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7张PPT。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1.细胞在人体结构中地位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和功能单位。
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神经元)细胞体突起}轴突树突树突树突分裂分裂分化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此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细胞的分化使用显微镜的方法1、取镜安放2、对光3、观察非切片 涂片 装片 永久 临时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分布在体表和管腔内表面。功能:特点:分布:单层上皮组织复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支持、保护、连结、营养。分布广泛。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功能:特点:分布: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肌肉组织骨骼肌都由肌细胞构成附着在
骨骼上 胃、肠等
器官管壁上心脏壁功能:收缩、舒张分布:类型:平滑肌心肌比较表中获得规律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神经元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大,
细胞间质多。都由肌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间质少。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收缩、舒张支持、保护、连结、营养。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胃胃的功能接受、储存、分泌、消化、运输及排空功能 胃的结构1)黏膜:上皮组织,保护和分泌功能;
2)黏膜下层:结缔组织,联系作用;
3)肌层:平滑肌组织,收缩功能,产生蠕动;
4)浆膜:上皮组织,保护作用这种结构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人体内的腔和腔内的主要器官人体内的腔颅腔体
腔脑膈胸腔腹腔肺、心脏等肝脏、胃、胆囊、大肠、小肠、盲肠、盆腔(膀胱、直肠、卵巢、子宫[女])消化吸收物质骨骼、骨连接和骨骼肌构成呼吸道和肺心脏、血管、血液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支持、保护运动气体交换口、咽、食管、胃、肠和肛门等物质运输排泄代谢废物调节协调整合个体繁衍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等男性:睾丸、输精管、尿道等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性腺组
织器
官细
胞动物体和人体具有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生
物
体动物或人体的组成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 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织器官系统细胞动物体或人体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
或人体 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的。
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类生活的不利因素极地——低温
火山——高温、粉尘
沙漠——高温、缺水
海洋——水的压力、缺氧
高山——缺氧
太空——缺氧、缺水、低温、辐射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在陆地上生活时,大气的温度、大气压力、大气含氧量、淡水和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因素。当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超出一定范围时,人类如果不依靠设备等手段来改变,人体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危及生命。人类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人体内的水分布在人体的细胞内外 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是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人体的内环境血浆与组织液血浆——血细胞的内环境组织液——其他大部分细胞的内环境血液的组成 血浆+血细胞=血液血液暗红色
约占45%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约占55%血浆血细胞水无机盐葡萄糖血浆蛋白运输养料、废物等 作用血液的成分等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液常规检查 解读血液化验单:血液常规检查的数目偏离正常范围的10%以上,就提示可能患有某种疾病,如贫血、炎症、凝血障碍等……实验与实践:测量人体的体温、心率、唾液的pH等生理数据测量人体的体温 体温计体温计的使用使用时应注意:
一次用后,再次使用应先用力甩几下。
体温计则在水银和玻璃管的交界处有一段非常细窄的部分,
当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细窄部分升到上面去,当温度计
离开人体,变冷收缩时,就在细窄部分断开,使上面的小
银柱退不回来,所以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能看出人的体
温。 人体能通过出汗来对运动后升高的身体进行降温,这说明人体的体温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引发我们机体的调节功能,使
体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我们人体的内环境中的其他理化特征,如渗透压、pH值,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范围都严格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这就是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㈠、循环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1、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心的血管;
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互相连接成网状的微细血管,
血液在此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等。 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 两种循环同时进行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动脉血 静脉血体循环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含二氧化碳多含氧少肺循环右心室 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左心房静脉血动脉血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组织细胞则从血浆和组织液等内环境中获得养分和氧气。 ★循环系统在稳定内环境中作用运输营养和代谢物质。(二)、呼吸系统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1、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和肺。★呼吸系统在稳定内环境中作用使内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保持稳定。 ㈢、消化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对内环境稳定的作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泌尿系统对内环境稳定的作用:把代谢废物和身体内多余的物质排出体外。肾纵剖结构模式图肾皮质肾髓质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肾盂★思考与讨论样品A(g/100ml)样品B(g/100ml)样品C(g/100ml)物质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尿素尿酸0.01.60.02.00.050.10.75微量0.030.0030.10.970.030.003终尿原尿血浆★内分泌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内分泌系统在内环境中的作用就是:通过激素作用,可以协调和调节内环境。★神经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神经系统在内环境中的作用:调节协调和调节内环境。★其它因素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皮肤可以隔离内外环境,保持内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消化道粘膜泌尿系统的上皮生殖道的上皮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意义:1、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相对的稳定,动态的稳定。
2、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就是通过一定的生理活动使变化的内环境
恢复的过程。
3、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是协调统一的,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也
要通过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来实现的。 第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一、神经细胞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神经元分类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2.神经元的特点具有突起
