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语文单元复习宜昌专用 第二十六单元 学会审题,思路清晰(课件:29张PPT+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中考语文单元复习宜昌专用 第二十六单元 学会审题,思路清晰(课件:29张PPT+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3 21:46:40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二十六单元
抓住关键 审清题意
1.审清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根据指定的题目写文章。在命题作文中,题目是选择材料、确定主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是否切题,是行文成败的关键之一。
审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全面理解题意。对题目的含义要全面理解,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如《初中生活二三事》,题目要求写发生在初中生活中的事,而且至少要写两件。如果写的事情与初中生活无关,或者只写了一件事,就不切题意。
(2)要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义。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注意辨别其中轻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如《学习是青年学生特别突出的任务》一题,就要注意强调“特别突出”这个限制条件。青年学生正处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他们有各种任务,但是比较起来,学习是“特别突出”的任务,不是一般的任务,这是“特别突出”的含义。文章紧扣这些内容来写,就能突出中心,体现题意。
(3)要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命题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有些题目较明确地表示了对体裁的要求:在题目的首尾有“记”“事”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标明写某个过程、某人事迹等,这就要求写成记叙文。如果题目首尾有“论”“谈”“说”“驳”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明确提出一种主张或一个问题,这往往是要求写成议论文。
2.审清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是初中作文命题的另一种形式。出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融化、提炼,然后据此展开想象,依据要求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给材料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纯文字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这种题型的特点,一是考察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因为它要求读者看、听、写结合,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看图、听音)、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及写作能力;二是对写作范围、题材以至主题有较强的限制,极好地扭转了考试时猜题目猜类型范围、事先准备作文的现象;三是由于给了材料,学生有材料叙述、有问题议论、有对象说明,既减少了学生无材料可写的现象,又能全面考察学生记叙、议论、说明和资源整合的能力。由于这种题型的客观性较强,便于作文评卷,所以已成为各级考试和竞赛的主要题型。
(1)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这类题型所提供的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字材料的基础上作文,有的要求既根据材料又根据另给的题目作文,有的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自己命题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种:有的要求另外作文,包括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思想评论等;有的要求写记叙文、说明文;有的还应用到应用文的格式,如书信等;有的则是不同形式的重组材料作文:续写、改写、扩写、缩写、组写(将几则相关材料组写成文)等。
