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40分)
1.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 )
A.条件 B.进程 C.影响 D.局限性
2.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是发明者“一脚踏出的灵感”才促成了这种先进的手摇纺纱机的诞生,他用自己的女儿珍妮的名字来命名这部纺纱机。这位发明者是( )
A.瓦特 B.富尔顿 C.哈格里夫斯 D.斯蒂芬森
3.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先河,而且成为后来众多民族国家效仿的榜样。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 )
A.交通运输业 B.棉纺织业 C.冶金采矿业 D.电话通信业
4.(2018·大庆)一个人的名字与一个时代相连,注定这个名字是伟大的。与蒸汽时代紧密相连的名字是( )
A.瓦特 B.达尔文 C.莱特兄弟 D.亨利·福特
5.下图中,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开始在美洲殖民
C.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 D.英国打开了中国大门
6.现在,雾霾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其原因是近百年来全球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开始于( )
A.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B.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电力的广泛使用 D.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
7.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8.蒸汽机的改进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分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
A.蒸汽机的改进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9.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的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纺织机器的发明 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耐用电灯泡的发明
10.“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费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品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 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
11.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19世纪中期的是( )
A.在电灯下学习 B.用电脑发邮件 C.坐火车去旅行 D.坐汽车去上班
12.这部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著作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独立宣言》 D.《法典》
13.下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4.《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 B.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
C.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 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1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就是(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理性主义 D.列宁主义
16.《共产党宣言》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这句话中的“统治阶级”是指( )
A.无产阶级 B.奴隶主阶级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
17.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④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公布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能了解到的有( )
①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
③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④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成立是在( )
A.1848年 B.1864年 C.1870年 D.1871年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科二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2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出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4分)
(3)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证明。(2分)
(4)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的?(4分)
(5)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22.有人认为,政治自由主义在欧洲的发展过程实质是“思想→实践→发展的思想→新实践”的过程。
“思想”:他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这便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体现。
“实践”: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提出一份请愿书,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权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1839年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25万人。最终形成了著名的宪章运动。
“发展的思想”: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剂、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
“新实践”: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1)第一个“思想”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由材料可知“实践”指的是什么?(2分)
(2)“发展的思想”的创始人是谁?这一思想诞生的标志是什么?(4分)
(3)“新实践”指的是什么?具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4分)
(4)“发展的思想”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请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中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思想理论成果。(6分)
(5)根据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请你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实践,简要谈谈认识。(4分)
23.18世纪后期开始,世界经历了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型动力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三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动力机”是谁改进的?“历史跨入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4分)
(2)请举出一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以证明材料二中所表达的观点。(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人类在应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3分)
(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此,谈谈你的认识。(3分)
24.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会永远发挥作用。”
(1)青年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有何考虑?(2分)
材料二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伟大的思想家。
(2)材料二中“马克思是近代以来伟大的思想家”,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什么理论?(2分)
(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写出为纪念这一事件而创作的传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斗歌曲的名称。(4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上述材料均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马克思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4分)
第七单元测试
答案
一、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A
19.【答案】B
20.【答案】B
二、
21.【答案】(1)工业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3)出门坐火车。
(4)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要重视科学技术)。
22.【答案】(1)宪章运动。
(2)马克思、恩格斯。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4)新文化运动时期。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邓小平理论。
(5)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
23.【答案】(1)瓦特。 “蒸汽时代”。
(2)火车的发明。
(3)各国在利用科技成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地球造成了破坏,如空气污染、资源过度开采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等。
(4)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应注意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
24.【答案】(1)为人类谋幸福。
(2)马克思主义。
(3)巴黎公社。 《国际歌》。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5)树立远大志向;有崇高理想;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进取、乐于奉献,为人类谋幸福;不怕困难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