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简单加减计算 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简单加减计算 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2 16:3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计算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协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教学难点:能应用掌握的计算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师:最近我们学习了小数的知识,相信大家对小数有了一定的认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生回答)
师:小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买东西的时候不但会遇到小数,而且还会遇到小数计算的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的计算。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对前面学的知识进行简单地复习。
口答。(指名学生回答)
5元4角=( )元 7角3分=( )角
7米5厘米=( )米 1分米=( )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一位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的谈话,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为后课堂内容热身,通过设置一些题目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回忆。
二、问题情境,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师板书: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以前学过什么加减法?
生:整数加减法。
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生:末位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整数加减法来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做铺垫。
1、教学小数加法。
(1)出示课本第56页情景图—买洗漱用品。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把牙刷4.2元,一支牙膏6.5元,一个水杯2.1元。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2)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2:买一把牙刷和一支牙膏一共花多少元钱?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3:4.2+6.5=
师:为了解决买洗漱用品付钱的问题,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①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过程写下来。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为下面的交流做准备。)
②小组讨论。
③交流算法。
如果学生没有写出来竖式计算,教师应参与其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下列算法:
a.4.2元=4元2角
6.5元=6元5角
4元+6元=10元
2角+5角=7角
10元+7角=10元7角=10.7元
答:买一把牙刷和一支牙膏一共花10.7元。
b.4.2元=42角
6.5元=65角
42角+65角=107角
107角=10.7元
答:买一把牙刷和一支牙膏一共花10.7元。
c.4.2+6.5=10.7(元)
4.2
+ 6.5
10.7
答:买一把牙刷和一支牙膏一共花10.7元。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先自己思考,再交流,学生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时可以互相分享。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也让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有成就感。
④讨论。
(1)、这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
(2)、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①这三种方法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的数要对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及密切联系。是要孩子们明白,这几种算法虽然不同,但道理却是相通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理解了这一点,那么,在做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⑤学生试着将小数加法竖式写一遍,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小数减法。
(1)教师出示课件:一支牙膏比一把牙刷贵多少钱?
师:你能试着解答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6.5-4.2=2.3(元)
6.5
- 4.2
2.3
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末位加减起。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3、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讨论订正。
三、巩固训练
1、我会填。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 )对齐,从最( )边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与算式中的( )对齐。
2、数学门诊。
3.4 1 9.5
+4.4 - 0.3
7.8 1 6.5
3、竖式计算。
2.4 + 1.3 = 0.6 + 2.1 = 7.9 - 1.4 = 15.7 - 5.6 =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这一环节其实是对前面学习班复习、巩固再拓展。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四、小结
师:这样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
小数相加或相减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五、作业
完成课本 练一练 1、2、3题。
六、板书设计
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4.2+6.5=10.7(元) 6.5-4.2=2.3(元)
4.2 6.5
+ 6.5 - 4.2
10.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