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语文单元复习宜昌专用 第九单元 文言翻译,正确通顺(课件:32张PPT+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中考语文单元复习宜昌专用 第九单元 文言翻译,正确通顺(课件:32张PPT+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3 21:52:20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九单元
增删留变,巧译文言
由于和古人相去的时代甚远,再加上古今词义、句式的变化,正确翻译文言文成为一个难点。尤其是状物类,更有难度,不似叙事文,上下联系易于推断。巧用“增、删、留、变”四法,可以帮我们化难为易,使所译之字落到实处,所译之句通畅流利。
一、增,即添加扩充,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这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可在文言文单音节词或前或后,加一个辅助词(前缀或是后缀),使之变为合乎现在汉语的双音节词。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的“担”“骨”,就可翻译成“担子”“骨头”。亦可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节词。如“乃重修岳阳楼”的“重”“修”,就可翻译为“重新”“修建”。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看似一个双音节词,实则是两个单音节词,要分别扩充,如:“于是”、“妻子”等。对原文中省略的成分,也需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将之补充出来。例如,文言文中少有量词,往往在数词与名词之间,我们应该补上恰当的量词。习惯上,还会把补充的文字加上括号。
二、删,即忽略删除。在文言文中,句首、句中、句尾往往用到虚词,如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它们往往无实义,只是表达一定的语气,或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这类虚词,可删去不译。要注意的是,如果把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语也删略了,那就是漏译,这样译出的句子就不通顺了。
三、留,即保留照搬。语言是有承继性的,凡是古今通用的词语,和古代专有的名词皆可直接保留。如:“笔”“墨”“山”“水”“大”“小”“上”“下”等。但要注意,方位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或状语,尤其在状物类的文章中,经常会见到,原词照搬便不准确了。又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都可保留。如:“将作大匠杨务廉甚有巧思”,“将作大匠杨务廉”即可直接保留。
四、变,即替换变换。在现代汉语里已闲置下来的文言词语,古今说法不同的词语,要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进行替换。如“书”今大多用“信”;“江”古专指长江,今天意思扩大了。这些古今名称不同、词义扩大或缩小、感彩变化的词语都应该变成今天常用的词语。另外,通假字也是必须要变回所通之字。还有约数与确数,在状物文中更要判断清楚。除了词语的变化,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也应变为现代汉语的结构。
以上四法,不要孤立运用、片面理解,当综合运用,全面兼顾,及时总结,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二章 第九单元
演练1
龙山雪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节选自张岱⑥《陶庵梦忆·卷七》)
【注释】 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岕(jiè)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通“喝”。⑥张岱:出身书香门第,一生未做官。他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大雪深三尺许(   )
(2)明月薄之(   )
(3)坐久清冽(   )
(4)直至山趾(   )
答案 (1)上下,左右 (2)迫近,接近 (3)寒冷(4)到
2.用两处“/”给下列句子断句。
余 坐 一 小 羊 头 车
答案 余/坐/一小羊头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答案 译文:洞箫声被严寒的的威力震慑住了,艰涩得出不来。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答案 阔大、纯净的雪景映照出作者孤高自赏、高雅脱俗的情怀。在冰天雪地中,心灵脱去俗累,自由洒脱,表现了作者深挚的隐逸之思。雪景的苍凉也折射出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5.在边塞诗人岑参的诗中也写到过雪景,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雪来得急骤,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神情的诗句,请写出这句诗。
答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演练2 
诸葛亮传(节选)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①写诚②,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③,而备失势众寡④,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⑥,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⑦。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 ①解带:比喻敞开胸怀。②写诚:抒发诚意。③举州委质:献出整个荆州投降。④众寡:人少。⑤吴会:这里指吴国。⑥乘胜克捷:乘胜扩大战果。⑦军师将军:军事统帅。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时人异焉 (   )
(2)身使孙权(   )
(3)益州既定(   )
(4)以亮为军师将军(   )
答案 (1)认为……不一般,以……为不同
(2)出使 (3)已经 (4)动词,任用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答案 译文:(他)在田间亲身耕种,不希求显贵。
3.文段中诸葛亮“解带写诚,厚相结纳”的具体表现,请用《出师表》中的原句来回答。
答案 遂许先帝以驱驰。
4.诸葛亮有才干且一生忠心事主,陆游就曾在《书愤》中极力推崇诸葛亮,请写出这两句诗。
答案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演练3 
