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13 14:36:0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微课,随身课,共筑科学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这一课主要有两个主要活动,分别是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和学习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玻片。这两个活动相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制作玻片比使用显微镜更难。因此,这节课在新设计上进行了取舍,淡化了洋葱表皮玻片的制作,更加注重显微镜的使用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显微镜是有一定的结构的,操作是有一定规则的;
2.洋葱是由细胞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说明书→观看微视频→向老师请教”不断地学习显微镜的使用。
2.通过“实践尝试→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再次实践”不断获得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面对陌生、精密、复杂的仪器要学会根据说明进行细致的尝试;2.学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并能够给出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
难点: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形成规范。
【教学准备】
教师:APPLE TV1、路由器1、IPAD1、自制显微镜1、IPAD支架1、板贴(课题、显微镜图片、洋葱图)
学生:显微镜(2人1台)、擦布(同显微镜数匹配)、玻片(同显微镜数匹配)、显微镜结构和使用说明书。
【教学过程】
(课前休息时间播放各种显微镜的集合视频。)
/
一、展示前概念,呈现本课任务
师:刚才视频里大家都看到了什么?
生:各种显微镜。
1.呈现学生对显微镜使用的已有经验,暴露学生已有认知。
师:关于显微镜你都知道了什么?课前老师做了问卷调查(IPAD显示),咱们班有( )人表示都不知道,有( )人表示显微镜可以观察细小的东西,有( )人在操作上认为应该要这样做。首先老师为咱们班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点赞!
2.提出本节课的研究任务: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
师:今天老师也从温州给大家带来了型号为凤凰XSP01的显微镜,并且用它来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板书:课题),观察对象是用洋葱。
师:如果老师把整个洋葱直接放在显微镜下面观察,你怎么看?
生:洋葱应该要经过处理,然后做成一个很薄很薄的片,才可以在显微镜下面观察。
师:是的,我们要将洋葱表皮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做成表皮玻片(板书:玻片)。
【设计意图】
通过前概念展示,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起点,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利用说明书学习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师:在之前的科学课上,你们有没有正式使用过显微镜。
生:没有。
师:初次面对这么复杂的、精密的、陌生的仪器,你一般会怎么做?
生1:要先知道怎么使用,我们才能使用。
生2:要用说明书。
师:同意吗?(同意)其实每一台显微镜里都配有一份显微镜结构和使用说明书(同屏出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请同学们先自行阅读说明书的第2、3页3分钟,把看不懂的地方用笔做标注。
1.学生阅读3分钟。
【设计意图】
尊重学生面对陌生、精密、复杂仪器时的起始想法,即看说明书,因此这个活动基于学生需求而产生的。
师:想不想根据说明书亲自动手试一试显微镜的使用。请看实验要求:
/
2.学生操作。(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用IPAD捕捉学生操作的画面视频)
3.研讨交流。
交流1:说明书帮助你解决了哪些问题?(逐一板书,按照操作顺序写)
/
交流2:你们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哪些不规范的或不明白的地方?那应该怎样操作?(用气泡图分类整理,将正确的做法写下来)
/
【设计意图】
整个板书内容,都是来自于学生的发现和发展,这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
三、利用微视频和微课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基于学生操作时的微视频交流。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那有没有哪些操作问题是自己或组内同伴发现不了的?
生:应该有,但是看不到。
师:刚才大家在认真做实验的时候,老师就用IPAD捕捉到了大家的操作画面,请你找一找还有谁出现了哪些操作问题?应该怎么做?
(1)播放。
(2)交流。
(师根据学生发现的继续补充板书)
【设计意图】
IPAD实现了学生的小视野到大视野的过渡,让孩子们发现更多的操作问题,也更加深刻认识使用说明书过程中人为的一些错误还是存在很多的。
2.基于教师拍的微课的学习。
师:看来说明书已经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除了通过说明书学习之外,初次面对陌生、精密、复杂的仪器,你还会怎么做?
生:网上搜资料。
师:通过网络搜什么呢?
