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2 15: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高新区大马坊乡周庄小学
概述
本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的最后内容。本节课内容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思想
重规律的探索,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过程性、探索性等原则的新理念。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计算是,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媒体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
1÷11
2÷11
3÷11
4÷11
2.请同学们用计算器快速算出这组算式的结果,指明回答,给出正确结果。
比赛用计算器计算结果,先做完的马上举手。
通过比赛引导学生体会计算器比较快捷方便,并且准确率高。
二、探索新知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互相讨论除数和被除数的变化,以及商的变化,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4、出示另一组题,鼓励学生根据前面得到的规律给出结果。
6÷11=0.5454……
7÷11=0.6363……
8÷11=0.7272……
9÷11=0.8181……
学生陆续发现:在这组算式中,除数不变,都是11。被除数1、2、3、4、5逐渐增加,商都是循环小数,并且都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循环;每一算式商的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学生根据规律写出结果,并用计算器验证。
教师应当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过程性、探索性等原则的新理念。
三、知识应用
5、要求学生做练习八第13题。
6×0.7=
6.6×6.7=
6.66×66.7=
6.666×666.7=
教师巡视,指明汇报。
6、挑战“做一做”考察学生探索规律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7、鼓励学生思考,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算式吗?从而体会数学美。
8、练习第38页第14题。
1÷7=
2÷7=
3÷7=
4÷7=
5÷7=
6÷7=
学生尝试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总结。
用计算器计算,同桌一组,写出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循环节始终是142857这六个数字的顺序变换。
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利用规律写积-----根据规律续写算式”这一过程。续写算式,有利于学生对规律结构的把握,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在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探究的同时,理解规律产生的原因。
四、总结。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平时多观察,多研究,就可以发现更多的规律,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生从中得到收获。
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