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一)
1.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流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 )
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2.下列是植物体特有的糖类是 ( )
A.葡萄糖和蔗糖 B.乳糖和麦芽糖 C.淀粉和脱氧核糖 D.蔗糖和纤维素
3.在人体内属于胆固醇转变而成的一组物质是 ( )
A.性激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和维生素D D.维生素D和性激素
4.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推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 )
A.52、52 B.50、50 C.52、50 D.50、49
5.若有一定质量的大豆全部发芽,则生成的豆芽与原来的大豆相比较而言,其中的有机物总量和有机物种类,前者比后者 ( )
A.少,少 B.多、少 C.少、多 D 多、多
6.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平滑肌和骨胳肌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
A.所含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B.肌肉细胞的形状不同
C.在人体内的分布位置不同 D.控制蛋白质合成的DNA结构不同
7.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5%葡萄糖液,其主要目的是 (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源物质
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水分
8.如果一个正在进行旺盛生命活动的细胞,假定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含水量不变,则( )
A.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B.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小
C.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小,自由水比例增加
D.温度变化不会改变结合水和自由水原有的比例
9.对疯牛病的病原体进行研究时发现:经各种核酸水解酶处理后,该病原体仍具有感染性。从生命的化学本质来看,组成该病原体化学成分的基本单位可能是: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六碳糖
10.能为白蚁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
A.纤维素 B.维生素 C.无机盐 D.激素
1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一组的是 ( )
A.噬菌体和根霉 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变形虫
12.愈伤组织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
A.一种氨基酸 B.一种核糖核苷酸 C.一种单糖 D.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13.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它们都有基本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 )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
D.人体细胞的基本机构与草履虫相同
14.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含量很少,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 )
A.Na、K、Cl、S、O B.Ni、Zn、Cu、Mn
C.H、O、C、N、P D.Cu、Ca、Mg、C
15.南欧紫荆是一种耐碱抗寒的绿化植物,其细胞液的浓度很高,以利于根从周围土壤中吸收水分。该植物根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A.蛋白质 B.脂肪 C.水 D.无机盐
二.非选择题
16.(12分)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岩石圈的
成分%
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钛
氢
碳
所有其他
成分<0.1
47
28
7.9
4.5
3.5
25
2.5
2.2
0.46
0.22
0.19
人体的
成分%
氢
氧
碳
氮
钙
磷
氯
锌
硫
钠
镁
所有其他
成分<0.1
63
25.5
9.5
1.4
0.31
0.22
0.03
0.06
0.05
0.03
0.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 。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那些元素与环境中的这些元素的比例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占总原子数的74%左右。这个事实说明 。
(3)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H、0、C含量最多的原因是
。氮含量较多的原因是
。
(4)人体中的钙在骨和牙齿中以 的形式存在,成年人缺少时会患 症。钙在血液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如果含量太低会出现 现象。
(5)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 。为什么? 。
(6)人体内的镁可以从蔬菜中的什么器官获得? 。为什么? 。
17.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冲洗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有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
(4)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 。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 ,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 。
③在可溶性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 ;试管口不要朝向 ,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④蛋白质的鉴定的样液浓度不能 ,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净。
18.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物质的氨基酸数目,结果如下:
名 称
氨基酸数目
名 称
氨基酸
①催产素
9
④平滑肌舒张素
10
②牛加压素
9
⑤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13
③血管舒缓素
9
⑥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22
(1) ①一③这三种多肽虽然氨基酸数目相同,但其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
。
(2) ③与④;⑤与⑥,虽然功能相似,但它们具有专一性,主要原因是
。
(3)上述实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有 特点,这种特点对生物体乃至生物界的重要意义是 。
19.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试运用对照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
1. 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 ( )
A. 脂肪酸 B.氨基酸 C.核苷酸 D. 氨基酸和核苷酸
2. 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根本能量来源
依次是 ( )
A.糖类、太阳能、蛋白质、脂肪 B.ATP、太阳能、糖类、脂肪
C.糖类、ATP、脂肪、太阳能 D.太阳能、糖类、ATP、蛋白质
3. 反应式ADP+Pi+能量ATP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的反应,下列与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B.向右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脂肪的氧化分解
C.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分解或CO2的固定
D.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4.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
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基质和全部叶绿体。
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
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A、B、C、D
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问哪一支试
管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
5.用两株同样的绿色植物作实验,给其中的一株以连续光照,给另一株一定频率的间歇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光合作用产物的数量相同,分析原因是 ( )
①暗反应中酶的数量有限/②间歇光照即能维持细胞内有足够的ATP和〔H〕/
③间歇光照时,酶的活性高/④光不是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下面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
7.右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当植物缺Mg时, b点右移
D.c点叶片脱色后,用I2液染色,凡是含有叶绿体的
细胞,就有会被染成蓝色的淀粉颗粒
8.下图是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面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A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水
9.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变化量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A.苹果果肉细胞在0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0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10.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上(或玻璃)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透光率降低/ 适当的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⑥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
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⑥
11.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在黑暗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发育成植株乙、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主要增重因素分别为 ( )
A.H2O;CO2;H2O和CO2 B.CO2;H2O和CO2、H2O
C.CO2;H2O;H2O和CO2 D.H2O;H2O和CO2、CO2
12.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得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13.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记录时间(min)
