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40分)
1.据报道,在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就可以把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约( )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10万年
2.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通过这部专题片可能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
A.元谋人在人工取火 B.元谋人有了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
C.北京人能够种植水稻 D.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4.“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5.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图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
/
①元谋人遗址纪念碑
②山顶洞人遗址
③河姆渡遗址
④北京人遗址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7.中国建筑之源头究竟起于何时何地,已无法考证,但从有较详尽史料记载起,屡屡有关于木构建筑的记载和发现。目前,有考证的最早的木构建筑是( )
A.干栏式建筑 B.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碉房 D.吊脚楼
8.“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导人馈赠给中国领导人的珍贵礼品)已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重展出。下列关于该博物馆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在半坡遗址发现后建立的 ②它只用来收藏和展示“至尊国礼” ③它展出了半坡遗址出土的历史文物 ④它展示了我国原始农耕的图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 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
10.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窑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1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中的这句话反映了传说时代出现的哪一社会现象( )
A.炎帝时期,发明纺织 B.黄帝时期,制作衣裳 C.炎帝时期,通商交换 D.黄帝时期,建造宫室
13.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 )
A.传说遗址 B.化石遗址 C.遗物、记载 D.传说、记载
14.远古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相传在部落联盟时期,黄帝经过两次大战最终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两次大战的地点是( )
A.阪泉、涿鹿 B.阪泉、桂陵 C.桂陵、马陵 D.涿鹿、马陵
15.“通大川,决壅塞……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历史人物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6.“禅让制”是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制度,它的继任者应是( )
A.富裕的人 B.力气大的人 C.权势大的人 D.贤能的人
17.“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珠算口诀。相传我国发明算盘的是( )
A.隶首 B.伶伦 C.嫘祖 D.仓颉
18.20世纪80年代,歌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传遍大江南北,“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
唱出了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在这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国人公认的人文初祖是( )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炎帝和黄帝 D.黄帝和禹
19.传说中采取“禅让制”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舜—尧—禹 B.尧—舜—禹 C.禹—舜—尧 D.舜—禹—尧
20.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的局面。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生活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二、非选择题(60分)
21.下图选自“中国文物与学科丛书”中的《文物与历史》一书,该书遵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规律,借助实物资料,重点介绍中国文明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中国先民所创造的一些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片归类]
(1)参照此书中的部分目录,将上面列出的文物图片归类。(填写图片的序号并写出文物名称)(6分)走向文明的原始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善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片解读]
(2)结合图片中的文物,说一说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对生产工具的探究有着怎样的进步。(6分)
(3)你知道兽牙、石珠等装饰品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2分)
(4)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探究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蚩尤有兄弟81人,都是人首兽身,铜头铁额,有8条胳膊,9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相传黄尤与黄帝作战时,用法术制造迷雾。黄帝则令人……拨开迷雾,最后获得大胜。
材料二 黄帝做了部落首领,领导人们改变了游猎生活,教大家修缮房屋,驯养家畜,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为了便利两岸交通,黄帝制造了船和车。传说黄帝还叫他的史官仓顿,创制了文字,改变了远古时代结绳记事的笨方法,开始使用文字来记载事情。
(1)材料一中有哪些传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4分)
(2)黄帝主要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当时谁和黄帝一起同蚩尤作战?(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说说黄帝为什么能够打败蚩尤。(2分)
(4)根据材料二,说说黄帝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哪些贡献。(4分)
23.中国有一个独特的主食格局:“南米北面。”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这是由几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造成的。
[史料“析”起源]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1)材料一中“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教民农作”出现了一种什么结果?(4分)
[图片“展”文明]
材料二
/ /
图一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图二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2)图一、图二的发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穴居到定居]
材料三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四
/ /
图三 图四
(3)材料三说明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4)材料四中两种房屋分别属于哪一居民?两种房屋在结构上存在异同,请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6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说在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有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他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勤劳俭朴,爱护百姓。尧年老了,召集部落联盟举行会议,大家推举有德有才的舜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就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舜年老了,也采用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尧所在的部落联盟成立的背景。(2分)
(2)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一个人应具备什么条件,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4分)
材料二 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3)材料二所说的舜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如何看待历史上的传说?(6分)
第一单元测试
答案
一、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A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B
二、
21.【答案】(1)图二,牙齿化石。 图三,打制石器。 图一,骨针。
(2)北京人已会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知道用骨针连缀兽皮,制作简单衣服。
(3)山顶洞人。
(4)从网上查找、去图书馆查找、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22.【答案】(1)蚩尤长相、使用法术作战。
(2)黄河流域。 炎帝。
(3)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黄帝部落强大等。
(4)定居生活、建造房屋、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交通运输、创制文字等。
23.【答案】(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原始农业产生。
(2)图一说明半坡人已开始种植粟;图二说明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
(3)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
(4)图三:河姆渡人。图四:半坡居民。干栏式房屋可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等。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适应北方冬天寒冷、夏天炎热的气候。
24.【答案】(1)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的灾难,黄河流域的三个部落结成了联盟。
(2)有德有才;公共推举。
(3)凶狠、残暴。 古代的很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也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需要通过各种资料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