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2 16:5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奇妙岛屿”为主题,其中第二幕“黑暗魔鬼的磨坊”展现了这块土地曾被工业污染,以及治理污染,实现经济复兴的历史。“这块土地”上的工业革命始于 ( )
A.17世纪末期 B.18世纪中期
C.18世纪末期 D.19世纪初期
2.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商业营运。”文中的交通工具是指 ( )
A.帆船 B.火车 C.飞机 D.汽车
3.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火车机车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珍妮纺纱机
④飞梭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4.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
D.凯伊发明了飞梭
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
6.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组文件名称:《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有害物质去除法》《污染控制法》《河流污染防治法》。从文件名称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 ( )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C.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带来了环境污染
7.《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東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 )
A.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8.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两段诗歌表明 ( )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痛苦
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
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
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
9.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 )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⑤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10.“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材料所指“宣言”的发表 ( )
A.表达了工人阶级要求取得普选权的愿望
B.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④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 )
A.资产阶级民主的倡导者
B.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C.法国巴黎公社的建立者
D.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
13.“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统治阶级”指的是什么阶级 ( )
A.无产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教会势力
14.“1871年3月26日巴黎举行选举,人民群众成群结队前往投票,像盛大节日一般,3月28日举行公社成立大会,市政厅广场上人山人海,欢声雷动。”公社的成立标志着 ( )
A.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诞生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5.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马克思移居伦敦
③第一国际成立 ④巴黎公社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机器:
材料二 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产量的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额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把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图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它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4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只需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分)
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材料三 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四 工业革命中的部分发明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的三个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2分)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4分)
(4)材料四中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哪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2分)
(5)为了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由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18.小亮在学习了《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这一单元内容后,总结出这样一条图示线索,请结合这条线索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2分)
(2)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图示中“工人运动”与“革命理论”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4分)
(3)19世纪70年代,在哪一个国家发动了什么革命对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伟大尝试?结果如何?(4分)
(4)结合无产阶级理论的产生以及斗争实践,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4分)

第七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答案】B
【解析】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故选B。
3.【答案】A
【解析】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故选A。
4.【答案】B
【解析】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故选B。
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从18世纪80年代初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是瓦特蒸汽机逐步得到推广的时期。故选B。
6.【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文件,都是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据此可以推断,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迫使英国政府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故选D。
7.【答案】B
【解析】由“在家里……摇车纺纱……在家里……投梭织布”,到“在工厂中按照……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的转变,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故选B。
8.【答案】C
【解析】此题为判断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第一首诗歌中“烟霾”“雾海”“痛苦”等词汇描述了工业革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的危害。第二首诗歌中“自由”“礼仪”“勤劳和友好”等词汇描述了工业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及心情的愉悦,C项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依据《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可知,蒸汽机的应用使蒸汽动力逐渐取代人力、水力、风力等自然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运用到交通运输领域,为汽船和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机运用到生产部门,促进了机器化大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故①③⑤正确。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②没有在图中体现,排除;④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也没有在图中体现,排除。本题选C。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言”指《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2.【答案】B
【解析】从“一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可以判断出“他”是马克思或恩格斯,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故选B。
13.【答案】C
【解析】从“共产主义革命”“无产者”等可以判断出该内容出自《共产党宣言》,文中的“统治阶级”指的是资产阶级。故选C。
14.【答案】A
【解析】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选A。
15.【答案】A
【解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马克思移居伦敦是在1849年;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故选A。
二、
16.【答案】(1)蒸汽机。蒸汽时代。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环境污染问题。
(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解析】第(1)问,从图片可以判断出是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2)问,材料二表明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从而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3)问,材料三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政治前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2)英国煤产量迅速增加。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
(3)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9世纪80年代,瓦特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4)交通运输业。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5)鸦片战争。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仔细分析材料归纳答案;第二小问,抓住“政治前提”,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对比数据可知,煤产量迅速增加;第二小问抓住“动力方面”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考查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可以判断出这是瓦特蒸汽机广泛使用的结果。第(4)问,第一小问火车机车和轮船都是交通运输工具,属于交通运输行业;第二小问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第(5)问,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18.【答案】(1)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2)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3)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结果失败了。
(4)任何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的、曲折的努力与探索。(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考查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第(2)问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条件,均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的关键信息是“对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伟大尝试”,据此结合所学可以判断出是法国的巴黎公社革命,其结果是失败了。第(4)问为开放性题目,但要围绕“革命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来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