【甲】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传(节选)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①之,且曰:奉亲②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③。寻通判河中府,徙④陈州。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仲淹言:“昭应、寿宁,天戒⑤不远。今又侈土木⑥,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⑦积负。”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 ①极言:非常激进的进言。②奉亲:侍奉母亲。③不报:不予答复。④徙:贬官。⑤天戒:天示惩戒。⑥侈土木:大兴土木。⑦蠲(juān)除:清除,减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微斯人(   )
(3)寻通判河中府(   )
(4)市材木陕西(   )
答案 (1)曾经 (2)如果没有 (3)不久
(4)购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 译文: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担心他的国君。
(2)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
答案 译文:向着南面朝拜太后,不可被后世效法。
3.【甲】文中的“古仁人之心”有什么内涵?【乙】文中范仲淹“忧其君”与“忧其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 内涵:心胸豁达,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忧其君”的原因是天子不顾礼法,率领百官为太后祝寿,不能开创这个先例;“忧其民”的原因是朝廷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4.范仲淹在《渔家傲》中也曾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请写出这句诗。
答案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演练4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1)如何与母偕行(   )
(2)禹锡终易连州(   )
(3)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
(4)时人义之(   )
答案 (1)一起 (2)交换,改授 (3)妻子儿女
(4)认为……有义气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答案 译文: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3.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到久坐潭边产生的感受,请写出这个句子。
答案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演练5 
李庭芝,字祥甫。其先汴人,后徙随之应山县。金亡,襄、汉被兵,又徙随。少颖异,智识恒出长老之上。嘉熙①末,江②防甚急,庭芝得乡举不行,以策干③荆帅孟珙请自效。珙善相人,见其魁伟,顾诸子曰:“吾相人多,无如李生者,其名位当过我。”时四川有警④,即以庭芝权⑤施⑥之建始县。庭芝至,训农治兵,选壮士杂官军教之。期年,民皆知战守,善驰逐,无事则植戈⑦而耕,兵至则悉出而战。淳佑⑧初始去,举进士,中第。辟珙幕⑨中,主管机宜⑩文字。珙卒,庭芝感珙知己,扶其枢葬之兴国,即弃官归,为珙行三年丧。
(选自《宋史·李庭芝传》,有删减)
【注释】 ①嘉熙:南宋理宗赵昀年号。②江:长江。③干:上书、求见。④警:危险紧急的情况或消息。⑤权:暂时、暂且。⑥施:施州。⑦戈:古代的一种兵器。⑧淳佑:南宋理宗赵昀的第五个年号。⑨幕:古代将帅或行政长官办公的地方。⑩机宜:机密,机要。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1)以策干荆帅盂珙请自效(   )
(2)其名位当过我(   )
(3)时四川有警(   )
(4)淳佑初始去(   )
答案 (1)用 (2)指代李庭芝 (3)当时
(4)离开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颖异,智识恒出长老之上。
答案 译文:(李庭芝)年幼时特别聪颖,智慧知识常常在长者、老者之上。
(2)无事则植戈而耕,兵至则悉出而战。
答案 译文:没有事时就带着武器耕作,兵寇到了就全部出动作战。
3.结合选文说说李庭芝名垂青史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李庭芝治政有方,军民可耕可战,成绩显著;知恩图报,他感激孟珙知遇之恩,为其安葬、守丧三年。(围绕两方面作答,意近即可)
4.如果你的朋友在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上,遇到了阻碍或挫折,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的一句诗可以很好地鼓舞他,请你写出这句诗。
答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件32张PPT。第二章 阅读第九单元 文言翻译,正确通顺考 点 梳 理例 题 解 析能 力 提 升积 累 拓 展1.考点精解
本考点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言文重点语句、组织语言准确顺畅表达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考 点 梳 理“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本专题以翻译文言语句为主要考查形式,考查学生扣重点词语翻译理解文言语句的能力。2.常见题型
本专题最直接的考查题型是翻译题,如“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求直接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般包括课内要求掌握的固定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除此之外,也会对某些文言句子加以想象描述或是选择判断已翻译句子的正误。3.方法指津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信,即要忠实于原文意思;达,即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即要尽量做到言辞优美。
文言翻译的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以原文为本,将其用现代汉语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甚至在其形式上也要和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可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翻译的技巧是:对、换、留、删、补、调。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换:将古代词语替换成现代词语。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删:删去文言文中某些只起语法作用的虚词。补: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调: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在翻译时就要把其中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示例1 
