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1 17: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岳池县伏龙初级中学校2019秋(11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练习含答案
**八上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沈阳事变(日本称九一八事变为沈阳事变)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发生于沈阳城外,是远东有史以来最大事变。”其“最大事变”标志着( )
A.甲午中日战争战败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C.抗日战争由此爆发 D.国共合作抗日形成
2、历史永远铭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个晚上,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沉睡。侵华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借口是(  )
A.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B.一名士兵失踪
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柳条湖事件
3、下列关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C.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D.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
4、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抗战期间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次战役是( )
A.台儿庄大捷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
A.5月6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9日
6、“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这一童谣所说的事件发生后,沦陷区的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了( )
A.抗日游击队 B.抗日义勇军 C.北伐军 D.东北抗日联军
7、下图为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画的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较准确的是(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8、下列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表。材料最能说明(  )

进攻比率 武汉会战前 日方 94%
中方 6%
武汉会战后 至1939年 日方 56%
中方 44%
日军每日前 进千米数 武汉会战前 40千米
1939年底

1940年底 不进反退

A.日本“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
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
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
9、1943年7月,南通数万军民在日伪封锁线上发动全线大破击,鋦倒电杆.挖断公路。曾一夜火烧竹篱色三百里,在敌后战场上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斗争篇章。从斗争的主要目标来看,与此最为相似的抗日斗争是( ???)
A.卢沟桥抗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太原 C.延安 D.西柏坡
11、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2、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3、《保卫大武汉》是武汉会战期间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的歌曲。这首歌曲创作于(  )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14、1940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彭德怀指挥了八路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 )
A.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对峙 B.夺取沦陷区的大城市
C.毁坏交通线及日伪据点 D.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15、陈铭的家乡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家乡是( )
A.南京 B.西藏 C.东北三省 D.台湾
16、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属于正面战场抗战的有( )
①百团大战②台儿庄战役③平型关战役④武汉会战⑤长沙会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17、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8、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全面内战爆发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百团大战的胜利

二、非选择题
1、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二 日本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使日本变成了暴发户。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8%,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用58万日元发展钢铁工业。……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材料三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早就制订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日军不断制造借口,向中国东北增兵,并把关东军司令部移到沈阳。9月18日夜,日军在炸断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后,随即调兵向北大营发起攻击,攻占沈阳城。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归纳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共同点。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经济条件。
【战争话史】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邓世昌和中国守军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战争之殇】

(3)《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观察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战争与启示】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结合上述材料,反思近代两次中日战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当此国难严重、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在团结御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中日两国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三:1931-1945年,日本发动了长约14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日本政府、日本一些右翼势力一再美化、歪曲、否认侵华战争,隐瞒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比如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发表错误言论等。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1)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列举唐朝时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列举两例)
(2)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华东制造的侵华事变的名称各一个。
(3)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共同抗日。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及指挥者。(各列举一例)
(4)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如何理解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一、选择题
1—10、CBBBB BACDC
11—20、BDACD DAC**
二、非选择题
1、( 1)A.①日本两次侵华战争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都发生在中国境内。②日本两次侵华战争都是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③日本两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任意1点即可) B、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8%,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用58万日元发展钢铁工业。
(2)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不怕牺牲、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3)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牢记历史,勿忘血的教训。警惕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壮大世界和平力量,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任意一点即可)
2、(1)日本先后十三次派出遣唐使与唐朝通好;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等。
(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
(3)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指挥者:李宗仁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指挥者:彭德怀。
(4)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5)就是要汲取历史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建设祖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右翼势力的错误言行;反对战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等。(此题为开放式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