3.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突起树突:轴突:短而多,呈树枝状.较长,只有一条,外包髓髓鞘,末端有轴突的分枝
,尖端是末梢.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
传导兴奋到细胞体。轴突的功能是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周围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脑神经 12对脊神经 31对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按解剖分按功能分躯体运动神经植物性神经概念不受人意志所控制4.神经元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二、神经系统的组成人脑的组成大脑间脑小脑脑干2.脑的结构和功能人脑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位置和结构作用大脑间脑最大的部分,有两个半球,灰质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和中脑之间,左右各一,丘脑是感觉信息传给大脑的最后中间站;外面是神经细胞体组成的灰质,内部是神经纤维组成的白质。白质的神经纤维具有传导信息的作用。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下丘脑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人脑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位置和结构作用脑干小脑延髓中具有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在间脑和脊髓之间,能调节身体的运动,调节姿势,维持身体平衡。位于大脑后面,脑干的背侧。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有两个半球,外面是灰质,内部是白质。3.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和短的、没有髓鞘的神经纤维组成。白质。由有髓鞘的神经纤维组成的传导束组成。后角,感觉中枢前角,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大脑小脑脑干脑神经脊神经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具有感觉、语言、运动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神经冲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神经冲动`间脑
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的最后中转站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 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概念: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实验】 膝跳反射实验注意:放松自然的搭腿。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完成。实验 一个同学坐在椅子上,卷起一条裤腿,露出膝盖,让它自然搭在另一条腿上。 另一个同学用手或带橡皮头的
小槌轻轻地扣击膝盖下面的韧带。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膝跳反射小腿不自觉的抬起股四头肌肌腱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股四头肌“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的区别 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某一功能的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只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 像这一类人和动物与生具有的、生下来就会的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反射是在人或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属于高级反射。条件反射的研究方法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建立的。脊髓、脑干、小脑、下丘脑中主要的神经中枢脊髓排尿反射中枢、排便反射中枢、膝跳反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脑干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眨眼反射中枢、吞咽中枢、呕吐中枢小脑肢体运动中枢、躯体协调中枢、肌肉紧张程度中枢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摄食中枢、血压调节中枢、睡眠调节中枢第二节 激素调节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比较★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各个器官。激素★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就是激素。★一种激素只对特定的靶细胞具有相应的生理功能。★激素是一类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睾凡卵巢胸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松果腺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含量下降感受器血糖含量升高感受器正常血糖含量90毫克/100毫升★正常机体血糖水平总是处于80~120 mg/dL范围之内,当血糖浓度超过正常值大致高达160~180 mg/dL时,便可从尿中排出。 ★当血糖浓度超过正常值大致高达160~180 mg/dL时,便可从尿中排出。糖尿病怎样判断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素分泌失衡是根本原因糖尿病的症状尿中含糖三多(多食、多饮、多尿)一少(体重减轻)糖尿病的种类1型糖尿病(不能合成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能合成分泌胰岛素,但是靶细胞对胰岛素缺乏反应)完整的机体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往往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完整的机体调节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反射活动作用于靶细胞比较精确涉及面广速度快较缓慢时间短延续长第三节
基因与人体性状什么是基因?基因就是DNA的片段★ 人类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体的性状和遗传现象 人体的性状眼睛很大鼻子很挺皮肤特白声音很柔性格直爽疾步如飞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人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就称作人体的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就称作相对性状。在自身的各种性状中,有些和父亲一样,
有些和母亲一样 ——遗传。 也有些性状,或者和父亲不一样,或者和
母亲不一样 ——变异。 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是指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男女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在形状上具有较大的差异?人类体细胞23对染色体(第1-第22对)常染色体性染色体(第23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人的性别性别遗传50%50%50%50%25%25%25%25%表型:就是性状的表现类型。生物的表型是由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和优生什么是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原因是什么? 因为血缘关系越近的人,其遗传基因越相近,结婚后所产生子女患遗传病的机会比非近亲结婚所产生子女大得多,所以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优 生 的 措 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能够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是能够遗传的。DNA分子是以纳米为长度单位的。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一条染色体中有一个大分子DNA 基因与性状、染色体、DNA的关系 都与遗传有关生殖细胞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的基因桥梁。
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了子代,
在子代的身上表现出了相应的性状。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分别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基因决定性状用大小写字母表示。用文字表示。人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D dD DD dd d有酒窝有酒窝无酒窝× 有酒窝 D d有酒窝 基因、性状、遗传白化病遗传图显性基因是?隐性基因是?显性性状是?隐性性状是?Aa有黑色素缺乏黑色素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变异。生物的变异变异的原因(一)只是性状发生变化,基因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变异的原因(二)如果基因变化或染色体变化引起的性状的变化,叫遗传变异。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染色体失去片段、染色体增加片段、染色体片段作180度颠倒、染色体片段出现互换。3.基因的突变镰刀形血细胞贫血症遗传、变异、进化遗传保证了物种的延续。变异使得地球上能出现新物种。遗传变异生物进化新物种环境变化不适应环境适应环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