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1 22:3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内容: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得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二)设计理念:本课要求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国内形势和国际背景,能梳理事件的经过,认识其对俄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讲解,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记忆。
二、教材解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列宁与十月革命”集中讲述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它所具有的意义,同时也讲述了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三部分内容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在探讨背景时,既要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也要关注俄国19世纪中期改革后仍然存在的各种矛盾,将内外因素结合起来。在讲述经过时,需聚焦彼得格勒起义和攻占冬宫两个事件。对十月革命意义的认识,侧重从其建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入手。以上种种,都需明确列宁在革命不同阶段和苏维埃政府成立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同时了解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难点: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一)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好奇心强,个性普遍突出,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较弱。而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如果讲得太多太空,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所以教师依托大量文字史料、图片、国表来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二)教学策略
史料化、问题化、活动化、趣味化(故事化)、个别化和协作化、结构化。
(三)课时分配:1课时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最喜欢吃哪一种巧克力(同学答:德芙、费列罗等)但老师最喜欢的巧克力是这种(出示图片)。这种巧克力是俄罗斯的本土巧克力品牌“红色十月”(出示介绍)。那同学们知道“红色十月”指的是哪个国家的那次事件吗?(学生回答)对,“红色十月”就是指俄国的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不光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那么俄国的十月革命是谁领导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俄国的十月革命。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九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板书)
讲授新课: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板书课题)
(1)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板书)
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
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时间 罢工资料 参加人数
1914.8---12月 68次 3.5万
1915 1000次 54万
1916 1500次 100万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
生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教师提问: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继续看课文第40页第一段内容。
生答。
师问:那么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政策呢?
生答后师总结: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工农群众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所以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没有实现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二)十月革命(板书)
展示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师问: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什么?
生答。
师总结:显然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使人民看到了希望。正是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那么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出示《俄国比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图。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看课本。
背景:对外继续参加一战,对内力图扑灭国内对的革命火焰。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导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人:列宁
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主要目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结果:取得了胜利,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及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速燃遍俄国各地,到1918年2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内容。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人民委员会
思考:从这种比较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让学生思考回答。(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板书)
(出示图片)1917年11月7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
教师:此次会议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召开的?
学生:1917年11月7日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召开。
教师:阅读教材P41第1自然段内容,说出此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1)大会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苏维埃。
(2)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
(3)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教师:苏维埃政府还采取了哪些巩固政权的措施?
学生:(1)政治: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新的政权机关。
(2)经济: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3)军事:废除旧的常备军,组建红军。
(4)外交: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师: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但被打倒的反动阶级不甘心失败,国际帝国主义也极端仇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它们勾结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在国内外敌人的包围下,新政权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出示图片)
面对这种局面,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结果又如何呢?
学生:措施:(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抗击外国干涉,打击国内反革命叛乱活动。
教师:从1918年到1920年,经过三年艰苦的斗争,苏俄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基本胜利。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那么,俄国十月革命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呢?
(出示材料)
材料四:“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性试验。”
——《全球通史》
材料五:“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
——毛泽东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学生1:国内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学生2:国际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多媒体展示毛泽东所说的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思考: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获得了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老师小结:一句话,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在几年甚至几十年里,也不会爆发革命。”在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五、板书设计
二月革命:原因、时间、结果、局面、性质
十月革命:原因、时间、领导者、指挥部、目的、性质、结果
六、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