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教材感知
要点1 1. 农奴制 4. (1)中央集权 (3)手工工场 (4)文化教育 (5)生活方式 6. 西方科学技术 近代化
要点2 1. 农奴制 2. 亚历山大二世 3. 身份 赎买 4. 农奴制 资本主义
命题解析 基础达标
1. C 2. C 3. A 4. D 5. B
强化训练 巩固提升
6. B 7. A
8. 答:(1)倡导学习西方近代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大量创办手工工场;剥夺特权阶层的权利。
(2)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9. 答:(1)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2)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私有财产,成为了自由人。
(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引起农民不满。
(4)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质: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知识梳理 教材感知
要点1 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 ,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时间、人物:18世纪初、彼得一世。
4.主要措施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 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 。
5.结果: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6.评价: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 为目标,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要点2 废除农奴制
1.原因: 严重制约了19世纪中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2.时间、人物:1861年、 。
3.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 ,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评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命题解析 基础达标
命题点1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 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以下不属于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东方的生活方式 D.创建新式常备军
命题点2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2.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命题点3 1861年农奴制改革
3.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阶级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B.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
C.颁布《权利法案》 D.加入三国协约集团
4.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述。其中使农民失望的原因是( )
A.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生活不受地主干涉
C.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D.份地需付出高额赎金
命题点4 评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
5. “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列对“我”的做法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彻底解决了农奴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强化训练 巩固提升
6.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彼得大帝(1672-1725年)在位期间建立了大约240家手工工场,比过去增加了10倍;出现了第一张印刷报纸、第一批技术学校、第一批公共剧院、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俄国历史学家认为:“我们国家的全部线头在彼得手中扎成了一个结,不管我们面向何方,到处都能遇上这个巨人,他把自己长长的身影投向我们的全部历史,使我们看不清古老的过去……”但又抱怨他过分迷恋西方文化,认为“俄罗斯迅速地赶上了欧洲,并在许多方面走在前面,但在主要的社会发展方面,俄罗斯却原地踏步”。彼得引进了西方的许多东西,但却把西方文化的内核精华——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和代议制的政治制度拒之门外。没有像某些西欧国家那样确立起“社会本位”的模式,而是确立了“国家本位”的模式。过去某些社会阶层所拥有的权利被剥夺,从而使俄国远离法治国家和公民社会。普希金说,“现代化”与“专制化”是彼得一世留给俄国社会发展的一笔充满矛盾的遗产。
——摘编自《论俄皇彼得一世的“欧化”与“专制化”》
(1)根据材料概括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所做的努力。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彼得一世的改革。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说说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