文房四谱(节选)
苏易简
【笔】《墨薮》云: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取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妙。今之小学①者言笔,有四句诀云:“心柱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例 题 解 析【墨】《墨法》云: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溲②作挺③,火烟上薰之,一月可使。入紫草末色紫,入秦皮末色碧,其色俱可爱。
【纸】《资暇》云: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也。松笺其来旧矣。元和之初,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裁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笺。【砚】或云:端州石砚匠识山石之文理,凿之五七里得一窟,自然④有圆石青紫色,琢之为砚,可值千金。
【注释】 ①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②溲(sōu):调和。③挺:硬而直,这里指块状的墨。④自然:天然。
请翻译《文房四谱》(节选)中有关【砚】的文段。
(选自《2019年宜昌中考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方法、重难点字词的掌握和语言组织的能力。翻译时重点关注“或”“识”“文”“琢”四个关键词,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翻译的顺畅。
【答案】 有人说:“端州的制砚工匠能识别山石的脉理,开凿山石五七里,就能挖出一个石窟,里面有天然的青紫色的圆形石头,雕琢成砚,价值千金。”示例2 
徐祯卿
徐祯卿,字昌榖,吴县人。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自为诸生,已工诗歌,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①吉,由是知名。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②,而祯卿以貌寝不与。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其为诗,喜白居易、刘禹锡。既登第,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
祯卿体癯③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子伯虬,举人,亦能诗。
(节选自《明史》)【注释】 ①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杨循吉: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②馆选: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③癯(qú):瘦。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2)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选自《2018江苏苏州中考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是个省略句,句首省略主语“徐祯卿”。同时重点关注“蓄”“通”二字。“蓄”是“收藏”的意思,“通”是“通晓”的意思。第(2)句在翻译时要注意“言”字,在此处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还要注意“由是”是“因此”的意思。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翻译的顺畅。【答案】 (1)(徐祯卿)天资出众,家中未藏一书,却没有不通晓的(知识)。(2)唐寅把他介绍给了沈周、杨循吉,(徐祯卿)因此出名。示例3 
田猎之获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①。惟②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③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节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注释】 ①州里:乡里。②惟:思,考虑。③疾:奋力,用力。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2018广西北部湾中考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此类题,可采用直译法,做到每个词语一一翻译到位。对于个别不好直译的词语,可采用意译法。翻译此句时重点关注“尽然”这个关键词,意思是“完全这样,都是如此”。
【答案】 不只是打猎,各种事情都是如此。示例4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注释】 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选自《2018河北省中考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个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这两个句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汇,“对”是“回答”的意思,“及”是“等到”的意思。
【答案】 (1)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
(2)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示例5
游僧卖药
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释】 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抓住重点词语,注意特殊句式,并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好语序,保证句子完整通顺、表意清楚。第(1)句要注意三个虚词,“于”是介词,“向”的意思;“而”是连词,表承接,翻译成“然后”;“之”是代词,代指铜佛。第(2)句也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信然”是“确实是这样”的意思;“其”是代词,代指这个和尚;“乃”是“就”的意思。
【答案】 (1)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佛。
(2)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能 力 提 升积 累 拓 展适用对象:初中学生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Photoshop cs3运行环境: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