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5张PPT。新课程,新高考广东广雅中学 苏科庚【广东 · 广州】新课程高考研究高考备考的权威资料●《考试大纲》的说明(简称《考试说明》)● 高考生物试题● 《高考年报》1 考纲与课标考纲与课标考纲与课标2 对考纲的简要分析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 理解能力●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1 理解能力●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1 理解能力【31题】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的过程中,会出现下列生理现象:①出现一个呼吸速率迅速上升的阶段;②香蕉果皮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③果肉甜味逐渐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通风不良,催熟的香蕉会产生酒昧,请解释原因。
(2)在催熟的过程中每日取样,提取果皮中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色素带会出现什么变化?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果肉变甜是因为—(A.果胶;B.多糖;C.可溶性糖)积累的结果,这种(类)物质是由什么物质转化而来的?是如何转化的?【40题】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过程。
(2)略(3)略
(4)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蔗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除了将培养基灭菌、保持空间
洁净外,发酵过程中防止外来杂菌人侵还有哪些可行方法?(列举两种)
(5)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其_。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方法)●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1 理解能力●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1 理解能力【第35题】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 “对生物学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运用图表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生物学过程和构建生物学模型的能力,是考查考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最好方式。”
——2007年广东省生物高考年报
●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1 理解能力建议1● 加强学生文字表述能力的训练● 画XX示意图,XX曲线是必考点,应着重进行训练,建议挖掘教材中相关的曲线内容● 图表题呈现出由分析曲线、图表向绘制曲线、图表过渡的趋势,应注意进行相应训练(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2.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的5种类型●1 单纯考查考纲所列的生物学实验 (1:识记)2 实验与探究能力【第2题】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人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答案:B难度:0.83;区分度:0.43难度:0.5;区分度:0.46【第5题】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
D.呈绿色椭球形
答案:D建议教师或组织学生列表将考纲要求的所有教材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及步骤进行整理.强化识记。建议22 实验与探究能力【第39题】取少量酵母菌液放入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测得的数目是
A、活细胞数
B、死细胞数
C、菌落数
D、细胞总数
答案:A【理科基础43题】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试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成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答案:D ●1 单纯考查考纲所列的生物学实验 (2:分析)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单纯考查考纲所列的生物学实验 (3:综合运用)单纯识记不一定拿高分,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实验中的隐含知识点,以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材实验的考查分识记,分析和综合应用三个层次,教师应根据学生水平有层次的进行训练建议22 实验与探究能力●2 考纲所列实验+简单探究 30.II 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2 实验与探究能力●3 单纯考查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能力【16题】Ⅰ.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可分别用胚芽鞘和扦插枝条为材料进行实验。
请简单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结果。
(1)以胚芽鞘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预测结果:
(2)以扦插枝条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预测结果:
Ⅱ.某山地进行植树造林后发现一种昆虫数目大增,对树木造
成极大危害,为探究昆虫数目大增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
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只写出课题的题目)。2 实验与探究能力●4 将非实验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探究能力融合考查 2 实验与探究能力●5 以实验探究为背景,但没有对实验及探究能力考查。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单纯考查考纲所列的生物学实验 ●2 考纲所列实验+简单探究 ●3 单纯考查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能力●4 将非实验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探究能力融合考查 ●5 以实验探究为背景,但没有对实验及探究能力考查。(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3.获取信息的能力3 获取信息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08广东】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3 获取信息能力(2)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3 获取信息能力新课程四省区关于生物学新进展的考查(2)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3 获取信息能力● 生物学新进展有一定的滞后性,可关注经确定的,有重大影响的前几年的一些科技进展.而不是当前(或当年)的热点.