0
5
10
20
25
30
35
35
40
45
甲种植物(mg/L)
150
113
83
50
48
48
48
48
48
48
乙种植物(mg/L)
150
110
75
30
18
8
8
8
8
8
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
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14.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
液面的原因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15.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注入一种消化酶10mL,再向每支试管中各加入数滴动物油,振荡后放入37℃温水中一段时间,结果,1号、3号试管中无变化,2号试管中的油滴逐渐分解,4号试管中的物质呈乳浊状。如果各试管中加入2滴冷却的淀粉糊,振荡后放入37℃温水中10min,将试管取出后再各加2滴碘液并且振荡,则发现1号和4号试管中的液体变蓝了,而2号和3号试管内无变化。由此可以推测,1至4号试管里盛的消化液分别是 ( )
A.胃液、肠液、唾液、胆汁 B.唾液、肠液、胃液、胆汁
C.胃液、胆汁、唾液、肠液 D.肠液、胆汁、胃液、唾液
16.用含14C标记的CO2提供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分别测定(CH2O)、C5和C3中14C
的含量,图A、图B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曲线a、b、c分别表示
(CH2O)、C5和C3三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c分别表示 ____、 ____ 、 ________ 。
(2)根据图A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固定的14C的总量在光照时间内直线上升(图中并没有表示出来),但在光照一段时间后,化合物a、b中的14C量不再增加,其原因
是 。
(3)图A中,当变黑暗时,化合物a中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
(4)图B中,化合物b的14C量在CO2突然降低时而一时增加,其原因是 __ 。
17.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
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
程如下:
第一次实验: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
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
内壁上(如上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上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
(4)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
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
(5)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温度
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
在实验条件上需作如下变动:①在各次实验中,清
水的温度不同(如0℃、30℃、100℃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表明,酶可以在细胞外起到催化作用。据此你会产生什么联想?(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图A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 f指的是O2或CO2。图B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
中的CO2浓度与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
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最低浓度。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所说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请在图B中绘出b点之前的部分,使曲线完整,与Y轴的交点为a。
(3)当CO2浓度分别为B图中c和n时,图A中,对应的a~ f过程分别是:
c:__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A中的b若指的是葡萄糖,图示还正确吗?为什么?
19.已知焦性没食子酸这种指示剂在碱性环境下遇氧会由无色变褐色。某同学利用焦性没食子酸这种特性,设计一组实验来验证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结论。具体步骤为(见下图):
(1)在4只500ml的平底烧瓶中分别装入煮沸的蒸馏水300ml,冷却后,滴植物油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并编号;
(2)通过油膜向1、3、4号烧瓶中分别加入等量NaHCO3溶液;
(3)通过油膜向2、3、4号烧瓶中分别加入大小相似、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藻枝条,用黑纸将3号烧瓶包住,把4只烧瓶放在光下照射30分钟;
(4)将蒸馏水煮沸后冷却配制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5)向4只烧瓶中分别先加入1ml1%的NaOH溶液,再加入1ml新配制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加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至500ml,立即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根据上述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立即变为褐色的是___号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1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它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蒸馏水煮沸后冷却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④4号瓶的实验结果与___号瓶组合可以说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⑤本实验中需要___号瓶,就可以说明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一)
1.某学生在温室(玻璃)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 ( )
2.右图所示的两盆相似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乙可透光,其余条件均相同。则较强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最可能是 ( )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3.下面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过程中发生了光能转变成电能、电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B.②过程中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C.③过程中发生了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D.④过程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
4.右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b点与a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变化情况是 ( )
A.低、高 B.低、基本一致
C.高、高 D.高、基本一致
5.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和分解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A.叶绿体、葡萄糖 B.线粒体、叶绿体基质
C.线粒体、葡萄糖 D.高尔基体、核糖体
6.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的变化,分别是( )
A.氧化成CO2和H2O、分解成C2H5OH和CO2或C3H6O3
B.分解成酒精和CO2、CO2和水
C.氧化分解为乳酸、分解为CO2
D.两种情况下都能彻底氧化分解为酒精
7.在夏季阳光照射强烈的某一天,测得棉花的光合作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水分
在中午供给过多
B.处在点C时由于C02供应不足,
暗反应强度减弱
C.处在点b时呼吸作用强度最弱,
消耗的有机物最少
D.叶肉细胞膜上搬运Mg2+的载体数目减少,
叶绿素合成量减少
8.在有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和氧气的参与分别发生在(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9.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 )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10.甲酵母菌进行发酵,乙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若它们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甲、乙酵母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是( )
A.3:1 B.2:1 C.1:3 D.1:6
11.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0C的室温中移至50C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需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12.人体内的葡萄糖经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的去向是( )
A.被生命活动消耗 B.贮存在线粒体中
C.作为热能散失 D.贮存在高能化合物中
13.在剧烈运动中,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葡萄糖的消耗剧增,但产生的ATP增加不很多。这是因为 ( )
A.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B.大量能量在酒精中未释放出来
C.大量能量在乳酸中未释放出来 D.大量能量随汗流失了
14.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能生成大量ATP的阶段是( )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时 B.丙酮酸彻底分解成CO2和[H]时
C.丙酮酸分解成CO2和酒精时 D.[H]与O2结合生成H2O时
15.种子播种前浸水时间过长会引起烂种、烂芽,这主要是由于( )
A.CO2中毒 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 D.供能不足
16.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到300C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药(实际是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挖一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0C),12小时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简单的分析:
(1)在中间挖一洞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酵没有密封,但坛内无氧呼吸(发酵)的环境是由什么造成的?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3)请用文字或坐标曲线的形式来说明在酿酒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此消彼长的过程.
