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40分)
1.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于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趋势是( )
A.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B.掀起垦殖运动 C.实行土地集中 D.实行土地私有化
2.下列关于英国租地农场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
B.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
C.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
D.16世纪初,英国出现“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
3.下列关于富裕农民活动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A.他们可以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B.他们可以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
C.他们建立了租地农场 D.他们雇用少地或无地的领主耕种农场
4.13世纪开始,西欧手工业经营出现的现象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B.雇主与雇工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C.商人对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场起了重要作用 D.棉纺织业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
5.“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6.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美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着你的情绪转移。”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人文主义 D.蒙昧主义
7.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一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B.教会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控制
C.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 D.新航路开辟
8.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一带一路”与新文艺复兴》文章中说道:“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亚欧沿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诞生新的文艺复兴。以下有关文艺复兴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否定人的绝对权威 ②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
③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④宣扬忍受苦难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10.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话题进行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准备的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
甲:文艺复兴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古,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乙:文艺复兴完全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经过中世纪低潮以后的全面复兴
丙:文艺复兴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丁:文艺复兴是当时人们不满足教会的精神控制,试图完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一场运动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1.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
A.历史背景 B.必备条件 C.主要过程 D.重要影响
12.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
13.下列哪个观点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动( )
A.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B.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将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
C.哥伦布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美洲的发展
D.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体现了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14.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
A.寻求大量黄金 B.“发现”美洲新大陆 C.完成环球航行 D.收复失地
15.人类文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不是新资源的涌入,而是人类的交流。哥伦布不仅看到了美洲,并且把这一信息带回了欧洲,是信息的一来一往奠定了这件事的地位。此观点意在强调( )
A.哥伦布最早到达了美洲 B.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C.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 D.欧洲人知道了欧洲以外的世界
1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下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C.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诞生 D.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宣布,每年8月23日为“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就在进行着罪恶的奴隶贸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英国人 B.它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力
C.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 D.它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18.海外殖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海外殖民能够( )
①积累原始资本 ②提供工业原料 ③开拓海外市场 ④解决技术难题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的“三角贸易”,成为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在“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 )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
20.马克思认为:“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地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本质 B.肯定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的合理性。
C.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残暴性 D.肯定了殖民掠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手工作坊是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
材料二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材料三 13、14世纪,租地农场的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市民阶层法律地位和政治权利。
(1)材料一中的手工作坊是否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请简述理由。(4分)
(2)材料二中工场手工业是什么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请简述理由。(6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13、14世纪以来,农村和城市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摘自哥伦布日记
(1)据材料一,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3分)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4分)
(3)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也已具备。”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两条即可)(4分)
材料二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主义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2)材料二强调新航路开辟在哪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3分)
材料三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著、西红柿、番著、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虚、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1500年到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6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回顾]
材料一 15世纪至19世纪初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主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动机看人口移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状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1)材料一中“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开始于什么事件?(2分)
(2)15世纪至19世纪初,促使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的因素来自哪个大洲?(2分)
[图文探究]
(3)品能反映材料中“人口移动理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的典型史实是什么?请选择其中一种,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情况及影响。(6分)
[历史感悟]
(4)依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相关史实的认识。(4分)
第五单元测试
答案
一、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D
20.【答案】B
二、
21.【答案】(1)不属于。 手工作坊主参加手工劳动,一般不雇佣工人,帮工、学徒没有工资,因而他们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2)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工人成为完全出实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3)在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在城市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农村出现富裕农民,在城市出现了市民阶层。
22.【答案】(1)人文主义。
(2)它不仅仅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学说,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3)“印度大陆”错误,应改为“美洲大陆”。
(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23.【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两条即可)
(2)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4)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但是,新航路也开辟了欧洲殖民掠夺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与落后。
24.【答案】(1)新航路开辟。
(2)欧洲。
(3)自愿性移民:新航路开辟。被迫性移民:“三角贸易”。 选择“自愿性移民”:大批欧洲人为追求财富移民美洲,推动了美洲的开发和发展;破坏了印第安文明,致使印第安人大幅度减少;掠夺大量财富运往欧洲,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选择“被迫性移民”:奴隶贸易使人口由非洲流向美洲,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4)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充满血腥和野蛮的历史;近代人口迁移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近代人口迁移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延缓了被殖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