● 建议关注教材后面的拓展介绍内容建议 33 获取信息能力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显著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数据来源:07高考年报07高考情况(2)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3 获取信息能力(2)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考试大纲》中关于科学史的考查内容注:
无“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程”
无“光合作用发现史”
无“酶的研究历程”● 关注考纲所要求考查的生物科学史(4个)
● 科学史的考查可变换提问的角度建议 4获取信息的能力★ 推荐——
《命题中的信息处理模式》
(中学生物教学2006年9月刊)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命题者要想使试题具有较 好的区分度,就得使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命题者增大试题难度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其主要途径 是设法对考生的解题过程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以尽量降低考生正确答题的几率。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讲,学生解题主要包括如下3个环节: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而命题者要想增加试题的难度,就必然要在这 些环节上来设置障碍。研究发现,命题者的障碍设置过程存在着相对固定的信息处理模式,了解这些处理模式,对提高中学生物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命题中障碍设置的三类基本模式分述如下:考点考纲所规定的考点“试卷考查内容都在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要求范围内,考纲考核内容的覆盖率高达95%。”
——2007年普通高考广东卷命题思路解读 “从考查内容的分值分布来看,分值最高的是“稳态与环境”52分,占总分的34.67%。”
----深圳李富生《07年高考生物质量分析》 考点要求(难度) I类: II类:
(1)知道其含义 (1)理解联系和区别
(2)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 (2)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08海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08年新课程四省区关于I类考查内容关于I类内容的考查,要重点关于与健康、生产、生态密切相关的内容考纲考点内容的细化“这两年我们生物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备课组积极组织老师对考纲考点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详细的细化研究.”
---广州第97中生物科(06,07广东生物状元)考纲考点内容的细化【08海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07广东】当你专心致志作答本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 ③大脑皮层S区 ④大脑皮层V区 ⑤大脑皮层W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考纲考点内容的细化考纲考点内容的细化考纲考点内容的细化考纲内容的表述较为笼统和粗略,需要教师进行有关的细化,细化越具体而准确,对学生的复习就越高效建议省教研室或市教研室或教研会组织有关老师进行考纲细化的研究,为各学校提供相应参考3 对命题的简要分析一、关注命题新趋势课标对纸笔测试的建议“试题力求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的异同;
特别注意不同版本对专业术语的表述差异,避免考生因专业术语的表述差异而影响作答;
但并不回避考查某些版本教材没有而考纲要求的内容;引导中学走出高考仅考查不同版本教材共有内容的理解误区。”
——普通高考广东、宁夏、山东、海南四省区命题思路解读 兼顾不同版本内容8.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试卷结构的设置“从考查内容的分值分布来看,分值最高的是“稳态与环境”52分,占总分的34.67%。”
----深圳李富生《07年高考生物质量分析》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深圳李富生《0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二 新课程高考生物命题原则
(教育部高考评估中心研讨资料)(1)体现良好的人性关怀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点在考纲,源在课标 要特别注意考纲与课标重叠的点。 ●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
07广东38题-”画酶的有关曲线图”
第35题”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
08海南24题”画食物网”
08广东”画酶的有关曲线图”(2)用课标融入考纲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点在考纲,源在课标 要特别注意考纲与课标重叠的点。 ●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实验—必修1● 假说演绎—必修2● 建立模型,系统分析—必修3● 调查—必修2/3● 调查
07广东37题-土壤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分析
08广东27题_土壤类群丰富度的调查(2)用课标融入考纲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基础定输赢,能力定优劣, 能力“该卷的试题编制具有情境性、生活性,情境设计选材新颖,素材广泛,能很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同时体现化学科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
_ 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科评卷分析 (4)增强的题目现实性、真实性。 【07广东】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5)用系统和结构化知识考模块内容 (6)用命题层次减少0分,得分点设置适应不同考生,让不同层次的考生得到相应的分数(这是调控分数的有效手段)。 【07广东】32.(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_。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 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7)用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设题, (8)用设立选做题的方式,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自主性,让考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 关于选修3的考查● 教与学时间相对长。教师讲授相对全面、透彻,学生有相对较多的消化时间。
● 知识框架明显,内容系统性较强。
● 感性认识居多,知识趣味性强。
● 术语、流程较多,不容易熟练识记。1 备考背景2 考核内容与考点【08海南】图为某种质粒表到载体简图,小箭头
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
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 为四环素
抗性基因,P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
。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
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
(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该表达载体分别用EcoRI酶切,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 、 、
三种 。若要从这些连接产物中分离出重组质粒,需要对这些连接产物进行 。
(2)用上述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 ;
(3)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3 题型--------专题型【08宁夏】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⑴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 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