要写好这类作文,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要点。对所提供的材料,要多读几遍,特别是文言材料,要在翻译无误的基础上多读,读的时候可勾画重要字词;读后要认真分析材料重点及各段要点、人物的主要精神和性格特点、事件的主要意义、言论的主要意思等等。然后,或者根据材料重点重组材料作文,或者根据材料要点分析其现实意义或象征意义,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另外组织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材料,并拟定恰当的题目作文。
(2)根据图画材料作文。这种题型所提供给考生的是图画:或单幅图,或具有相关性的两幅以上的图,要求学生在看懂图画所表达的意思后作文。写作类型有以下几种:对画面进行说明介绍的说明文;对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加上自己“创作”,并将构想的故事叙述出来的记叙文;还有要求对画面所表现的现象进行评判的议论文。这类题型审题中易出现的主要问题也是对材料(画面)理解有误。由于图画表意高度简化,它要表达的内容往往比文字表达得更隐蔽,一切“尽在不言中”,而且有的图画从不同立足点看内容不尽相同,因此,审这类题分析画面、推敲含义就更显得重要。
具体审题也可分两步走:首先细察画面,看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画面其他事物,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展开联想:与社会上的类似的人和事进行联想,在头脑中用语言把画面叙述出来,补出画面简化或隐含的内容,补出人物可能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尽可能挖掘出画面的寓意。如是多幅图,还要将他们联系起来思考,理清楚画面意义以后,就可以将图画寓意与现实生活及自己的看法联系起来作文。
3.审清作文“要求”
几乎所有作文题除命题、提供材料外,都还对诸如文体、选材范围、写作手法、作文重点以及写作人称、作文表达内容的时间、作文字数等等作了一定的要求。 这些要求对写好作文,或者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是很重要的。那些对作文中心,选材上的要求自不必说,还对字数的要求也不能轻视。
因此,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除审好命题、材料,填好半命题之外,还要审好“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与命题、半命题、材料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可偏废。
一般说来,作文的“文体要求”都比较直接,只要作文时加以注意就行了。而且,诸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内容具体、中心突出等要求是每篇作文都要做到的,也不是某篇作文的特殊要求。 在审查这些要求时,可采取提炼要点并将其写在草稿纸上的办法加以强调,在确认与要求无误后将其作为作文的自然评判标准,作文立意、构思、选材、写作过程中都要想到它们,初步完成后再以它们评判自己的作文,并将不合要求的地方加以改正。
第三章 第二十六单元
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人生永恒的旋律。母亲将右手食指放在嘴上,对着儿子“嘘——”,于是,儿子就懂得了“不要吵闹别人”的道理;父亲对着女儿说,公共场合咳嗽时,一定要用手捂住嘴,于是,女儿就懂得了讲究公共卫生的道理;老师说,“人”字的笔画虽然简单,但却不可写得歪歪扭扭,要写得方方正正,于是,我们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一直在影响着我们,锤炼着我们,塑造着我们。
以请从长辈们对你的教育中选取一个细节,以“影响”为题,作文一篇,不少于 600 字。文中请勿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阅读下面文字,请按要求作文。
那是我人生最失意的时候,整天悲观叹气。一天,父亲突然问我:“孩子,你知道太阳为什么伟大吗?”
谁不知道呢?太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驱走黑夜,给世界以光明;它能驱走寒冷,给人间以温暖;它能恩泽万物,滋润万物生长……
父亲却说,这些都不是太阳的最伟大之处,太阳最伟大的地方,是太阳坠落了,第二天黎明,它又能重新升起,重新站立在东方。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课件29张PPT。第三章 写作第二十六单元 学会审题,思路清晰积 累 拓 展1.考点精解
