∠2也相等。
第二幅图中,因为∠1、∠2和同一个角合起来的度数相等,所以∠1、∠2也相等。
学习:角的画法。如:画一个60°的角。
延学:画三角形。如: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复习:角的分类。如:根据角的度数的大小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0 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