⑵ 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 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 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 ,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
⑶ 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 。
⑷ 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 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⑸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 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 的活性降低,细胞 的速率降低。
⑹ 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 进行攻击。3 题型--------综合型●细胞培养
●细胞癌变
●细胞膜功能
●有丝分裂观察
●酶的活性
●免疫4 考查方式--------填空 (难度较低)4 考查方式--------填空 (难度较低)4 考查方式--------论述 (难度较大)4 考查方式--------论述 (难度较大)选修内容的考查内容难度不大,主要以考查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主,教学中应高度重视识记(记忆)在选修学习中的作用应高度重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选修3备考建议表1.基因工程操作步骤1 善用概括与归纳2 加强图文转换训练流程3.植物体细胞杂交流程3.单克隆抗体制备简图2 加强图文转换训练表5.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比较3 重视比较区别表6.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比较3 重视比较区别建议◆ 注重答题文字的准确表述◆ 高度重视选修模块内容的系统复习◆ 提醒学生关注答题的速度三 新课程高考试题特点特点1:绝大多数试题都是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或实验探究活动等情景中设问.【08山东】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08广东】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③④【08宁夏】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08海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特点1:绝大多数试题都是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或实验探究活动等情景中设问.特点2: 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渗透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直接以探究过程形式呈现,要求学生用探究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特点2: 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渗透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引入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理念,考查考生初步探究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特点2: 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渗透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引入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理念,考查考生初步探究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完善实验】特点3:注重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实践联系◆ 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健康问题【07广东】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
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
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
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08广东】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①适龄生育? ②基因诊断?
③染色体分析??? ④B超检查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生产问题特点3:注重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实践联系◆ 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实践问题特点3:注重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实践联系◆ 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特点3:注重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实践联系◆ 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特点3:注重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实践联系特点4:注重运用图、表、文字材料等信息载体,考查相关思维方法和能力 广东省07-08高考图表题数据特点5:重视对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08广东】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07广东】41题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5)如何利用afp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寒能力提高的香蕉植株?在运用转基因香蕉的过程中,在生态安全方面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列举两点)特点5:重视对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08山东】“血脉能创造奇迹,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四川汶川地震的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了挽救受灾同胞的生命,人们纷纷伸出手臂,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下列有关无偿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年龄、性别、体重都是无偿献血的限制条件
B.血液在体外的储存期是有限的,因此血液采集要有计划进行
C.物产献血能提高血源血液的质量,从而降低输血传染的发生率
D.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08山东】27题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样题, 模拟题对命题的影响【2005年广州一模】
绿豆种子萌发初期的生长主要是胚轴的伸长。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一个农科所获得了一种复合肥料,他们想探究这种复合肥料溶液在什么浓度范围对绿豆萌发初期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请你利用下列材料,参与他们的实验设计。
材料:做好标记的大号培养皿若干个、刚萌发出一小段胚轴的绿豆种子若干组(10粒/组)、复合肥料颗粒、蒸馏水、脱脂棉、直尺
实验步骤:
最后,将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参考答案】
(1)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确定、设置自变量)
(2)分别测量已萌发绿豆胚轴的长度,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记录下来。(确定因变量,前测,收集、处理数据)
(3)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浸润过的脱脂棉,铺在不同的培养皿中,再将几组已萌发的绿豆分别放入其中。另外设置一个用蒸馏水代替复合肥料溶液处理的对照组。(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4)将上述装置放在温度等外界环境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地方培养。(控制无关变量)