所谓审题就是在作文动笔之前,先对作文题的导语、题目及要求认真审读,即对导语和要求“逐字扫描”,对题目字斟句酌,以弄清作文题的含义及在立意、选材、体裁、写作重点等诸多要求与限制,审清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以便写作能有的放矢。2.方法指津
考场作文,审题永远是写好作文的第一要务。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旦走题,或文体不对,或重点不明,都是致命性的“硬伤”。只有审准了题,理清题目要点,行文才思路清晰。
近几年宜昌采用命题或半命题作文,都由导语和命题两部分组成,无论是对导语还是命题,都得逐字扫描,字斟句酌。(1)导语:逐字扫描。导语即提示语往往具有导向作用,要逐字扫描,弄清导语内涵,准确把握命题意图。一般说来,导语或拓宽选材范围,或暗示立意,或暗示体裁。
(2)审题:字斟句酌。
①抓题眼,明限制。任何一道中考作文题,一定有必要的限制:人称限制,如“送你一轮明月”;内容限制,如“师生之间”;时间限制,如“刹那间,我发现自我”;要字斟句酌,仔细揣摩。② 副词不“副”,修饰限制。副词往往是最重要题眼,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副词所隐含信息,绝不是可有可无点缀。如“我终于做了一回主”中的“终于”,有史以来第一次,“从没有过”,要写出做主的曲折过程。
③比喻象征,巧妙挖掘。要挖掘题目比喻象征义。如《含笑奔跑的少年》,含笑”和“奔跑”要用其引申义和比喻意。“含笑”不仅仅是脸上的表情,更是内心的一种自信、从容和乐观;“奔跑”可以理解为奋斗、拼搏。④辨识偏正,理清关系。需要弄清楚短语内词语间关系。偏正短语:如“令人心动的美丽”:修饰语“令人心动”是写作重点。动词短语,动词往往是“题眼”,如“跑过冬天”,重点是“跑过”。主谓短语,题眼是谓语,如“下雨天,真好”,谓语“真好”限制情感基调;特别是文体中有“你”“我”等字眼。行文要紧扣“你”“我”两种人称行文。人生的起点都有水的“三态”,但人生的终点却未必都是“猪油”的“三太”。风华正茂的年代,为自己预定一个目标,设计一种形象,憧憬一种未来,都是莘莘学子应有的情怀。或如春花,绚丽多姿;或如翠竹,劲节凌云;或如飞鸟,自由翱翔。请以“我向往,________一样的人生”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1.请在横线上填充一个恰当的事物名称。2.严禁抄袭和套用任何其他同类作文。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选自《2019年宜昌中考作文题》)【解析】 ①抓住题眼,准确审题。“我”要用第一人称行文;“向往”意为“因热爱、羡慕某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到达”;题目对“人生”有具体诠释:或给自己预定一个目标,或设计一种形象,或是憧憬一种未来;在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事物名称”的“要求”不容忽视,“事物”是物而非人;何为“恰当”,就是所选择的事物要能表明自己心志,寄托自己的情思——如同导语中所暗示的:如春花,绚丽多姿;或如翠竹,劲节凌云;或如飞鸟,自由翱翔……②仔细推敲,补好命题。导语已暗示所选事物应该是适合表达自己心志的某种植物或动物,如绚丽多姿的春花,劲节凌云的翠竹,自由翱翔的飞鸟,冬天傲雪的腊梅,点染春天的小草,摇曳清风的荷花……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东西,如挺拔的山峰、默默的铺路石、闪烁的星星、明亮的月光……可根据自己喜好和优势,灵活地选择最感兴趣、体验最丰富并能寄托自己情志的事物来写。【学生范文一】
我向往,桂花一样的人生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多么美的桂花呀!一大片的米白色如流水般流淌在一大片翠绿的树冠上,从树心到树梢,再从枝头到枝尾,均匀而繁茂。明媚的阳光热情地游走在桂花树的全身,轻柔的夏风尽情地与桂花喁喁私语。我远远望去,这一抹抹光影或深或浅,或绿或白,混搭着流光溢彩,仿佛天边绚丽的云霞,在舞动,在奔腾。其实,这棵桂花树生长在偏僻的巷中。巷子两边低矮的围墙无声地诉说着斑驳的时光。平日,巷子异常冷清,鲜有行人途经于此,就连鸟雀也不愿“赏脸”来这里“观光”。可这棵桂花树好像并不在乎,也不因“地不利,人不和”而沉沦,反倒是整日与阳光为伴,与风雨为侣,在“陋室”中安之若素,孤芳自赏。每逢盛夏,桂花树便一改往常“平庸”的姿色,展现出自己非凡的魅力,为这条陋巷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因为这时,它终于等来了自己的花期。
