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页 共 7 页
2019秋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2月)练习含参考答案
**八上历史第4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
1、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2019·佛山模拟]
梁漱溟在他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写道:“今天的中国……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致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新文化运动时期
3、(2019·广西)
1919年,北京爱国学生《告全国同胞书》:“同胞们:为了我们的家园,请加入我们的行列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应发表于( )
A.五四爱国运动 B.北伐胜利进军 C.工农红军长征 D.一二·九运动
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下列历史人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魏源 B.严复 C.李大钊 D.胡适
5、《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如此评论:“……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的观点是( )
A.新文化运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B.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
C.新文化运动反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D.新文化运动反对大量引入西方文化
6、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的旗帜是( )
A.民主、共和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民生
7、(2019·大庆)
五四运动是一次厂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 ( )
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九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国共第二次合作
9、(2019·山东中考模拟)
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10、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当时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B.出国留学的青年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11、(2019·山东)
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
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科学精神
C.民主法治精神 D.民主革命精神
12、邮票可以反映一定的时代主题,下面两幅邮票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
C.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D.解放战争的胜利
13、(2019·内蒙古)
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
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D.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
14、“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5、(2019·江苏中考模拟)
《中央日报》曾评价近代一场运动“在中国外交史上占了民众外交史的第一页”,称其为“外交的当头棒,文化的奋兴剂”,并肯定学生运动为“吾国政史上国民意识集合表现之一创端,亦为近年民族运动之一壮举”。这场运动( )
A.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C.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16、毛泽东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C.国民大革命从此兴起 D.中共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17、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有一个历史事件,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鲁迅咏赞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非选择题
1、在新文化运动中,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物是胡适。( )
2、(2019·黑龙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辛亥革命。(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材料二: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
材料五:陈独秀之所以歌颂西方文化,抨击中国文化,目的在提倡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勖勉青年为此两大目标奋斗,赶上世界潮流。专制与迷信为民主、科学之敌,必须首先排除。辟斥儒教是为发展民主政治,辟斥鬼神是为发展科学精神,而于前者尤不留余力。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三,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
(3)结合材料四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进步性?它的政治命运最终如何?
(4)材料五反映的事件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5)结合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事件的主要意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材料二:“现在日本在巴黎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就要亡国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出行到各国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主持公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歌词讲到了中国历史上“五四运动“,这次运动爆发于何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前期中心在哪?后期中心转移到哪?前期主力是谁?后期主力是谁?
(3)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该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五四学生表现了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次运动中所体现的精神一直为后人传颂和颂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你准备如何弘扬这一精神?
一、选择题
1—10、DDACB CBABA
11—18、AABCB BDD
二、非选择题
1、正确
2、错误
3、(1)中国同盟会
(2)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进步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政治命运:被袁世凯所废除,并未真正实行。
(4)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
(1)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北京、上海、学生、工人。
(3)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4)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我们要树立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追求民主科学和社会进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