17.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如右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葡萄糖溶液,甲、乙、丙3个试管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 乙 丙
(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丙酮酸,甲、乙、丙3个试管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 乙 丙
(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3个试管中的终终产物分别是:甲 乙 丙
(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荧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 中的 试管。
供选答案:A.H2O+CO2 B.乙醇+CO2 C.丙酮酸 D.无反应
18.下图中,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
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
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
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
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原因_______。分析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右图表示一位学生设计的实验,用来证明C0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该实验装置有多处设计不当,请指出其主要错误:
① 。
② 。
③ 。
④ 。
(2)如需设计对照实验,请描述对照实验的实验设计。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二)
1.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
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
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
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2.维持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的结构基础分别是( )
A.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
B.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和线粒体的类囊体膜
C.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D.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3.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
A. 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 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
C.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 丙酮使色素溶解并且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4.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 ( )
A. 蓝绿色 B. 黄绿色 C. 黄色 D. 橙黄色
5.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 ( )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 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 C.O2释放量 D.CO2吸收量
6.关于光合作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光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B.产生C6H12O6的碳和氧都来自CO2
C.光反应和暗反应都能生成ATP D.光反应是物质代谢,暗反应是能量代谢
7.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 )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 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8. 光合作用产生的[H]与呼吸作用产生的[H]用于 ( )
A.都是还原C3 B.都是还原氧气
C.前者还原氧,后者还原C3 D.前者还原C3,后者还原氧
9. 在农作物管理中,下列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是 ( )
①通风 ②增施有机肥 ③延长生育期 ④施NH3HCO3
A ①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10. 如图5-13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于光下后。根据其吸收CO2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11. 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三碳化合物与葡萄糖的生成量的变化是( )
A.C3增加,葡萄糖减少 B.C3与葡萄糖都减少
C.C3与葡萄糖都增加 D.C3突然减少,葡萄糖突然增加
12. 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的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H]等的积累使光反应的速率减慢
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13. 在光合作用中,需要消耗ATP的是( )
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B.二氧化碳的固定 C.水被分解 D.叶绿体吸收光能
1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休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有外膜和内膜 ,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含有基粒
15.为了增强温室内绿色蔬菜的光合作用,应选用的塑料薄膜为 ( )
A.蓝紫色 B.红色 C.绿色 D.无色
16. 下图是改变光照和C02浓度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 。在无光照时,其量迅速下降的原因是:
① ;② 。
(2)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 。在C02浓度降低时,其量迅速下降的原因是:
① ;② 。
(3)可见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变化均影响光合作用的速度,但前者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过程,后者主要影响 过程。
光合作用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图中曲线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⑵根据你对图中曲线的分析,你认为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
。
⑶你认为在温度为40℃,光照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可能是 。
⑷在光照强度为b的条件下,温度为30℃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是 ,如果大棚栽培蔬菜,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什么措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原因是 。
⑸在光照强度为b,温度为20℃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是
;如果大棚栽培蔬菜,此时应采取什么措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
原因是 。
18.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19.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含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洗净双手。请回答以下问题:
(1)某市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A、B两组装置进行实验,目的是 。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由曲线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 。
②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升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
③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
(4)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三)
1.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指 ( )
A.染色体数加倍 B.同源染色体数加倍
C.染色单体数加倍 D.DNA数加倍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3.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4.一般情况下,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 )
A.根毛细胞 B.茎的形成层细胞 C.叶肉细胞 D.皮肤角质层细胞
5.连续分裂的细胞,细胞周期包括 ( )
A.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B.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C.分裂间期和分裂前期 D.分裂期和分裂间期
6.有丝分裂中始终看不到核仁的时期是 ( )
A.分裂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末期
