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巴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能指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及人口分布。
(3)学会结合巴西地形、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4)通过学习能举例说明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学习,学会运用各式地理用图,掌握分析一个地区地理环境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能总结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3)能够综合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解释相应问题。如归纳巴西人口城市的主要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2)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巴西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 巴西城市人口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文字、图片或录像资料?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导入:播放视频:狂欢节
【师】:这一盛大的节日是哪个国家的?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精彩图片;
通过展示这些精彩的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知道景观照片可以鲜明地反映一个国家特色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当我们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时,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其自然环境?(引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课件展示:巴西的地理位置图
(引导学生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解答)
在“南美洲政区图”中找出巴西,从图中读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并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教师点拨】
在南美洲的底图上,突出巴西的轮廓。点击鼠标,赤道、南回归线闪动。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巴西的纬度位置特点: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巴西的纬度位置直接决定巴西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特点,对巴西自然特色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归纳小结】
(板书)
一 自然环境
位置:
1.半球位置:巴西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经度位置:40°W-70°W
纬度位置:0°-30°S,赤道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属于低纬度带,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3.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
课件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从图中找出巴西的地形区及位置。(引导学生从地形区及其位置、海拔高低起伏等方面分析)?
【教师点拨】
在巴西地形图上。点击鼠标,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巴拉那高原闪动。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巴西地形区的位置特点:北部平原,南部高原。巴西的地形区位置直接决定巴西的地势特点:北低南高。
【归纳小结】
(板书)
(二) 地形:
1.北部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占面积的1/3),南部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占面积的2/3、巴拉那高原)。
2.地势:北低南高。
3.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
课件展示:巴西的气候图
从图中找出巴西的气候类型及位置。(引导学生从气候区的位置、特点等方面分析)?
【教师点拨】
在巴西气候图上。点击鼠标,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闪动。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巴西气候的位置特点:北部热带雨林气候,中部热带草原气候,南部亚热带湿润气候。巴西的气候直接影响巴西的工农业及人口城市分布。
【归纳小结】
(板书)
气候:
1.北部和东南沿海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
2.中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干湿两季。
3.南部 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课件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从图中找到巴西的河流及特点(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
(板书)
河流:
1.北部 亚马孙河 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流经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2.东部 圣弗郎西斯科河
3.南部 巴拉那河 伊泰普水电站(世界第二大)
【教师点拨】:为什么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国家?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地理位置决定。
2.亚马孙流域经过这里。
3.安第斯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
(五).热带雨林
1热带雨林有何作用,它为人类提供了那些资源?
(活动):学生分组讨 论并推选代表举例说明。
教师提供图表总结。
(1)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2)调节全球气候(“地球之肺”)
(3)提供新鲜空气
(4)环境效益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5)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6)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世界动植物王国”)
2.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
课件展示:机械化伐木、修建公路、开采矿山、烧荒耕作、开垦土地等大规模破坏热带雨林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热带雨林面临的威胁)
3.巴西应如何正确开发和利用热带雨林?
(活动):由学生出示资料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分工1.林业部长 2.外国开发商3.当地农民 4.生态学家。(小组成员认领角色,通过讨论,然后各自发表观点。各小组经过角色之间引起的争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总结):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二 种族构成,多元文化
(一) 人口:1.9亿 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第五。(世界人口排名:两个美女)
(二) 人种: 白种人:47.7% 最多
混血人种:43.1% 第二 原因 受葡萄牙殖民统治, 黑种人:7.6% 第三 不同种族相互通婚
黄种人:1.5%
(三)语言:通用葡萄牙语。
(四)玩在巴西——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1.巴西有“足球王国”之称,到了巴西一定要看看他们的足球。(播放视频“桑巴足球”,教师介绍巴西足球的相关情况。)??
2.巴西是一个民族大熔炉,人种的融合必然引起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巴西独特的多元文化。(播放桑巴舞及狂欢节视频。通过录像向学生介绍在巴西人民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狂欢节,突出巴西的民风民俗,同时也调动了课堂气氛。)?
?
三 发展中的工农业
课件展示:巴西的农作物分布图
从图中找到巴西的主要农作物及分布特点
巴西的咖啡和柑橘产量在世界的地位如何?这与巴西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
(一)农业:
1、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北部 橡胶,森林 亚马孙河流域(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东南沿海 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大,被誉为“咖啡王国”
2、 粮食作物:
大豆(产量仅次于美国)、 玉米、水稻居世界前列
3、 畜牧产品:牛(世界第二),猪(世界第三)
4、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域辽阔、气候湿润、可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课件展示: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
从图中找到巴西的主要矿产资源和城市及其分布特点活动
(在巴西资源分布图上,找出巴西主要有哪些著名的的矿产资源??何种矿产资源不足,你有何良策帮助巴西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二)工业:
1、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2、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储量大,质地优;
能源较少,修建了伊泰普水电站
3、 工业部门:采矿、冶金、机械、钢铁、汽车、飞机
4、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课件展示:巴西的城市和人口分布图
(三)城市与人口:
1、城市:巴西利亚---首都,政治中心、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
圣保罗---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金融、文化中心
里约热内卢---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2、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3、原因:地形平坦,降水丰沛,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早,工业基础好。
课堂小结?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
(板书)
第五节 巴西
一、 自然环境
(1)位置:
(2)地形:
(3)气候:
(4)河流:
(5)热带雨林:
二、 人种与多元文化
(1)人种:白色和混血人种位主,白色人种最多
(2)多元文化
三、 发展中的工农业
(1)农业:
(2)工业:
(3)人口和城市:
【课后作业布置】
1、地理同步练习。
2、地理填充图册。
课外拓展空间:我国现已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请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和巴西之间有哪些方面的进出口贸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