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六单元
部编教材文言实词归类
词语
例 句
意 思
爱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喜爱,爱好
安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安逸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享受
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定
罢
饭罢
结束,完了
备
犹得备晨炊
准备
前人之述备矣
详尽
右备容臭
挂着,佩戴
被
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
同“披”,穿着
同舍生皆被绮绣
同“披”,穿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远的地方
肉食者鄙
鄙陋,目光短浅
孔子鄙其小器
轻视,看不起
先帝不以臣卑鄙
见识短浅
本
臣本布衣
原来,本来
此之谓失其本心
固有的
请循其本
始,最初
比
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
并列,紧靠着
比至陈《陈涉世家》
等到……时候
毕
众妙毕备
全、都
吾与汝毕力平险
竭尽全力,用尽
兵
沙场秋点兵
军队
兵甲已足
兵器,武器
薄
薄暮冥冥
迫近
东皋薄暮望《野望》
接近
尝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曾、曾经
长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长度
道阻且长。《诗经》
远
长风破浪会有时
大
秋水共长天一色
辽阔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擅长
长使英雄泪满襟
常,经常
教学相长zhǎnɡ
促进
暂凭杯酒长精神zhǎnɡ
增长,振作
操
操蛇之神闻之
握、执
朝
一封朝奏九重天/朝晖夕阴zhāo
早晨
皆朝于齐cháo
朝见
余朝京师《送东阳马生序》
朝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策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马鞭子
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子
策勋十二转
记录、记下
陈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陈列,摆开
恐惧不敢自陈
陈述,陈说
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cénɡ
曾经
曾不若孀妻弱子
竟然,简直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尚,还
曾益其所不能 zēnɡ
同“增”,增加
称
先帝称之曰能
称赞
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著称、著名
川
子在川上曰
河,河流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平野
辞
停数日,辞去
辞别,告别
未尝稍降辞色
言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脱
驰
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
年与时驰
流逝,迅速逝去
愿驰千里足
骑
诚
诚如是,则大业可成
果真,如果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确实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诚心,真心
从
一狼仍从《狼》
跟从
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
顺、随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跟着,跟随
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指在国外
水落而石出者
露出
不敢出一言以复
发出
不复出焉
出去,与入相对
皆出酒食
拿出
殆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是殆天所以资将军《三顾茅庐》
大概
遁
众惧辟易遁去
逃跑
但
但知其一 / 但当涉猎
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道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正确的方法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路,道路
益慕圣贤之道
学问,思想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讲
得
一狼得骨止《狼》
获得,得到
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得意,满足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能够,可以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会,能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领会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达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
敌
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匹敌,相当
盖以诱敌
敌人
笃
博学而笃志
坚定
度
度已失期duó
揣度,估计
孤不度德量力duó
衡量
关山度若飞
越过
恶
货恶其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憎恨
死亦我所恶
讨厌,憎恨
娇儿恶卧踏里裂
不好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指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显露,流露
野芳发而幽香
(花)开放
有时朝发白帝
出发
伐
齐师伐我
讨伐,进攻
伐竹取道
砍伐
法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法令
入则无法家拂士
守法度
翻
五十弦翻塞外声
演奏
到乡翻似烂柯人
反而,反倒
风掣红旗冻不翻
翻动,飘动
反
窥谷忘反
同“返”,返回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同“返”,往返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反思
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指面积
今齐地方千里
方圆
方欲行
正,刚刚
有朋自远方来
区域,地方
芳
野芳发而幽香
花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香
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侍奉
奉命于危难之间
接受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供给
服
众服为确论
信服
朝服衣冠
穿戴
复
而复问其妾曰
再,又
兴复汉室
恢复,复兴
不敢出一言以复
回答,答复这里指辩解
负
至于负者歌于途
背
负势竞上
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
盖
盖以诱敌
表推测,大概,原来是
盖竹柏影也
大概是
更
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室中更无人ɡènɡ
再
白头搔更短《春望》
更加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还
是日更定矣 ɡēnɡ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躬
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
