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语文单元复习宜昌专用 第十单元 诗文默写,欣赏背诵(课件:23张PPT+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中考语文单元复习宜昌专用 第十单元 诗文默写,欣赏背诵(课件:23张PPT+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3 17:24:45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十单元
部编教材七至九年级古诗文背诵默写归类
七年级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9.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1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7.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1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9.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0.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2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4.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7.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3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4.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5.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6.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八年级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1.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13.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祯《赠从弟》其二)
14.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1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17.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1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2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2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2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2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
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8.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9.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1.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3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3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九年级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8.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9.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0.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1.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2.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16.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1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2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2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2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26.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满江红》)
2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2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29.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30.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1.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32.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十五从军征》)
3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征》)
34.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十五从军征》)
35.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3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40.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4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4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4.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5.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文天祥《南安军》)
46.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47.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48.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49.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
50.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
第二章 第十单元
演练1
补充型默写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7.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0.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1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1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2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25.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
演练2 
理解型默写
1.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里,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4.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秋词》中与之情调相反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孔子《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竹里馆》中最能体现作者安闲自得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8.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望岳》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诗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0.韩愈在《晚春》中,赋予花木以人的情思,表现它们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的诗句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诗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2.秋瑾的《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来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14.《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心迹自叙本志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5.《三峡》中表现三峡春冬之水清澈异常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6.苏轼一生乐观豁达,在《浣溪沙》中,表明作者不因年老时光流逝自伤叹息,抒发作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怀的词句是: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
17.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赞颂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词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_。
18.要想成功,必须不畏艰难险阻,努力实践,请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名句来表达这种意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9.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对莲花情有独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请写出横线上表现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
20.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道尽荷花的清丽之容,而杨万里笔下的一句诗则写尽夏日荷花的壮美之势,这句诗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1.唐代陆龟蒙《别离》一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句子。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两句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顾炎武的名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寄壮词以寄之》中也有一句直接表达这种情怀的诗句,它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3.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4.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某同学的毕业纪念册里,语文老师引用李白《行路难》中最后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该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25.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慧眼识人才的人却不多。可见,世上不是缺人才,而是缺乏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演练3 
积累型默写
1.积累链接:勤奋学习的诗句,历来多如繁星,请调动积累,写出两句。
答案 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对即可)
2.积累链接:请默写两句有关莲花的诗句。
答案 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意对即可)
3.积累链接: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答案 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4.积累链接:请默写出一句怀才不遇的诗句。
答案 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对即可)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一句有关泉水的诗词名句。
答案 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积累链接:雨已经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一道风景,请默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春雨和春草的诗句。
答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积累链接:王绩的《野望》中有两句诗含蓄地流露出了归隐的思想,请默写出来。
答案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8.积累链接:活水源清澈见底,澄如明镜。在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中也有一联描写水很清澈的诗句,请默写出来。
答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竹柏的句子。
答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积累链接:请调动你的积累,默写两句理趣诗。
答案 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对即可)
11.积累链接: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跟“秋”有关的诗句。
答案 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意对即可)
12.积累链接: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跟“云”有关的诗句。
答案 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意对即可)
13.积累链接: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跟“雪”有关的诗句。
答案 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意对即可)
14.积累链接: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跟“日”有关的诗句。
答案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意对即可)
15.积累链接: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跟“月”有关的诗句。
答案 例: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对即可)
16.积累链接: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跟“河”有关的诗句。
答案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意对即可)
17.积累链接: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跟“风”有关的诗句。
答案 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意对即可)
18.积累链接:请写一句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诗句。
答案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意对即可)
19.积累链接:“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文人的笔下,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等,除了上面的两个例句外,请你写出两句含有“舟”的诗句。
答案 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意对即可)
20.积累链接:古诗词中,有不少用“杨柳”来表达思念惜别的情感,请写出一句。
答案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对即可)
课件23张PPT。第二章 阅读第十单元 诗文默写,欣赏背诵考 点 梳 理例 题 解 析能 力 提 升积 累 拓 展1.考点精解
本考点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记诵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文背诵与积累的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考 点 梳 理
2.常见题型
本专题主要以经典诗文的积累背诵为主要考查内容,考查学生积累古典诗文、理解古典诗文、运用古典诗文的情况,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三种:(1)补充型填空;(2)理解型默写;(3)积累型默写。3.方法指津
解答此类题,首要是注重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经典名句的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句意。背诵记忆过程中可将相关古诗文名句进行归类整理,或者运用类比联想等方式强化记忆。在记忆过程中定要将背诵和理解结合起来,并要养成细心严谨的习惯,避免出现一些易错字的书写错误等。示例1 
1.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含有“笔”“墨”“纸” “砚”中任意一字的一联古诗。
2.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王维《竹里馆》中的后两句。例 题 解 析3.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宋代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后两句。
4.积累链接:请默写出《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忽逢桃花林”所见之景。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上阙。
(选自《2019年宜昌中考试题》)【解析】 这五道题均考查学生对教材课内外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背诵掌握情况。第1题属于积累型默写,要求学生调动平时积累,准确筛选语句默写。第2、3、4、5题均属于识记型默写,要求学生能熟练背诵书中所学诗句,并能准确书写。第5题还考查了词的常识。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阙。”词的上下阙就是一首词的前后两部分,又称上片和下片,词的上下阙一般是对称的,由此可得出答案。【答案】 1.含“笔”的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含“墨”的诗: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含“纸”的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含“砚”的诗: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示例2 
1.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如王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就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念。4.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__________,死于安乐”(《〈孟子〉二章》)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5.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A.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B.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赤子之心;虽“不以物喜”,但有“C.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之志……从“无求”到“有求”,这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
(选自《2018年襄阳中考试题》)【解析】 这几道题均考查学生对教材中课内外古诗文背诵、理解的运用能力。第1、2题为补充型默写,难度较小,要求学生能熟练背诵并正确规范的书写,这两句分别要注意易错字“那”和“生”“身”。第3题属于理解型默写,抓住关键词“思亲”便不难作答,要注意易错字“雁”。第4、5题既属补充型默写,也属理解性默写,考查学生平时的背诵默写能力,同样也要注意易错字“庇”“俱”“汗”等。
【答案】 1.问渠那得清如许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生于忧患 5.A.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留取丹心照汗青;C.报君黄金台上意示例3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3.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送友人》中,借离群的马的长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在《秋词》中,通过对秋天别致景观的描绘,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7.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出现了数以万计的优秀篇章。这类诗词中有如“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名句,自古流传至今,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选自《2018年黄冈中考试题》)
【解析】 这几道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理解与运用的能力。除第1题为补充型默写外,其余均属于理解性默写。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背诵时一定要以理解句意诗意为基础。同时要认真细致,注意易错字,如“班”“霄”“淤”“涟”等的写法。
【答案】 1.凭君传语报平安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黄沙百战穿金甲能 力 提 升积 累 拓 展适用对象:初中学生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Photoshop cs3运行环境: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