(5)几天后,再次测量绿豆胚轴的长度,计算各组平均值,记录下来。(后测,收集、处理数据)1 各地模拟题对高考的影响【 2005年广东省高考 】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l00O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l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200O Lux);(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参考答案】
(1)方法和步骤:
①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稀释过程中pH值的变化可不作考虑),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 (确定、设置自变量)
②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50粒,随机分成5组,50粒/组;(随机分组、样本数达到统计学要求)
③取5只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加人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即可),另1只培养皿加人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设置对照)
④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 (控制无关变量)
⑤将5只培养皿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培养;每天实验组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照组补充等体积的蒸馏水,以保持纱布的湿润;(控制无关变量)
⑥1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计算其平均值。(确定因变量,后测,收集、处理数据)
(2)结果预测和分析:(略1 各地模拟题对高考的影响【广州一模参考答案】
(1)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确定、设置自变量)
(2)分别测量已萌发绿豆胚轴的长度,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记录下来。(确定因变量,前测,收集、处理数据)
(3)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浸润过的脱脂棉,铺在不同的培养皿中,再将几组已萌发的绿豆分别放入其中。另外设置一个用蒸馏水代替复合肥料溶液处理的对照组。(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4)将上述装置放在温度等外界环境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地方培养。(控制无关变量)
(5)几天后,再次测量绿豆胚轴的长度,计算各组平均值,记录下来。(后测,收集、处理数据)1 各地模拟题对高考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探究能力的要求
⑴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⑵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⑶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⑷确认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⑸作出假设和预期
⑹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⑺实施实验方案,收集数据
⑻利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
⑼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⑽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⑾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各地模拟题是高考题命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要高度重视模拟题中的高质量试题(体现课标、紧扣考纲、考查能力),进行相关训练.建议辨证地看待模拟题(命题过程,成绩)【第2题】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液的最下端,原因是
A.分子量最小
B.分子量最大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第43题】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试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成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2 样题对高考的影响(区分度:0.56)【第32题】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和?????????? 。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和??????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和???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第19题】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
(1) 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其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____。
(2)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是____消费者;松毛虫属于第____营养级.
(3) 据调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________.【第24题】
(5)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雄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实验,发现阉割后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和无求偶行为,因此得出雄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的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的结论。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请予以补充————研究高考题, 要关注<考试说明>中的样题的研究和变式训练.建议<考试说明>中的样题是“猜题”的最佳素材关于猜题、创新题的思考1 猜题,猜对又如何平均分0.80
难度0.40A (56.44%)
B (2.08%)
C (1.49%)
D (39.95%)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1 猜题,猜对又如何(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_____。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 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1)平均分1.74,难度0.35
(2)第(1)小题考生得分较高
(3)第(2)小题得分极低,93%的考生得0分。
(4)第(3)小题多数考生的的答题不符合题目要求1 猜题,猜对又如何2 加强学生对新题的适应1 考点在结构之外(理科基础)5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正负反馈调节.从总体来说,由正反馈调节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体温的维持
B.血糖浓度的稳定
C.水盐平衡的调节
D.凝血过程什么样的题目是新题2 变化在训练之外 什么样的题目是新题3 语知(语境知识)在常识之外 (07广东高考)19.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D.生长素什么样的题目是新题4 信息在熟悉之外 什么样的题目是新题【07广州二模】与细胞全能性的应用有关的实例是
①绵羊“多利”的产生
②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胡萝卜植株
③试管婴儿的培育
④分离甘蔗幼芽细胞大量繁殖甘蔗幼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07广东高考】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 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5 分量在承受之外 “2007年广东生物试题题量增大,题干长,学生的阅读量大,题干字数8000多字,答案书写2000多字.”