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能清楚地看到细胞核,但看不到染色体,主要原因是 ( )
A.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不完整 B.洋葱表皮细胞处于分裂期
C.洋葱表皮细胞不分裂 D.洋葱细胞层数太多
8.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不同点表现在 ( )
①前期 ②中期 ③后期 ④末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比为1:2:2时所处的的分裂期应是 (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前期
10.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
A.前期和后期 B.间期和前期 C.前期和中期 D.后期和末期
1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形成复杂的生物体,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起作用 (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成熟 D .细胞分化
1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13.观察肿瘤切片,下列有关其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细胞经减数分裂增殖
B.所有细胞中都可见到染色单体
C.所有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
D.所有细胞中DNA含量相同
1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导致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存在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机体内发生的正常的生理变化
B.细胞凋亡过程中,染色体会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碎片
C.细胞凋亡是一个随机发生的事件
D.细胞解体后,最终被周围的细胞吞噬并消化
1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 细胞(填生物种类)有丝分裂 期图形,细胞内共有 条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核 个DNA分子。
(2)此细胞下一个时期进入 期,那时细胞中共有 条染色体, 个DNA分子。(3)写出图中标号名称:1 ,2 ,3 。
17.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期
(2)此细胞此时有染色体 条,DNA分子 个。
(3)此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为 条。
(4)①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 期 形成的。
(5)此期继续发展,将在 位置出现 ,逐渐扩展为 ,最终分裂为两个细胞。
18.据图回答问题
(1)a→b、a→d的过程叫做 ,a→c的过程叫做 ,c→e的过程叫做 。
(2)组成b、c、d的细胞的 、 、 不同,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组织。
19.把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用精细方法取出它的核,移到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结果发现经过移核的卵细胞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这说明:
(1)肠细胞核移植到未分化的卵细胞中,受到 的影响,又恢复分裂、发育功能,说明 和 相互影响。
(2)肠细胞核具有发育成蝌蚪的 。
(3)该结果能说明动物细胞核 。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四)
1.下列哪一项叙述足以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 )
A.核糖体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能量
C.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加
2.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 )
A.内质网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3.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 )
A.解离→ 漂洗→染色→制片 B.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D.染色→制片→解离→漂洗
4.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则细胞就停留在 ( )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
5.对于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
B.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
C.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也加倍
D.一条染色体肯定只含一条DNA分子
6.下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运动情况,A曲线表示着丝点与相应一极中心粒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表示 ( )。
A.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细胞两极的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同一极相邻的两个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D.着丝点分裂后,两个相对应着丝点之间的距离
7.细胞分化不同于细胞增殖的主要特点是 ( )
A.细胞的数量增多 B.细胞的体积增大
C.细胞的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D.能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8.克隆羊“多莉”的培养成功证明了 ( )
A.动物细胞的再生能力 B.动物细胞的分化能力
C.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D.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9.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 )
A.青蛙的上皮细胞 B.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C.大白鼠的肝脏细胞 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
10.与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密切有关的生理过程是 (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A、B、C均是
11.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 )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与结构出现畸形变化
C.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D.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
12.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是因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 )
A.蛋白质减少 B.磷脂减少 C.糖蛋白减少 D.糖蛋白增多
13.下列做法易引起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是 ( )
A.注意增强体质
B.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C.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
D.保持健康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4.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的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B.衰老细胞的体积缩小,核体积增大
C.衰老细胞的内部物质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速度减慢
D.衰老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脂褐素等的大量积存
15.人的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时,头发就会变白,其原因是 ( )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C.细胞膜通透性降低 D.细胞的呼吸速度减慢
16.右图表示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
根尖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生长点细胞的是 其特点是
。
(2)调换高倍镜观察,使生长点细胞移至 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
(3)若换上高倍镜后,物象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 。
(4)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 期,原因是 。
17.(20分)根据下图回答:
(1)这是 细胞 分裂 期。
(2)该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条,DNA分子 个,
下一时期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条,DNA分子 个。
(3)该生物的体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
(4)在上边的空框内,画出该图的下一细胞分裂时期图。
绘图注意事项:
①着丝点位置,数目 ②纺锤体 ③染色体形态,位置
(5)请画出此生物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18. 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癌细胞的特性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回答下列一组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
