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问题一: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成分是什么?问题二:DNA和蛋白质都在染色体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到底谁是遗传物质呢?作为遗传物质应具有的特点?a:在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的自我复制b: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c:具有储存巨大数量的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d: 结构较稳定,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连续性) 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实验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NA)
2、实验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
3、实验三 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RNA)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小鼠不死亡。4.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这表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与被加
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一定有一种物质能把无毒的R型菌转化成有毒的S型菌。并且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格里菲思认为: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物质——“转化因子”。?S型活细菌多糖脂类DNARNA蛋白质DNA水解物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RRRRRSRS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通过离体细菌实验弄清了转化因子是DNA。实验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T2噬菌体的模式图讨论1:实验材料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该实验的材料更合适呢?为什么? (1)细菌、病毒结构简单,含有的物质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容易得出结论。
(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讨论2:实验设计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遗传物质指导子代噬菌体合成过程中,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证明蛋白质/DNA谁能指导子代噬菌体合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质、DNA分别选择何种元素标记?选择的理由是什么?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蛋白质元素组成:
C、H、O、N、S等
DNA元素组成:
C、H、O、N、P等用14C、18O、等同位素标记可以吗?思考:怎样给噬菌体的DNA及蛋白质做标记?标记噬菌体方法: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一组 实验第二组实验
亲代
噬菌体35 S标记蛋白质32 P标记DNA 寄主
细胞内无35S标记蛋白质有32P标记DNA子代
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无35SDNA有32P标记实验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说明: 32P(噬菌体DNA) ( )传递给子代说明: 35S(噬菌体蛋白质)( )传递给子代能不能1.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元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用14C和18O同位素标记可行吗?
2.怎样让噬菌体蛋白质中的S元素和DNA中的P元素被标记?
对噬菌体侵染实验的讨论烟草花叶病毒(TMV)【敢于质疑】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证明:
在只有RNA而没有D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举例遗传物质举例DNARNA真核生物、原核生物DNA病毒RNA病毒[习题]1.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
D.RNA是遗传物质
3.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
A.核酸 B.DNA C.RNA D.蛋白质
D C A 4.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5.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RNA是遗传物质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
A.①④⑤ B. ②④⑤
C.②③⑤ D. ③④⑤
A B 6、用放射性元素标记噬菌体如下图,侵染后用探针检测细菌体内噬菌体的放射性,则 ( )
A、检测到32P B、检测到35S
C、同时检测到35S和32P
D、同时检测不到35S和32P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