--07广东生物评析什么样的题目是新题3 创新题的编制国外
生物考试题新题怎么编教材拓展新题怎么编苏教版必修2教材拓展新题怎么编人教版必修2境外资料
香港《生物学练习册》 新题怎么编利用惯性思维的干扰(X科)5.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文科基础)69.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饿遗传物质含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新题怎么编背景的生活化(07广东生物)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新题怎么编(08理科基础)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 .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 .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 .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 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概念原理的情景化新题怎么编(07广东生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数较高(07广东生物)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一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08海南】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考查主干,但避开常考点(X科)32。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_____。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 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新题怎么编考点穿插综合(X科)14 .右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I、II、Ⅲ分别表示遗传(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图I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C.图Ⅱ反映出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
D.图Ⅲ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小气候特点新题怎么编引入新的表示方式(新的名词)新题的编制突出地方特色新题怎么编答题论文化31。(2)请简述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32。(3)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33。(3)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症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其依据。 34。(4)为进一步明确与尿量变化相关激素的分泌途径,你认为下一个实验应在哪一方面进行研究?39。(4)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41。(3)建立可靠的BBTV检测方法可以监控脱毒香蕉苗的质量,请问可用哪些方法检测病毒的存在?(列举两种方法)新题怎么编 有效复习1 盲目依赖教辅资料复习的三大误区复习的误区1 盲目依赖教辅资料(某地一模)下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示意图。请回:
(1)图中①和③过程说明细胞膜
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2)图中的②表示_____的过程。
(3)人的肝细胞中有大量的溶酶体,
如果其中某种物质不足将使细胞
中出现大的糖原泡而导致新生儿死亡,则该物是______
(4)已知溶酶体内的溶液pH值为5.如果少量的溶酶体膜破裂,是否会对细胞质产生较大的影响?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定的流动性
(2)溶酶体杀灭细菌
(3)水解糖原的酶
(4)一般不会。少量的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出来的酶因为细胞质的pH为7左右而失去活性。(2分)2 盲目相信各地模拟题【05广东第19题】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答案:B3 盲目相信高考题2005年广东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样本总数:70372)有效复习的十二大策略有效复习的几点建议1 加强试卷结构新模式的训练2 落实双基,回归教材3 做好题型归纳总结4 重视中等难度试题的训练5 明确教师的职责6 争取选择题得高分---教研室生物科.4.30广州市各学校复习资料选用前5名数据来源:<广州教研>2008.3一、注重资料的优选省内学校复习资料选用情况数据来源:<广东教育>2007.9一、注重资料的优选“…说真的,虽然自己近几年都教高三,但每年的资料都是新的,很少有重复,每年都出了一套符合学生学情的资料,优化了复习过程,大大提高复习效果.这一点我是很对得起学生的.”
_广州增城中学 江梅关于学案的讨论广州市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基础)广州市高三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基础)二、精选例题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B.酶只能起催化作用
C.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D.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
A.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B.酶只能起催化作用
C.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D.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A.有1个正确 B.有2个正确
C.有3个正确 D.有4个正确 A:20% B:7% C:70% D:3%A:9% B:66% C:22% D:2%典型例题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
A.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B.酶只能起催化作用
C.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D.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A.有1个正确 B.有2个正确
C.有3个正确 D.有4个正确 A:9% B:66% C:22% D:2%典型例题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
①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②酶能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③酶的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④酶都在细胞内起作用
A.有一个正确
B.两个正确
C.有三个正确
D.有四个正确复习课中的典型例题,应能涵盖要点,能巩固基础,能暴露问题,能一道题解决一考点.综合性题目课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课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关于“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C.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D.制作装片的顺序是漂洗→解离→染色→压片综合性题目 以题带点,以点带面,综合题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 综合题有节内综合题,章内综合题以及模块综合题.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行选择.下列实验中没有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