⑴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 。(填写序号)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葡萄糖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
⑵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 由 状态转变成 ___________状态,从而导致癌变的发生。
⑶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
周期的 期。
⑷放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疗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 。
⑸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年。而在细胞癌变和肿瘤转移时,这种内皮血管生成速度十分迅速,这对于癌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作用是 。
⑹研究人员从人体的DNA中筛选克隆出内皮抑素基因,将此基因转移到双歧杆菌中,使其能够正常表达。用这样得到的双歧杆菌制成口服制剂,此制剂可以用于抑制癌症。在这种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之前,应该先进行动物实验,以确定制剂对机体内重要脏器的安全性。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材料: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健康鼠4只,性别、体重如下表所示:
代 号
甲
乙
丙
丁
性别
雌
雄
雌
雄
体重
78g
76g
99g
101g
实验设计:
①第一步:将实验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 为实验组,
为对照组。(填写代号)
②第二步:
③第三步:饲养相同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实验组、对照组的鼠,
检查重要脏器发生病变情况。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五)
1.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关系最密切的一组细胞器是 ( )
A.叶绿体和细胞核 B.线粒体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中心体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2.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操作的关键是 ( )
A.使根尖分散开 B.使根尖着色好
C.使细胞分散开 D.使盖玻片下无气泡
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是 ( )
A.间期和前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中期 D.中期和末期
4.人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DNA的数目确切得说应( )
A.大于46 B.等于92 C.等于46 D.大于92
5.小麦细胞在有丝分裂的末期,在赤道板位置上形成细胞板,细胞板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组成( )
A.脂质 B.蛋白质和脂质
C.纤维素和果胶 D.淀粉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有丝分裂时,同一视野中,处于哪个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
B.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在人成年之后,细胞分化就已经停止了
D.目前已经证实所有的细胞都有全能性
8.玉米(20条染色体)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中有 ( )
A.40条染色体 B.40条姐妹染色单体
C.20条染色体 D.20条姐妹染色单体
9.春天植物产生幼叶时要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其细胞分裂的方式和DNA复制的情况是 ( )
A.无丝分裂 DNA不复制
B.无丝分裂 DNA在细胞核中复制
C.有丝分裂 DNA在细胞核中复制
D.有丝分裂 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进行复制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合成和分泌一些蛋白酶,导致恶性肿瘤细胞间粘着性下降,是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
B.癌细胞表面形成的细胞于细胞之间的连接减少或消失,细胞间通讯受阻
C.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现象,这可能是癌细胞在体内无休止生长的原因
D.目前治疗癌症通常会使用两种方法,即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
11.在兔子的肝细胞核中,DNA重量为4×10-12g,那么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其骨髓细胞核中的DNA重量为 ( )
A.4×10-12g B.8×10-12g C.1.6×10-11g D.3.2×10-11g
12.根据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应是 ( )
A.染色体的复制方式 B.染色体活动规律
C.着丝点分裂的时期 D.细胞质分裂方式
13.不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
A.没有接触抑制的现象
B.细胞内色素积累
C.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14.洋葱体细胞中含有8对染色体,下列哪一种细胞可能含有32条染色体 ( )
A.根尖成熟区细胞 B.根尖分生区细胞
C.种子的种皮细胞 D.洋葱表皮细胞
15.取高度分化的月季木质部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可以发育成月季幼苗,这说明植物细胞 ( )
A.具有全能性 B.细胞分化后恢复原状
C.细胞癌变 D.细胞衰老
16.马蛔虫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用显微镜观察其受精卵卵裂装片,请回答:
(1)若马蛔虫受精卵细胞核中DNA含量在细胞周期即将开始时为a,则一个细胞周期中的变化顺序为 。
(2)当染色体的DNA含量最高时,在光镜下看到它的结构特点是
。
(3)光镜下,观察到某一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8条,对此的解释是 。
(4)马蛔虫的受精卵连续分裂四次后,每个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条。
17.下图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据图回答:
A
B
(1)分裂间期是指 → ,此时期细胞最大的特点是
。
(2)分裂期是指 → ,此时期细胞核内最主要的变化是 的有规律的连续的变化。
(3)多细胞生物以此分裂方式增加 的数目。细胞在分裂后可能出现的三种生活状态是 、 、 。
(4)此分裂可以保证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 的稳定性。
18.图示某植物的形成层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已知该植株有10对染色体。
(1)愈伤组织是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在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 和小分子有机物的营养物质。
(2)试管苗末期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 个DNA分子。
(3)该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性。
19.某生物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或细胞中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 期,此期的主要变化是 。
(2)图中B→C表示 期,此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 。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 之间。
(4)染色单体形成在 之间,消失在 之间。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二)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那么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 核酸 B.细胞 C.10周的胚胎? D.生物圈
2。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
3.水绵和颤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 )
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 ? 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
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 ? D.前者有DNA,后者无DNA
4.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5.下列哪一事实能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
A.生物与非生物都具有化学变化
B.生物与非生物都具有化学变化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生物与非生物都含有碳元素
6.非生物界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是O、Si、Al、Fe,而生物体细胞中含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这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界具有( )
A.多样性 B.分割性 C.隔绝性 D.差异性
7.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 )
A、无细胞壁 B、无核膜 C、无RNA D、无细胞结构
8.占肝脏细胞干重50%以上的有机成分是 ( )?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核酸?