亲自
苟
苟富贵,无相忘
如果
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且,姑且
固
固不可彻
顽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求之下流,固颠
固然
其将固可袭而掳也
必,一定
子固非鱼也
本来
故
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从前的;原来的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原因,缘故
故渔者歌曰《三峡》
所以,因此
顾
顾野有麦场
看,视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
三顾茅庐
拜访
元方入门而不顾
回头看
怪
技亦灵怪矣哉
奇异,奇特
固以怪之矣
诧怪,觉得奇怪
归
吾谁与归
归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返回,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
聚集,聚拢
果
暮而果大亡其财
果然
未果,寻病终
实现
国
国破山河在
国家
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此用武之国
地区,地域
过
及鲁肃过寻阳
走过,经过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分
养不教,父之过
过错
人恒过,然后能改
犯错误
过故人庄
过访,访问
过中不至
过去,过了
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看
余因得遍观群书
看,阅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赏
酣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尽兴地喝酒
颔
但微颔之 《卖油翁》
点头
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喜欢,爱好
好鸟相鸣
美好的
荷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扛,肩负
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感到遗憾
恨别鸟惊心/不应有恨
怨恨
但恨亮年幼才疏
遗憾
华
山桃始华/春华秋实
开花
患
故患有所不辟也
祸患,灾难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心,忧虑
会
会宾客大宴
适逢,正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会,集会
长风破浪会有时
必然,一定
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当,定将
或
或王命急宣
有时
今或闻无罪
有人,有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及
及鲁肃过寻阳
到,等到
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
及下船
等到……的时候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和,与
极
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尽引申为直通
初极狭,才通人
非常,很
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穷尽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尽头
济
直挂云帆济沧海
渡
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
问之民所疾苦
痛苦,忧患
既
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
既出,得其船
已经,…以后
加
而山不加增
更加
大王加惠
给予
万钟于我何加焉
益处
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虚报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戴上
津
后遂无问津者
渡口
径
少时,一狼径去《狼》
径直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直径
假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借
乃悟前狼假寐《狼》
假装
间
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中间,当中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jiàn
参与
时时而间进jiàn
间或,偶然
见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了解
曹刿请见
召见,接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拜见,谒见
才美不外见xiàn
通“现”,显露
明灭可见
看见,看到
大兄何见事晚乎
知晓
见渔人,乃大惊
碰见,遇见
戒
往送之门,戒之曰
告诫
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
谨慎
诫子书
告诫,劝勉
将
自将磨洗认前朝
拿,取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
率领,带领
出郭相扶将
搀扶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将要,就要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要,打算
竟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终结,指死去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终了,最后
尽
林尽水源
到头
进尽忠言
穷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之达到极限
担中肉尽
没有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完
居
居无何
经过,表相隔一段时间
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住宅,喻指仁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
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留,停留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居住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坐在,在
举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任用,选拔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推举
具
未尝识书具
用具,工具
故人具鸡黍
准备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通“俱”,全、都
各具情态 《核舟记》
有,具有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详细地
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
湖中人鸟声俱绝
停止,消失
沿溯阻绝
阻断
往来而不绝者
断,断绝
佛印绝类弥勒
极,非常
开
连月不开
天气放晴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散开
堪
人不堪其忧《论语十二章》
能承受,能忍受
千载谁堪伯仲间
能够,可以
可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大约
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值得
可计日而待也
可以,能
克
克已奉公
克制、约束
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攻破。