倚于树下,我不禁发出感叹:“好香啊!”然后我轻闭双眼,深吸一口气,细细品味这花香:这是一种淡雅的香气,更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欲罢不能的香气。我静静地站着,淡淡的幽香恣意涌入我的鼻孔,渗入毛孔,直达我的心田。须臾,我慢慢睁眼,仰首而望。这些桂花生长在繁密的枝叶之间,它们的外表看起来很普通,既不如玫瑰娇艳,也不如荷花高洁。花瓣呈淡淡的黄色,瘦瘦小小的,柔柔弱弱的,如米粒一般。这让我不免惊诧,桂花小小的身体里怎么会蕴藏着这么迷人的芬芳?不过,它们并不像其他的花那样一朵朵地开,它们是一簇簇地开。它们相互依靠,彼此依存。我抬头远看,一簇簇桂花好似一个个小绣球,又仿佛是一个个黄衣仙子,挨挤着,推搡着,张扬着,好不活泼,好不热闹。我呆呆地凝望着桂花树,就像在凝望一位老友,眼前的它看起来是如此繁茂。然而,当季节更迭之时,等待它的却是秋的枯萎与衰败。思及此,我心中不免伤感。这棵桂花树一生似乎总活在漫长的等待中。年华似水,流光易逝。它一直默默地站在这里,只为等待盛夏,等待绽放的时刻。等待,或许是生命的常态,也是一种磨砺和坚持。所以我们常说:心旷神怡、欲罢不能。守,不就是一种等待吗?触景生情,换位思考,此刻,站在这里的我,又何尝不是在等待呢?不同的是,桂花树在等一季花开,而我在等一个未来。
收回漫天的思绪,我低头看了看手表,上课的时间就快到了。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身边这棵桂花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往学校奔去……【点评】
1.灵活借用,构思精巧。全文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始,以“加快了脚步”终,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主体部分主要对桂花树和桂花进行了细致描写,多方位、多角度地将桂花树的形象刻画得真切动人。“我”欣赏桂花朵朵,沉醉于桂花幽香不能自拔,最后由物及人,抒发自己要学会坚守与等待。文章整体构思局部细写,借鉴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又有自己创新。2.文言书面典雅,短句诗意灵动。这篇文章充分展示了考生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随手拈来的文言和典雅的书面语俯首皆是。如“或深或浅,或绿或白”、“心旷神怡、欲罢不能”短句更容易使语言诗意灵动。如“在舞动,在奔腾。”而“挨挤着,推搡着,张扬着,好不活泼,好不热闹”既有短句,有整句;既是拟人,也有排比,如此,不仅使语言诗意灵动,且书卷气浓。【学生范文二】
我向往,绿萝一样的人生
隐隐约约,晦朔葱茂,在斑驳之间撕下碎影。
——题记
快到酷暑,绿萝长势极好,仿佛只是一小下,顽童一般,呼啦便是一大片,不羁而又洒脱。我坐在一边,远瞅着母亲拿着剪刀,用手捻了几下,抬起手来就剪下几条极好的枝条,转身又栽进小盆里。这一点也不奇怪,绿萝长得很快,透着生机。一盆放在太阳处,我怕它晒伤了,特意往里挪了挪,等一段日子再来看,那枝条仿佛蹿高的少年,不再受盆的束缚,放开手脚,向有阳光的地方伸去。我惊异于绿萝的疯长,起了玩心,又腾开东西,还要向后挪。又两个月过去了,我只给了一杯水,它却还盛了些许!我站在一边被绿萝的气势深深震撼。绿萝使劲地向前伸长,已经触到阳光,一层又一层,一片又一片,好像一个小小的绿色瀑布,一时定在那里不知道应说些什么好,只是怔怔地,脑海中闪过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只记得,那时记忆就像绿萝叶子在地面上映出的几片斑驳,几份隐约,几许晦朔。我微眯起眼,也许,这便是我向往的绿萝人生。回到老家,很起劲地把绿萝种在院子里,幻想年后就会获得绿葱繁茂的小草原,只浇过几次水,绿萝果然不负我望,葱葱茏茏。闭上眼,耳边又响起儿时在水边,折了绿萝的叶子便要去舀水,细细的茎几次都被不绝的溪水冲弯,可就是不折,折不断。这小小的,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小东西,竟然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绿萝好养,只要有地,有水,即使被舍弃,在不为人晓的荒郊亦或野外,照样长得好好的。只要活过来,便努力放开手脚,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就算容易被大自然左右命运,不知会在何处落脚,但只要生长,便不安于现状,努力搏击,就不后悔!
人们很喜爱绿萝,喜爱它的生机盎然,喜欢它直向你拥来的生命力。【点评】
1.立意别致,启人深思。在向往翠竹、蜡梅般的人生里,向往绿萝一样的人生的确显得有些谦虚和另类,读罢之后,才真正感叹,向往绿萝一样的人生有什么不好——绿萝,不择水土,生命力旺盛,就地一坐,就能繁衍出一片绿来,有如此人生,岂不美妙。2.题记点题,形式新颖。文首运用题记,引出话题,中间叙事流畅,结尾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形式新颖。
3.叙述娓娓,语言诗意。本文的叙述语言,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小巧、活泼、清新、灵动,加上比喻、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灵活运用,语言诗意灵动,如风行水上,读来是一种享受。适用对象:初中学生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Photoshop cs3运行环境: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