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6.4 数学思考找规律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6.4 数学思考找规律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2 16: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数学思考(1)
教学内容: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找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体会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我们每学期都有一个单元是“找规律”或“数学广角”的内容,你还记得学过些什么吗?
找规律、排列、组合、统筹优化、编码、找次品、抽屉原理、种树、打电话通知……我们是用什么数学方法解决的呢?
列举法、数形结合法、归纳法、转化法、逻辑推理……这些都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揭示课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或不容易解决,我们就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找到规律,然后再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探索规律
1.教学例1。
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
(1) 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边巡视,观察学生在做什么,怎么操作的,大部分学生会无从下手,画不出来。
②针对学生的情况,抽一两个人说说自己的发现。其他同学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2)再次动手操作,(发现)验证规律。
让学生明确:先用一个点分别和其他5个点连接,接着用第二个点分别和其他4个点连接,再用第三个点分别和其他3个点连接,然后用第四个点分别和其他2个点连接,最后用第五个点分别和剩下的一个点连接。列式是5+4+3+2+1=15。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的?(按顺序画的。)按顺序画有什么好处?不重复,不遗漏。
这里我们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列举法、数形结合法,有序思考。)
如果有100个点,1000个点……,我们也用列举法来解决问题行吗?
不行,数字太大。我们必须找到规律来解决他。
(3)进一步探索规律。
①连线填表。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合作,看看图上的数据和自己的操作,思考:观察“点数”和“增加条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课件说明:这张表格用课件展示,但是不完整,在课堂上边听学生回答边填写)
②交流汇报。
从2个点开始。
板书:2个点共连1条
学生:3个点共连3条
提问:这3条线段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2个点,就增加2条,所以3条。)
板书:3个点共连1+2=3(条)
学生:4个点共连6条线段。
提问:这6条线段又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就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3个点,就增加3条,所以6条。)
板书:4个点共连1+2+3=6(条)
追问:观察算式,6条是从1开始的几个什么样的数相加?
学生:从1开始的3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板书)
提问:你能快速说出5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吗?是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板书:5个点共连1+2+3+4=10(条)
(从1开始的4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提问:6个、8个、12个、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列式后回答:6个点共连1+2+3+4+5=15(条)
(从1开始的5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从1开始的7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总结规律:
提问:如果有n个点,你能说出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吗?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规律。
教师小结:本题的规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的(n-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
用算式表示为:1+2+3+4+5+6+7+??????+(n-1)
观察“点数”和“增加条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每次增加的线段条数比点数少1,就是(点数-1)。)
为什么有8个点,列式却只加到7呢?
因为第8个点只能和前面的7个点分别连成线段,只能增加7条线段。
根据规律,8个点能连几条线段能用简单方法计算吗?
1+2+3+4+5+6+7=(1+7)+(2+6)+(3+5)+4=8×7÷2=28(条)
8表示什么?(8个点)7÷2表示有3.5个8想加。
根据规律,你知道12个点、20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吗?
1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4+5+6+7+8+9+10+11
= (1+11)+(2+10)+(3+9)+(4+8)+(5+7)+6
= 12×11÷2
=66(条)
12表示什么?11÷2表示什么?
20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1+2+3+4+5+6+……+19
=(1+19)+(2+18)+(3+17)+……+(8+12)+(9+11)+10
= 20×21÷2
=210(条)
20表示什么?21÷2表示什么?
按照简单的方法计算,试着归纳一下,n个点共连成线段:
1+2+3+4+5+6+…+(n-1)=n(n-1)÷2
这一次我们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列举法、数形结合法、归纳法、转化法、化繁为简、逻辑推理……
三、课堂作业。
1、10个好朋友,每2位好朋友握手1次,大家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2、找规律。
3,9,11,17,20,_,_,36,41,…
1,3,2,6,4,_,_,12,_,…
3 .观察下图,想一想。
(1)第7幅图有多少个棋子?第15幅图呢?
/
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1. 第7多少个棋子?第15幅图呢?
2. 每边的棋子数与图形的序号有什么关系?
第n幅图每边有多少个棋子?一共有多少个棋子?
三、课题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我们都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合理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