困
教然后知困
困惑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困扰,忧困
空
浊浪排空
天空
而或长烟一空
消散
空谷传响
空旷
皆若空游无所依
在空中
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趣
钟鼓乐之
使……快乐
山水之乐
乐趣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乐;乐趣,快乐
罹
岂不罹凝寒 《赠从弟》
遭受
类
佛印绝类弥勒
类似,相似
良
良多趣味
很,甚
此皆良实
善良
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同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喜爱
可怜白发生
可惜
凌
会当凌绝顶
登上
临
执策而临之
面对
临溪而渔
到,靠近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快要
略
略无慕艳意
丝毫
卿今者才略
谋略
略无阙处
丝毫、毫,一点儿
美
山川之美
美丽,美好
为宫室之美
华丽
吾妻之美我者
认为……美
才美不外见
美好的素质
寐
人不寐/乃悟前狼假寐
睡觉,睡着
靡
望其旗靡
倒下
名
莫名其妙
说出
名之者谁
取名,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闻名
卷卷有爷名
名字
故虽有名马《马说》
有名,著名
瞑
目似瞑,意暇甚
闭上眼睛
明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明亮
至若春和景明
明媚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清明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的澄澈
以伤先帝之明
贤明,英明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确,坚定
谋
肉食者谋之
谋划
是故谋闭而不兴
奸诈之心
聚室而谋曰
商量
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
接受
曩
曩者霸上,若儿戏耳nǎnɡ
先前
乃
去后乃至
才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居然
屠乃奔倚其下 《狼》
于是,就
念
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颇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稍微
期
期年之后jī
满一年
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亲
亲贤臣
亲近
故人不独亲其亲
以……为亲;父母
轻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视
尔安敢轻吾射
轻视
阙
不知天上宫阙què
宫殿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通“缺”,缺口
必能裨补阙漏
通“缺”,缺点
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头,余数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奇丽景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非常的,特殊的
潜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隐没,隐藏
随风潜入夜
偷偷地,悄悄地
遣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派遣
康素笑而遣之
打发
强
为赋新词强说愁
勉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qiǎnɡ
尽力
穷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尽,走到尽头
而乐亦无穷也
穷尽,完结
穷冬烈风
深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困
求
求二石兽于水中
寻找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安求其能千里也
要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
追求,希求
趋
尝趋百里外
疾走,跑
去
则有去国怀乡/一狼径去
离开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距离
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的样子
谓为信然
这样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但是,然而
忍
忍能对面为盗贼
忍心
所以动心忍性
使……坚忍
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及,比得上
于我如浮云
好像
若
若屈伸呼吸
你
未若柳絮因风起
如,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比得上
烨然若神人
好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假如,如果
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优秀的
不知其善也
好处
陈康肃公善射
擅长
舍
屋舍俨然
房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停止
便舍船,从口入
放弃,指离开
素
可以调素琴
朴素
则素湍绿潭
白色的
吴广素爱人
平素,一向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绝?多生怪柏
生长,生出
孙又生子
生育,养育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活着,生存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使……生存
塞
征蓬出汉塞《使至塞上》
边塞
以塞忠谏之路也
阻塞
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派遣,出使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假使,如果
使老有所终
让,使得
使内外异法也
致使,让
得一人之使
使唤,指劳力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派遣,使者
始
始龀
才,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才
市
东市买骏马/百里奚举于市
集市
愿为市鞍马
买
释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放下
是
问今是何世
表判断,是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指示代词这
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种,这种做法
否,非若是也
这样
适
适庖官进鸡汤
正好,恰好
身体不适
舒服
俟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等待,期待
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信,书信
军书十二卷
名册
无从致书以观
书,书籍
举世唯知其书
书法、字体
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哪个
孰视之
同“熟”,仔细
数
夹岸数百步shù
几,几个
珠可历历数也 shǔ
计数,点数
扶苏以数谏故 shuò
屡次,多次
胜
高处不胜寒
能忍受,禁得起
绝胜烟柳满皇都
胜过
射者中,弈者胜
赢
予观夫巴陵胜状
美好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取得胜利
臣不胜受恩感激
禁得起,能忍受
身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
亲自
俯身倾耳以请
身子,身体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自己,自身