9.肽键在下列哪两个基团之间形成的( )
A.磷酸基和羧酸 B.羧基和氨基 C.醇基和醛基 D.醛基和氨基
10.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和储能最多的物质分别是 ( )?
A.糖类和脂肪 B.糖类和蛋白质?
C.脂肪和糖类 D.脂肪和蛋白质?
11.下列对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有DNA和RNA两种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12.一个蛋白质分子有3条肽链构成,共有266个氨基酸组成,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 )
A.264和266 B.265和264
C.264和4 D.3和3
13.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多少肽键?( )
A.63 B.62 C.17 D.16
14.1.下面不属于蛋白质的功能的是:( )
A.催化作用 B.调节新陈代谢 C.储存遗传信息 D.运输作用
15.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营养物质 B.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运输代谢废物 D.贮藏能量
16.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作___________,形成的那个化学键是 ,其结构式写作 。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肽。
(3)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不同。
(4)脑啡肽的合成是采用的蛋白质工程技术,这是在生物发展___________水平上的又一突破。
17.下图表示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请分析回答:
(1)A是_______,E在动物体内是指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主要指____________。
(2)F是___________,它是由B(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3)C是___________,通式是___________。
(4)D是__________,H是__________。
18.右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方向移动。
(2)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_____。
(3)调换高倍镜后,物像变 (填“大”或“小”),视野范围变(填“大”或“小”) ,视野亮度变 (填“暗”或“亮”)。
(4)若在视野中观察的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 染色后呈现绿色的核酸为 ,用吡罗红染色剂使___________呈现红色。
19.用下列实验材料做鉴定实验,从理论上讲能否成功?说明道理。
(1)用绿色叶片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
(2)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
。
(3)用新鲜的牛奶做蛋白质鉴定实验:
。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三)
1. 右图为某一池塘示意图,该池塘可视为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层次?
A.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下列各项中,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是
A.葡萄糖?? B.糖原?? ? C.核糖? ? D.纤维素
3.下列关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所有DNA都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D.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4.下列4种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草履虫 D.水绵
5.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医生给脱水的病人注射用的都是渗透压与血浆一致的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如果将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红细胞就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放入浓盐水中则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从而失去运输氧的功能,这说明( )
A.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6.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加入菲林试剂时必须要(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甲液和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7.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A.6 18 B.5 18 C.5 17 D.6 17
8.有三个核酸,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核苷酸链,则它们是 ( )
A.一个DNA和两个RNA B.两个DNA和一个RNA C.三个DNA D.三个RNA
9.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 )
A.DNA B.RAN C.DNA或RNA D.DNA和RNA
10.细胞中脂肪的作用是 ( )
A.激素的主要成分 B.储能的主要物质
C.酶的主要成分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11.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12.淀粉、淀粉酶和直接控制淀粉酶合成的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葡萄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B.葡萄糖、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C.葡萄糖、麦芽糖、核糖核苷酸 D.葡萄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13.高等动物之所以表现出第二性征,就化学成分而言,是由于何种物质作用的结果
A.蛋白质 B.核酸 C.糖类 D.脂质
14.设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A,则大白菜内侧叶子A1与外侧叶子A2的大小
A.A1 >A2 B.A1 =A2 C.A1 < A2 D.不能判断
15.组成细菌的主要元素是
A. C、H、O、N、Ca、P B.H、O、K、P、Mg C.C、P、O、S、H、N D.N、Ca、P、K、S、Zn
二.非选择题
16.科学实验表明,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增大,而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减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水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部位。随着发育的不同和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自由水占细胞鲜重的绝大部分,是细胞的良好__________,有利于物质的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的顺利进行,所以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自由水的含量就____________。
(2)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________水,抗旱性强的植物结合水的含量就________,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自由水含量__________。
(3)结合水和自由水是可以相互____________的。
17.(5分)下图是某物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物质名称为???????????????????? 。
(2)该化合物共有??????????? ??种氨基酸缩合而成,氨基酸缩合后形成的化学键是指图中的???????????????。
(3)该物质水解时需要???????? ?个水分子,此过程除了需要水分子外,还需要?????????的参与。
18.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1表示_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_____。
(2)3有_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
(4)此图若为艾滋病病毒的核酸,2有______种,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4)
1.衣藻鞭毛基部细胞质中明显聚集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中心体
2.下列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衣藻和变形虫 B 颤藻和酵母菌
C大肠杆菌和草履虫 D噬菌体和水绵
3.叶肉细胞和肌肉细胞都具有,而蓝藻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线粒体和核糖体 B染色体和内质网
C RNA和叶绿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水稻叶肉细胞的DNA存在于
A.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
C.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叶绿体和内质网
5.下列细胞结构中,可以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找到,而在洋葱根尖细胞中找不到的是
A.细胞膜 B.中心体 C.染色体 D.线粒体
6. 将植物细胞置于含有3H标记的尿苷培养液中蕴育数小时后,对该细胞的相关结构进行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集中于
A.核仁、质体和高尔基体 B.细胞膜、核仁和核糖体
C.细胞核、核糖体和液泡 D.线粒体、核仁、核糖体和叶绿体
7.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一定由低浓度溶液一方向高浓度溶液一方运输的是