D.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分泌途径能力方法性的题目下列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萨顿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一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下列概念图表示错误的是(A)例题选择是复习课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优质的例题,应能帮助学生巩固典型考点;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学生形成方法,提高生物学素养.三、注意收集有关典型例题的数据2005年广东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样本总数:70372)【05广东第1题】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
A.线粒体DNA B.细胞核DNA
c.核糖体RNA D.叶绿体DNA【05广东第24题】在利用谷氨酸捧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各个生长时期的长短是固定的,无法人为缩短生长周期
②对数期是采样留种的最佳时期
③在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产量
④调整期是收获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6广州调研 】(9分)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是____(填标号)。若甲细胞能分泌抗体,则该细胞是___,从抗体产生到分泌至血浆的途径为____(填标号)。
乙图所示细胞与甲、丙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乙图所示生物体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可能属于______。
丙图所示细胞正处于_________状态,该状态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
丙图所示细胞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 2006某地调研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图丙是光合作用图解。据图回答:由甲图可见,B点光合作用的速率主要受____________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丙图中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填序号)。
乙图表示光照强度为甲图中的B点时,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乙图中曲线后段出现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
丙图中____________吸收的光能将用于______过程(填序号);过程⑥的反应物还包括来自光反应的_________。四、注意训练的有效性(原题)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
A.有1/4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变式训练)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问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
B.67%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C.3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D.酵母菌停止发酵(211重点本科题)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
A.有1/4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清华北大题)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问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
B.67%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C.3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D.酵母菌停止发酵(专科题)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
A.3:4 B.4:3 C.1:2 D.2:1(本科题)一罐用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酵母菌,混入了一定的氧气,当罐内产生的CO2与酒精的mol数之比为2:1时,有多少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A.1/2 B.1/3 C.1/4 D.1/5【例题】图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运动,其中纵坐标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的极之间的平均距离。③变为考查综合能力的难题
(1)细胞周期的第_____分钟,两个染色单体开始分裂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
(2)图B中段c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细胞周期的第9分钟,测得DNA的数目为32,则分裂到细胞周期的第15分钟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0 (2)发生分裂的姐妹染色单体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3)32 0 32(某地一模)下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示意图。请回:
(1)图中①和③过程说明细胞膜
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2)图中的②表示_____的过程。
(3)人的肝细胞中有大量的溶酶体,
如果其中某种物质不足将使细胞
中出现大的糖原泡而导致新生儿死亡,则该物是______
(4)已知溶酶体内的溶液pH值为5.如果少量的溶酶体膜破裂,是否会对细胞质产生较大的影响?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定的流动性
(2)溶酶体杀灭细菌
(3)水解糖原的酶
(4)一般不会。少量的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出来的酶因为细胞质的pH为7左右而失去活性。(2分)【学生】D类 (生源差)【得分率及讲评情况】
全卷:1.82
(1): 70%,讲评1分钟
(2): 30%,讲评12分钟
(3): 17%,讲评24分钟
(4): 65%,讲评3分钟四、注意训练的有效性● 学生已经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暂时不教,难度过高,只能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高三复习教学既要考虑高考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接受的可能。 ● 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提高高考成绩的途径既要注意增加得分点,更要注意减少失分点。 五、注意训练的形式1 背诵或默写 (概念、规律或反应式)2 填空或简答植物细胞中个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啤酒酵母可以产生CO2的场所是( )植物细胞中个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 )、( )。啤酒酵母可以产生CO2的场所是( )、( )基础较差的学生基础较好的学生五、注意训练的形式五、注意训练的形式4 每天一道综合题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电子显微镜下的部分视野,有关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B.在结构1和3中一定有水的生成