食
一箪食,一瓢饮
食物,吃的东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ì
通“饲”,饲养
虽有佳肴,弗食
吃
主人日再食
供养,给…吃
嗜
余幼时即嗜学
爱好,嗜好
色
未尝稍降辞色
脸色
草色入帘青
颜色,色彩
月色入户
光
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老师
夙
夙夜忧叹
早,早晨
私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有私心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似
属(zhǔ)引凄异
动词,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属下,部属
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就
然操遂能克绍
终于,竟然
虽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即使
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陈述,告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汤
媵人持汤沃灌
热水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shānɡ
水势浩大样子
涕
独怆然而涕下
眼泪
通
初极狭,才通人
通过
中通外直
贯通
通计一舟
全部,整个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晓
政通人和
顺利
然则北通巫峡
连通
指通豫南
通向
阡陌交通
相通
徒
亦免冠徒跣
裸露
徒以有先生也
只,仅仅
谓
太守谓谁
为,是
予谓菊
认为
太守自谓也
命名
委
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舍弃
亡
且秦灭韩亡魏wánɡ
使……灭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身亡所寄
通“无”没有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灭亡
亡羊补牢
丢失,失去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逃跑
望
望峰息心
远望,远看
先达德隆望尊
声望
登轼而望之
眺望
雕栏相望焉
对望,望着
闻
鸡犬相闻
听到
陶后鲜有闻
听说
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名,扬名
闻寡人之耳者/闻之于宋君
使……听到
下
以为顺流下矣
向下
庭下如积水空明
里,中
乃下令
下达,颁布
受下赏
下等的
咸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全,都
贤
贤者能勿丧耳
指有道德,有才能的
选贤与能
品德高尚
鲜
无鲜肥滋味之享
新鲜
芳草鲜美
鲜嫩,鲜艳
陶后鲜有闻xiǎn
少
晓
春眠不觉晓
天刚亮时,天明
因往晓之 《杞人忧天》
告知,开导
晓畅军事
明晓,通达
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之效
任务
恐托付不效
奏效,成功
兴
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起
百废具兴
兴办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兴盛
若无兴德之言
使……兴盛
向
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先前的,从前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朝着,向着
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走
陈太丘与友期行
出行
大道之行也
施行
性行淑均
品德
行拂乱其所为
行为
必能使行阵和睦 hánɡ
行伍,部队
谢
长跪而谢之曰
道歉
闭门谢客
推辞
花开花谢
凋落,衰退
悉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全,都
黠
狼亦黠矣
狡猾
省
吾日三省吾身
反省,自我检查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知晓
休
欲说还休
停止,结束
行者休于树
休息
休祲降于天
吉祥
修
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长
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这里指身高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培养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整治
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
信
必以信《曹刿论战》
诚实,真实
小信未孚《曹刿论战》
信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任,相信
则是无信
信用,信义
徐
清风徐来/何妨吟啸且徐行
慢慢的
许
高可二黍许
上下,左右
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约数,大约
杂然相许
赞同
遂许先帝以驱驰
答应
寻
寻病终
不久,随即
寻向所志
寻找
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邀请
谒
生以乡人子谒予
拜见
一
而或长烟一空
全
一鼓作气
第一次
宜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应当,应该
易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换
寒暑易节
更替
已
转转不已
停(止)
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今南方已定
已经
异
奇山异水
奇特的,不平常的
或异二者之为
不同于
渔人甚异之
对……感到惊异
因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顺着,就着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依靠,凭借
贻
尝贻余核舟一
赠送
夷
其船背稍夷
平
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山的北面,河流的南面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天阴,昏暗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阴冷,寒冷
佳木秀而繁阴
绿荫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暗地里,秘密地
淫
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纵
若夫淫雨霏霏
连绵不断
富贵不能淫
使……祸乱,迷惑
引
丁壮者引弦而战
拉开(弓)
属引凄异
延长
友人惭,下车引之
拉,牵引
引喻失义
引录,引用
盈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满
彼竭我盈《曹刿论战》
充满,指士气正旺盛
馨香盈怀袖《庭中有奇树》
充满
缘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
自缘身在最高层
因为
狱
小大之狱
指诉讼事件
阅
阅十余岁 《河中石兽》
经过,经历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看,浏览
逾
老翁逾墙走
越过,超过
不敢稍逾约
超过
语
如有所语《核舟记》
说
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yù
告诉
阳
河阳之北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诣
及郡下,诣太守
拜访
遗
以光先帝遗德
遗留,留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wèi
送,赠送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èi