A.水 B.甘油 C.葡萄糖 D.K+
8.下列哪项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A.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B.植物细胞渗透吸水
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肾小管吸收葡萄糖
9.将小麦种子浸泡在红墨水中1分钟,取出剖开,发现胚为白色,胚乳为红色, 说明:
A.胚成活,胚乳已死亡 B.胚已死亡,胚乳成活
C.胚和胚乳均成活 D.胚和胚乳均死亡
10.大肠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二分裂
11.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①核糖体 ②叶绿体 ③中心体 ④线粒体
A.①②④ B.④ C.②④ D.①②③
12.据检测,胃腺细胞中的H+浓度比血液中的H+浓度高300万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腺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有大量运载H+的载体 B.腺细胞中有大量线粒体
C.腺细胞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D.腺细胞中有大量核糖体
13.下列能进行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是
①线粒体 ②中心体 ③核糖体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⑥染色体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④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鼻粘膜的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B.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糖蛋白有关
C.细胞膜的内外表面,各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而成的糖蛋白
D.糖蛋白不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15.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进行能量转换 B.合成蛋白质
C.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 D.贮存能源物质
16、根据下面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回答问题(题中[ ]填写图内结构的数字)
(1)图示的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 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 ] 等结构 。
(2)与能量转换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 ] 和[ ] 。
(3)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 ] 。
(4)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是 [ ] 。
(5)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并转运出去的场所是[ ] 。
(6)结构 [ 3 ]的名称是 。
17、下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写图中相应的编号)
(1)与动物细胞分泌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2)图中[ ]___________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网络和通道。
(3)图中5与动物细胞_____________分裂中的纺锤体形成有关。
(4)图中10具有合成____________的功能,这个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______。
(5)图中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如果是植物细胞应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结构。
(6)图中含DNA最多的结构是[ ]________;
含DNA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
18、如下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 1 )提取受精卵的核单位培养,不久退化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给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里移入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进行细胞分裂。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2参与____________的形成。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2)图中标号1所含物质,以其酸碱性而言属_____________性,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3)实验室有浓度为10%的5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 蛋白质溶液和⑤氯化钾溶液,其中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有___________(用编号回答)。(4)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5)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5)
1、不同膜结构之间通过“出芽”方式进行相互转化的是(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2、右图示胰腺细胞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的过程,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分泌蛋白移动的最可能途径是:③→②→⑧→⑨
B.内质网腔中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穿过3层生物膜
C.④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D.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参与
3、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C.中心体和内质网 D.叶绿体和线粒体
4、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有磷脂分子的一组细胞器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A.②⑥ B.④⑤ C.⑤⑦ D.⑥⑦
5、细胞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膜的有(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核糖体 ⑤中心体 ⑥染色体 ⑦核膜 ⑧高尔基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⑦⑧
6、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
A.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进行新陈代谢
C.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
D.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7、下列结构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A.液泡 B.核糖体 C.核仁 D.内质网
8、成人心肌细胞中比腹肌细胞数目显著多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9、被比喻成“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 B.溶酶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10、被比喻成“消化车间”的细胞器是( )
A.液泡 B.溶酶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11、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A.液泡 B.溶酶体 C.中心体 D.高尔基体
12、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叙述错误的是( )
A.都与能量的转换有关 B.都有少量的DNA
C.都有双层膜结构 D.生物的真核细胞中都存在
13、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14C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中的数量,下图中能正确描述的曲线是( )
14、染色体和染色质是( )
A.同一物质不同时期两种形态 B.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两种形态
C.不同物质不同时期两种形态 D.不同物质同一时期两种形态
15、用甲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乙母羊的卵细胞的细胞质组成一个细胞,培育成功了“多利”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度特化细胞的细胞核有全能性
B.这个乳腺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C.“多利”羊的特征与乙母羊几乎相同
D.“多利”羊的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
二、非选择题
1、水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资源,江、海、河、湖、地下水和大气中的云、雾、雨、雪等统称为天然水,水对人类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⑴人体内的水以两种形式存在: 和 ,在细胞中绝大部分以
形式存在。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⑵水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⑶在医院里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多少?为什么?