C.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2和3
D.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只有5五、注意训练的形式下图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合pH是7
③最适温度是40℃ 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4 每天一道综合题五、注意训练的形式六、关注、收集学生的错误学生能力性错误的7大典型六、关注、收集学生的错误◆1 答题不规范 (不按要求答题) ◆2 画蛇添足 如”蛋白质”写成”蛋白蛋”,线粒体写成”细粒体”,神经细胞写成”神精细胞”,“靶、腺”写成”粑、线”,把“持续增殖“写成“持续繁殖” ,把“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分别写成“生长素、肾上腺激素”等;◆3 错字,别字连篇,术语不牢◆4 抓不住关键词◆5 没有运用关键词 ◆6 文字表述欠佳 ◆7 张冠李戴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生态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直接价值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有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碳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传递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看家狗在外出时频频撒尿属于行为信息 对人类仅具有间接使用价值的是
A.山水画 B.秋水仙素
C.使用价值不清的生物
D.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间接价值?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变水稻?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量供了材料 七、利用“重复”的重要性需要反复重复的部分内容●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人类遗传病的分类● 能量的单向流动●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间接价值与直接价值的区别● 健那绿与甲基绿,吡咯红在检测物质的区别● 神经调节中正负离子分布,单向传导与双向传导的辨析● 内环境的组成;免疫调节● 蛋白质的功能,DNA、染色体、基因之间的关系● 大脑皮层V、S、W、H区的功能特点●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生物抗性产生的原因(自然选择)八、舍得放弃六、舍得放弃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 1/88 B. 1/22
C. 7/2200 D. 3/800平均分0.39
难度0.19
区分度0.15尖子生: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 1/88 B. 1/22
C. 7/2200 D. 3/800优秀生:囊性纤维化病……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
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
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
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后进生: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B.红绿色盲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红绿色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近亲结婚导致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升高中等层次生:下列最有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谱是(注:4班、7班、8班学期初开学测试成绩依次为81.1、81.5、81.3,成绩相当)数据来源:<中学生物学>2007.11中山华侨中学高二不同复习策略的效果比较九、“临时抱佛脚”也是一种策略十、关注考纲要求,体现课标,属于新增的内容“除了要重点关注主干内容外,各学科要格外关注新增的内容.”
--广东省考试中心负责人答新浪网友问新增的内容08年新课程四省区关于新增内容的考查十、关注考纲要求,体现课标,属于新增的内容十一、回归教材;回归考题1 教材科学史2 教材实验3 重要概念4 重要反应式5 与健康有关内容6 与生产有关内容7 与生态有关内容8 重要的教材图形学生回归教材1 教材科学史1 细胞学说2 生物膜研究3 酶的发现4 光合作用5 遗传物质的探索6 生长素的发现2 教材实验1 实验的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材料4 实验结果3 重要反应式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2 有氧呼吸3 无氧呼吸4 重要概念1 生物膜系统2 正/负反馈3 细胞全能性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5 种群/群落6 拮抗/协同作用5 与健康有关7 生物多样性1 人类遗传病类型2 细胞分化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4 内环境组成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6 免疫6 与生产有关1 育种方法比较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4 质壁分离的应用1生态系统稳定性2信息传递类型7 与生态有关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1群落的演替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8 重要图形1 细胞结构模式图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5 细胞分裂图6 中心法则图7 光合作用示意图8 有氧呼吸示意图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10 “J”、“S”曲线图11 能量流动示意图12 年龄组成类型图13 碳循环示意图14 体温调节示意图15 水盐平衡示意图16 体液免疫图17 细胞免疫图18 血糖调节示意图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20 神经兴奋传导图21 突触结构图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学生回归考题1 08年生物试题2 各地一模生物试题3 各地二模生物试题4 各地联考生物试题十二、非智力因素的力量●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加强心理疏导,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解决勤奋生的困惑。
①不是智力的局限,而是复习、考试方法不妥;
②不是努力没有成效,而是正处在知识量的积累过程中,特别是一部分女生的积累过程较长;
③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消极心理期待 十二、非智力因素的力量● 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在研究考纲、预测考点、精选习题上,同时适当加大对学生的训练。
● 加强对教材实验(基础实验)的复习。
● 加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识记训练
● 关注与健康有关专题(人类遗传病、免疫、稳态、细胞分化、衰老、死亡和癌变)
● 增加生物学知识应用专题的训练
● 对过往试卷或练习中的易错题进行收集,进行专项练习
● 引导学生关注对概念的辨析比较,注意概念图的训练
● 关注体现课标、属于新增的内容。该方面的知识易成为考查的重点。复习建议复习没有固定的模式,最优化的复习,一定是讲的精要,练的高效。有效备考有待各位老师深入研究,积累经验,形成体系,取得成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