给予,赠送
意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目似暝,意暇甚
神情,态度
益
至于斟酌损益《出师表》
兴办,增加
有所广益《出师表》
启发和帮助
益慕圣贤之道
更,更加
欲
夕日欲颓
将要,快要
鱼我所欲也
想,想要
谕
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渔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捕鱼
远
有朋自远方来
距离远
香远益清
远播
衔远山,吞长江
远处的
亲贤臣,远小人
疏远,远离
未能远谋
长远,深远
越
越明年
到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跨过,经过
愠
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彰
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
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表彰,表扬
昭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表现
棹
轻舟短棹西湖好
桨
棹数小舟zhào
划(船)
再
一鼓作气,再而衰
第二次
主人日再食
两次,两顿
置
且焉置土石
放置;安放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放
辄
饮少辄醉
就,总是
辙
下视其辙
车轮压的痕迹
志
处处志之
作标记
寻向所志
标记
必先苦其心志
思想,志向
造
造饮辄尽
至,到
走
录毕,走送之/双兔傍地走
跑
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以,值得
以中有足乐者
值得
兵甲已足
足够,充足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够,满足
足肤皲裂而不知
脚
卒
卒或有所闻
最终
士卒多为用者
士兵
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亡
卒逢暴雨
同“猝”,突然
作
衡于虑,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奋起,振作
其中往来种作
劳作,耕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
创作,写作
设酒杀鸡作食
制作
盗窃乱贼而不作
发生
泠泠作响
发出
作亭者谁
建造
止
止有剩骨
仅,只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制止
一狼得骨止
停止
直
中通外直
笔直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径直,一直
系向牛头充炭直
通“值”,价值
值
后值倾覆 《出师表》
遇到
谪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被贬官,降职
至
至若春和景明
至于
色愈恭,礼愈至
周到
去后乃至
来,到
知
人不知而不愠
知道,了解
其真不知马也
认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觉得
温故而知新
得到
致
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听妇前致词
传达,表达
非宁静无以致远
达到
治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研究
则治臣之罪
惩治,治罪
缀
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
而从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
跟随
濯
濯清涟而不妖
洗涤
图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谋取
惟将军图之 《三顾茅庐》
考虑
然后可图中原也《三顾茅庐》
谋取
刺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指责
苦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愁苦,担心
拂
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参差披拂
飘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
第二章 第六单元
演练1
黄冈①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②。竹工破之,刳③去其节,用代陶瓦④。比屋⑤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⑥西北隅,雉堞圮毁⑦,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⑧,幽阒辽夐⑨,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⑩,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 ①黄冈:今属湖北。②椽(chuán):椽子,架在屋顶承受屋瓦的木条。③刳(kū):削剔,挖空。④陶瓦:用泥烧制的瓦。⑤比屋:挨家挨户。比,紧挨,靠近。⑥子城:城门外用于防护的半圆形城墙。⑦雉堞(dié)圮(pǐ)毁:城上矮墙倒塌毁坏。雉堞,城上的矮墙。圮毁,倒塌毁坏。⑧濑:沙滩上的流水。 ⑨幽阒(qù)辽夐(xiònɡ):幽静辽阔。幽阒,清幽静寂。夐,远、辽阔。⑩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以矢投壶中,投中次数多者为胜。胜者斟酒使败者饮。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然( ) ②因( ) ③吞( ) ④状( )
答案 ①这样 ②于是 ③容纳 ④描述
2.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答案 译文: 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
3.文学家、诗人苏轼也是爱竹之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宁可食无( ),不可居无( )。
答案 肉 竹
演练2
亭以雨名,志①喜A。古B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②;汉武得鼎,以名其年③;叔孙胜敌,以名其子④。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⑤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C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⑥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⑦。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⑧忭⑨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 ①志:记。②周公得禾,以名其书:周成王得一种“异禾”,转送周公,周公遂作《嘉禾》一篇。③汉武得鼎,以名其年:汉武帝元狩七年(前116),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为元鼎元年。《通鉴考异》认为得宝鼎应在元鼎四年,元鼎年号是后来追改的。④叔孙胜敌,以名其子: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抵抗北狄入侵,取胜并俘获北狄国君侨如。叔孙得臣遂更其子名为侨如。⑤扶风:凤翔府。⑥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⑦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⑧相与:汇聚。⑨忭:欢乐、喜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名( ) ②明年( ) ③以为( ) ④越( )
答案 ①命名 ②第二年 ③把它当做 ④到了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越 三 月 乙 卯 乃 雨 甲 子 又 雨 民 以 为 未 足。
