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三节免疫(学案)
【自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抗原、抗体的概念并能运用;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5、通过“疫苗接种率”调查,提高对科学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及系统归类能力。
【自学重点】目标1,3,4 【难点】目标2,3
【自学内容】教材79~82页,包括课文、课外探究、课外阅读。
【自学导航】通过阅读、观察、调查,独立思考并完成:
1、通过阅读“人体的免疫功能”课文可知:保卫人体健康的免疫防线共有( )道,它们使人体能够生活在有许多( )的环境中。
2、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由( )和( )构成。人体表面覆盖着( ),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 、 和 )的表面有完整的( )。皮肤、( )、( )、( )等,都有( )的作用。消化道和( )的粘膜还能(
3、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 )和( )。人体内有许多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如( )。当一部分病原体通过人体的( )和( )等保护屏障(即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这些细胞能( )。正常人的体液中,还有一些特殊物质,如唾液中的( )等,具有( 、 )作用。
4、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的形成时间是( )。它们对病原体的特定性( ),叫做( )。
5、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 )和( )。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时,人体就需要依靠( )来消灭病原体。
6、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 、 、 )等,它们能产生( )。
7、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是( ),它受到( )刺激后,能产生( ),这种特殊的( )叫做( )。
8、抗原就是引起人体( )的物质。不同的病菌和病毒对应的( )不相同。如麻疹病毒能引起人体产生( )、结核杆菌能引起人体产生( )、沙眼衣原体引起人体产生(
## 外来的病原体、非己的物质成分、自己衰老的和死亡的细胞、移植来的器官组织都可引起免疫反应,相当于【抗原】。
你知道了吗?——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不易成活的道理……
9、抗体与抗原有何区别?说说看。
10、抗体消灭对应的抗原后,都存留在体内吗?举例说出。
11、通过免疫细胞产生( )预防传染病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它是( )获得的,通常( )起作用,因此称为( )。
12、计划免疫就是( )。我国卫生部规定,对1岁以内的儿童“四苗免疫”( 、 、 、 ),进行计划免疫,以防治和控制( 、 、 、 、 、 )。
13、调查“疫苗接种率”,准备预防接种卡,课堂上交流、讨论。
结果:
14、我国将每年4月25日定为( ),以强化计划免疫意识。又将( )等列入计划免疫的内容。计划免疫有何意义?
【应用练习】
1、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是( ),属于第几道防线?
A、胃液 B、唾液 C、胰液 D、胆汁
2、下列不是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血液中的吞噬细胞 C、泪液或唾液中的溶菌酶 D、流感到来时注射疫苗
3、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
A、脾 B、扁桃体 C、胰腺 D、淋巴结
4、医生给刚出生的婴儿喂食“糖丸”,是为了预防( )。
5、给中小学生定期注射疫苗是为了( )
A、保护别人不被传染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6、关于抗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蛋白质 B、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C、淋巴细胞产生的 D、一种抗体能消灭侵入人体的任何抗原
7、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角质层对病菌的屏障作用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D、溶菌酶的抑菌、杀菌作用
8、接种卡介苗可预防 。卡介苗属于( )
A、病原体 B、抗原 C、抗体 D、蛋白质
9、禽流感流行期间,给健康小鸡注射禽流感疫苗,小鸡由于(
),所以能有效预防禽流感的发生。从免疫学角度看,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所产生的免疫属于( )免疫。
10、2003年春,SARS肆虐在华夏大地,战斗在一线的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教授也身染非典病毒。他敢为天下先,把非典病康复者的血清注射到自己体内,仍然坚持在抗击病魔的一线。几天后,他的病竟然好了。你知道怎么回事吗?利用免疫学原理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