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复习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复习课件(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1 18:2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巩固强化复习综合点1:隋唐到明清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隋唐:继承并发展汉魏以来的政治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开创并完善科举制。这些都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2)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在地方,设通判和地方转运使,分管地方行政和财赋。综合点1:隋唐到明清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3)元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这既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又是后代省级行政机构之始。综合点1:隋唐到明清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4)明朝: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明初,中央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权力分属六部,由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实现了皇权和相权的合一,并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加强集权。综合点1:隋唐到明清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5)清朝:沿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康熙设南书房。雍正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决策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至此,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综合点2: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乾隆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综合点2: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康熙平定蒙古族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综合点3:唐、宋、元、明、清的对外政策及其结果、启示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对外开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对外开放陆海丝绸之路发达,马可?波罗来华对外开放综合点3:唐、宋、元、明、清的对外政策及其结果、启示郑和下西洋对外开放关闭对外贸易港口,只保留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闭关锁国结果:唐宋等朝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清朝国力衰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综合点3:唐、宋、元、明、清的对外政策及其结果、启示启示:(1)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淘汰。
(2)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3)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等。1D2B3B4D56BB789CDB10B11A12B13B14见详解15见详解1. [2018?岳阳中考]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 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
D. 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不是亚欧国家。2. [2019?台州中考]“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霍去病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邓世昌B3. [2018?重庆中考B卷]对于如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  )
A. 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B. 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
C. 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D. 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B4. [2019?滨州中考]以下中国古代清明治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贞观之治  ②开元盛世
③文景之治  ④康乾盛世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③①②④D唐太宗统治时期。唐玄宗统治时期。西汉王朝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清朝时期。5. [2019?深圳中考]施琅认为此地“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清政府廷议后,在此“设县三、府一”。此处的“府”指(  )
A. 神州府 B. 台湾府
C. 泉州府 D. 苏州府B台湾6. [2019?宁波中考]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如今其负责人表示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有(  )
①气势恢宏的历史建筑  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
③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  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发展既产生了正面影响,又产生了负面影响,与题干表达含义不符。7. [2019?成都中考]清朝前期,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和西北边疆的管辖。下列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A. 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
B. 康熙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C. 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D. 乾隆帝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C册封五世班禅的是康熙。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的是乾隆。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的是康熙。8. [2018?广东中考]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A.因战事而设 B. 设于雍正十年
C. 强化了君权 D. 设于雍正年间D两则信息对于军机处的设置原因、具体设置时间及影响不能互相印证,能够确定的是军机处设于雍正年间。9. [2018?聊城中考]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
A. 廷杖制度 B. 文字狱
C. 八股取士 D. 特务统治B清朝推行文字狱,导致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10. [2018?烟台中考]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① B. ② C. ③ D. ④B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非完全禁止对外贸易。11. [2017?日照中考]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到中国朝见乾隆皇帝。当马戛尔尼炫耀地展示他带来的地球仪时,满朝大臣看到“日不落帝国”居然占据了地球仪上那么大块的地方,他们感到的不是疑惑,而是愤怒:怎么能把天朝大国画得这么小!这表明清廷官员(  )
A. 对世界的发展变化一无所知
B. 已经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现状
C. 对西方工业文明持排斥态度
D. 对英国的侵略野心缺乏警惕A12. [2019?青岛中考]2010 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B. 形成于乾隆年间
C. 形成中得到皇室的扶持
D. 经过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的剧种B形成于道光年间。13. [2019?益阳中考]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华佗——《本草纲目》
B. 司马迁——《史记》
C. 宋应星——《农政全书》
D. 罗贯中——《红楼梦》B《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14. [2019?恩施改编]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其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地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1)材料一中的“这条路”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说“这条路”有何作用?请列举“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一例史实。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中国文化。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片所示人物在清朝前期的重大历史功绩是什么?郑成功为台湾的收复和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并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宣政院。材料四 “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青螺。”——(明)马欢:《瀛涯胜览》(材料大意:强大的华夏使者秉承皇帝的旨意,到番夷地区传达皇上的诏令。庞大的船队在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中航行,隐约看得见两旁的青山和海中的海螺。)(4)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15.[2019?娄底改编]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1)材料一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安史之乱。 
重文轻武政策。材料二  大事年表武力平叛、册封宗教领袖、设置管理机构等。 
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