答案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3.请将“者”“而”“也”三个虚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方框内。
A.志喜 B.古有喜 C.凿池其南
答案 也 者 而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答案 译文: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5.请写出一句有关春雨的诗句,并标明诗题和作者。
答案 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演练3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①。出A烨然②,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③十倍,人争鬻④之。
予贸⑤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⑥,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⑦也?甚矣B,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C?吾子未之思也。
(节选自《卖柑者言》)
【注释】 ①溃:腐烂,腐败。②烨(y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③贾(jià):同“价”,价格。④鬻(yù):这里是买的意思。⑤贸:买卖,这里是买的意思。⑥笾(biān)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用的两种器具。笾,竹制的食器。豆,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⑦愚瞽(ɡǔ):愚蠢的人和瞎子。瞽,瞎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怪( ) ②是( ) ③食( )
④尝( )
答案 ①感到奇怪 ②这 ③供养,养活 ④曾经
2.请将“乎”“之”“哉”三个虚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方框内。
A.出烨然 B.甚矣 C.而独我也
答案 之 哉 乎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四处)
予 贸 得 其 一 剖 之 如 有 烟 扑 口 鼻 视 其 中则 干 若 败 絮。
答案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
4.把文中的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答案 译文: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依赖这个来养活自己。
演练4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①也,口未尝相语也,辞②币③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A?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B!曰:学圣人而已C。”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④。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节选自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
【注释】 ①相过:拜访,交往。②辞:这里指书信往来。③币:帛,丝织品,这里指礼品。④适然:理所当然的事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见。
①友( ) ②考( ) ③还( )
④道( )
答案 ①与……交朋友 ②考察 ③回到 ④提起
2.请将“矣”“也”“哉”三个虚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方框内。
A.岂尽同 B.何其少
C.学圣人而已
答案 A.哉 B.矣 C.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江 之 南 有 贤 人 焉 字 子 固 非 今 所 谓 贤 人 者 予 慕 而 友 之 。
答案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4.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
答案 译文:这两位贤人,脚不曾互相往来,嘴不曾互相交谈,书信和礼物也不曾接受过。
5.在作者看来,“贤人”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答案 被人们认为是贤人的人,他们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
演练5
晏子朝,乘敝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节选自《晏子辞赐驾》)
【注释】 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乘敝车,驾驽马 敝:破旧
B.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 遗:遗留
C.公不说,趣召晏子 说:通“悦”,高兴
D.遂让不受 让:推辞
答案 B (遗:赠送)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
B.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
C.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
D.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
答案 D
3.下列对文中意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齐景公看到晏子如此俭朴,以为是给他的俸禄太少的原因。
B.看到晏子多次拒绝馈赠,景公决定自己也不乘坐豪华大车,来回应晏子。
C.因为晏子节约俭朴,百姓纷纷效仿,并都注意自己的品行。
D.我们从文章中可以发现,晏子是一个节俭,又以身作则的官员。
答案 C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答案 译文:我应该在衣服、饮食的供养上节约俭朴,做齐国百姓的表率。
演练6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①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②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释】 ①忮(zhì):嫉妒。②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至子所 所:处所
B.不乐依人焉 依:依附,依靠
C.燕不喻而去 喻:知道,明白
D.吾病而有不病者存 病:生病
答案 D (病:生活困苦)
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B.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C.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D.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答案 B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故事可知,人们喜爱家燕,因而家燕生活得一直很幸福。
B.由故事可知,被人怜爱也可能变成很危险的事。
C.故事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D.故事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
答案 A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答案 译文:就拿人对我的态度来说,我因为不被人怜爱,所以也不被人厌恶。然而这样看来,被人怜爱多么危险啊!