生:视频、说明书、百度经验等。
师:是啊,老师也亲自拍了一段规范使用显微镜的视频,发布在温州影院,也属于网络资源,我们一起来通过视频来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好不好?播放微课。
【设计意图】
微课,一种比课堂演示要更加规范的新事物。而且这个时候的微课出现,是很切实际的,因为孩子们遇到了探究的问题,需要微课进一步指路。
四、基于说明书、视频和教师指导的显微镜使用学习。
师:有了说明书、视频的学习指导,现在有没有信心完成显微镜的使用任务?请看温馨提示:
师:在使用过程中,还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表示需要老师的帮助。
1.学生操作。(老师用IPAD拍摄学生的记录单)
2.交流研讨。
交流:1:有什么发现?(指向观察内容)
生描述细胞的样子,屏幕同屏。
师:像这样一个个房子一样,里面有黑色点的结构,叫细胞,这是洋葱表皮的细胞。
交流2:除了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操作上的发现?
生1:黄色物镜比红色物镜看到的细胞更大。
生2:玻片移动和眼睛看到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师:看来通过向说明书学习、看视频学习、向老师请教,面对一台陌生的显微镜,如今你已经会规范地使用它,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
对整节课的学习过程的一种整理和评价,也肯定了学生研究的方法和成果。
五、显微镜使用的拓展认识。
师:还想不想再向老师学点显微镜使用的技术?
1.借助拍摄支架和IPAD的显微镜使用。
师:老师这里有个支架,固定在显微镜上,将IPAD放在支架上!(屏幕同屏,学生看到洋葱表皮玻片,然后按“拍照”。)
师:有了支架和IPAD的显微镜,在使用上有什么好处?
生:拍起来的画面更真实。
师:拍下来的比画下来的更接近真实。
生:拍下来的图片可以通过网络分享。

师:有了IPAD和支架,显微镜在使用上又多了一个功能,就是(拍照)。
2.自制显微镜和学生专用显微镜的使用对比。
师:如果你有了支架和IPAD或手机或照相机,在家里就可以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了吗?
生:可以。不行不行,家里没有显微镜。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更神奇的东西,想不想看?
生:想!
师:(搬出来)这是老师的自制显微镜,如果你觉得这个观察效果好,到时候不要吝啬你的掌声。(贴放大镜、开灯、观察、调焦、放大、再调焦、移动)
师:我的自制显微镜和你们使用的显微镜相比,在操作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我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做的?
3.学生回家自制显微镜。
师:你想拥有一个这样的自制显微镜吗?老师送给大家一个二维码,请你扫一扫,打开网页就能手把手教你自制显微镜。
【设计意图】
从初次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到看自制显微镜的使用,再到对比交流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但建构了显微镜的使用概念,而且也使得学生对显微镜的一种神奇感更加高涨,带着一种自制显微镜的期盼而走出课堂。
【板书设计】
/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说明书】
////
【教学反思】
本课淡化了(砍)洋葱表皮玻片的制作,突出了显微镜的使用,将显微镜的使用规范化作为新的设计重点。
一、帮助孩子学会多渠道学习。
1.向文本学。文本说明不足以解决显微镜的使用规范化问题,但又是生活中认识新事物或掌握新技能的科学习惯。因此,本课尊重生活事实,并以此作为第一层次的使用指导。
2.向视频学。不得不承认文字带来的画面感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之间是有差距的,视频的介入将文字说明和学生对显微镜使用的认知结构之间架起了可行性的桥梁。
3.向老师学。学习活动开始前,下水最深的是老师,满足差异教学的最终还是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的手把手指导,这也是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扮演和有效教学的阶段性特征。
二、借助概念迁移来建构概念。
这节课的最后,当自制显微镜的操作出现在孩子面前时,一种空前的兴趣使得它们将自制显微镜和课堂专用显微镜在使用上形成了联系,用自制显微镜来淡化专用显微镜的复杂流程,而认识了显微镜的对光、调焦、物镜转换等关键原理,达到了真正的概念建构。
三、发展点滴科学态度。
通过这节课,将孩子们平时面对陌生仪器的前概念挖掘出来,并且以此作为前概念来形成冲突,也就是说光靠说明书是不够的,因此再介入新的渠道学习,微视频、微课、老师等,一种基于学生需求的学习活动产生,从中学生就建构了面对陌生、精密、复杂仪器的科学态度。
这节课,通过技术介入,孩子们有机会通过IPAD拍下来的视频,看到别人的操作问题,这样,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操作是受到全程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