演练7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①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②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③,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④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节选自袁枚《祭妹文》
【注释】 ①单缣(jiān):这里指用缣制成的单层衣衫。②奓(zhà)户:开门。③九原:泛指墓地。④嫛婗(yī ní):婴儿。这里引申为儿时。
★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岁寒虫僵 岁:年
B.适先生奓户入 适:恰逢
C.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 逾:经过
D.逼取便逝 逝:死去
答案 D (逝:消失,不见)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B.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C.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D.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答案 A
3.下面理解与文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
A.小时候作者和妹妹一起捉蟋蟀,寒冬蟋蟀死了,他们一同挖穴埋葬。
B.九岁时,作者和妹妹一起温习《缁衣》引得老师“啧啧”称赞。
C.作者在弱冠之年去广西时,妹妹拉着自己的衣服悲声痛哭。
D.与妹妹之间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是因为作者将这些事情记存下来了。
答案 D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答案 译文: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使时光可以倒流回去,儿童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实的了。
演练8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②。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③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④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⑤。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⑥、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⑦!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⑧也。得其精而忘⑨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注释】 ①子姓:子孙。②绝尘弭辙:不沾尘土,不留下足迹,形容马奔跑得很快。绝尘:不扬尘土。弭辙,没有足迹。弭,消除,停止。辙,此指蹄印。③担纆(mò)薪菜:挑担打柴。④牝(pìn):雌性的鸟兽。与下文的牡(mǔ)相对。⑤骊(lí):纯黑色的马。⑥色物:毛色。物,杂色牛。⑦一至于此乎: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一,副词,竟然。⑧天机:天赋之灵性。⑨忘:忽视,忽略。
★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秦穆公谓伯乐曰 谓:告诉
B.穆公不说 说:同“悦”,高兴。
C.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果:果真
D.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所以:用来
答案 D (所以:……的原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B.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C.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D.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答案 B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答案 译文: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
4.伯乐认为九方皋识别千里马时较于自己高明在何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案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演练9
说 钓
[清]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①,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②,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③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④别塘求钓处,逮⑤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注释】 ①泛然:浮动的样子。②无何:没过多久,表时间间隔不久。③游目:放眼看。游,移动、不固定。④诣:到。⑤逮(dài):到、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蚤食后出门 蚤:早上
B.则徐牵引之 徐:慢慢
C.必数往之 数:多次
D.且或无一得者 或:有人
答案 D (或:也许)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
B.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
C.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
D.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肚子很饿了,但却忍着不回去吃饭,继续钓鱼,主要是想钓到大鱼。直到看到村里很多人吃完饭到田里来了,才不得不回家。
B.选文刻画了一个急于求鱼、患得患失而全然失去了垂钓之趣的“我”的形象,让人慨叹。
C.“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D.选文记叙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钓者相应的心情,对浮子的动静以及钓不到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细致入微。
答案 B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答案 译文:饭后我仍旧出去,又到其他的池塘找地方垂钓,待到日落之后才回家,钓到的鱼和早上的差不多。
演练10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朱晖传》)
【注释】 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素:一向,平素
B.乃把晖臂曰 把:握,持
C.举手未敢对 对:答复,回答
D.子孙窃怪之 怪:怪罪
答案 D (感到奇怪)
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B.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C.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D.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答案 D
3.下列说法与文本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
B.虽然朱晖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
C.在张堪死后,朱晖没有帮助张堪的家人。
D.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
答案 C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答案 译文: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敢应承,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课件23张PPT。第二章 阅读第六单元 文言实词,字字落实积 累 拓 展1.考点精解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和迁移运用。
2.常见题型
本专题常见题型:①解释文中加点文言词语或给加点词语注音。②对含有特殊词汇的语境选项进行归类选择等。3.方法指津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平时对教材中的文言篇目要逐字逐句落实,培养文言语感。对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词汇要归纳整理成系统,做到知识体系清晰,熟能生巧。当然,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①直接迁移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②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③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④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示例1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积累和掌握,可采用直接迁移法和语境推断法。①绝:极,极高的;与“绝?多生怪柏”的“绝”类似。②使:使用。③尚:崇尚,喜欢;与后文“好制小诗”联系起来理解。④是:这样;“是非木杮”(《河中石兽》)。
【答案】 ①绝(极,极高的) ②使(使用)
③尚(崇尚,喜欢) ④是(这样)【注释】 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②幸:皇帝驾临。③乱:混乱。④理:治理。⑤父:像君父那样(关爱)。⑥役:役使。⑦茅茨采椽(chuán):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⑧逸:放任,放纵。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阴( ) ②异( ) ③斯( ) ④奉( )
(选自《2018年宜昌中考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积累和掌握,可采用直接迁移法。①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②异: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③斯:这,这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④奉:侍奉、供养。“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答案】 ①阴(南岸;水的南岸) ②异(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 ) ③斯(这;这个) ④奉(侍奉;奉养)示例3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积累和掌握,可采用直接迁移法。“国”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国都,都城。
【答案】 C (国都,都城)适用对象:初中学生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Photoshop cs3运行环境: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