2、图5中A、B分别表示两种细胞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⑴图A是 细胞,你判断的理由是 。
⑵写出下列代号的结构名称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3] , ;
[4] , ;
[6] , ;
[8] , ;
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之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
⑷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尾巴会逐渐缩小直至消失,蘑菇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很快腐烂等,与这些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这些生物过程在细胞学上称为 。
3、如下图所示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 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⑵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 >
⑶图中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细胞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 。
⑷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 。
⑸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 。
⑹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 — — 。
⑺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B 细胞状态?
⑻图中标号①指的物质是
4、下图表示具有分泌作用的细胞合成与分泌酶颗粒的大体过程,其中原料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据图回答:
⑴用数字表示此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是 。
⑵与此分泌性蛋白质相关的几个部位:
合成部位[ ] ;
运输部位[ ] ;
加工部位[ ] ;
控制其性质的最终部位是 ;
为整个过程提供能量的部位是 ;
生物寒假作业(6)
1.关于生物体的组成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都含有C、H、O元素
B.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都含有相同比例的C、H、O元素
C.小麦体内的化学元素与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数量上基本相同
D.小麦体内的化学元素与玉米体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数量上基本相同
2.下列物质能被甲基绿染成红色的是
A.葡萄糖 B.脂肪 C.DNA D.RNA
3.原核细胞合成分泌蛋白与真核细胞合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中基因控制的
C.合成蛋白质时都有细胞核内的转录
D.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
4.在动植物细胞中结构相同、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鼻粘膜的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B.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糖蛋白有关
C.细胞膜的内外表面,各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而成的糖蛋白
D.糖蛋白不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6.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和细胞核的一组是
A.噬菌体和地衣 B.水绵和金发藓 C.酵母菌和衣藻 D.大肠杆菌和发菜
7.用3H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一天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在植物细胞内含3H最多结构可能是
A.细胞核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8. 某物质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该物质生成的场所以及它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分别是
A.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B.核糖体和细胞核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和线粒体
9. 将植物细胞置于含有3H标记的尿苷培养液中蕴育数小时后,对该细胞的相关结构进行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集中于
A.核仁、质体和高尔基体 B.细胞膜、核仁和核糖体
C.细胞核、核糖体和液泡 D.线粒体、核仁、核糖体和叶绿体
10. 菠菜海绵组织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内都有,而蓝藻细胞内没有的结构是
A.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染色体和质体
C.RNA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核糖体
11.原核细胞合成分泌蛋白与真核细胞合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中基因控制的
c.合成蛋白质时都有细胞核内的转录
D.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
12.下图是根据细胞器相似或不同点进行了分类,以下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A.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是否含有色素
D.有无膜结构
13.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进行能量转换 B.合成蛋白质
C.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 D.贮存能源物质
14.水稻叶肉细胞的DNA存在于
A.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
C.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叶绿体和内质网
15.下列细胞结构中,可以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找到,而在洋葱根尖细胞中找不到的是
A.细胞膜 B.中心体 C.染色体 D.线粒体
16.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________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 ,图中结构[_____]________ 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
________ ,图乙细胞________ 。(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17.下列为从一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据图回答(细胞器填写标号):
(1)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
(2)图B所表示的细胞器在该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 。
(4)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是 。
(5)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胞器是 。
18.下图是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这是人体的一个肠腺细胞,那么与其合成消化酶功能直接
相关的细胞器 [ ] ___的含量会多一些,该细胞器
的形成与核内的[ ] 有关。
(2)若这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其最大的特点是在[ ]______内 分子数是肠腺细胞内的 。
(3)若这是人体的造血干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S期,则该细胞核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4)若这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细胞器[ ] 较多
(5)洋葱根尖生长点的间期细胞与动物细胞不同的结构 。
19.下图为人体肾小管、小肠、胰脏内的三种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C为 细胞
(2)在一定时间内,B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后,在⑤部位发现含放射性同位素的物质。该物质形成和排出所经过的部位依次为 。 该物质的作用是。
B细胞中 较多。
(3)A与C细胞都有⑦结构,其作用都是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7)
1. 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是
A.全部为主动运输 B.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运输
C.全部为扩散作用 D.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运输
2.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3.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神经细胞吸收K+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4.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 )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S型肺炎双球菌细胞
④核糖体 ⑤骨骼肌 ⑥高尔基体
A.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
5.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6.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
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
能的叙述不正确的 ( )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水分子的运输方向
是Ⅱ→Ⅰ
B.由③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图中b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过程经过的结构是载体蛋白
7.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5分钟的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①
0.3g·mL-1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②
0.5g·mL-1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③
1mol·L-1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④
1mol·L-1醋酸溶液
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细胞膜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8.如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
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
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
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9体的DNA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叶绿体DNA能够转录 B.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
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 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10.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
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
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的总量为
2.2个单位,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
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
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
24Na的量如图实线所示。据图做出下列推
断,错误的是 ( )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增加
B.若将纵坐标改为“细胞内24Na的量”,则对应图中虚线所示的曲线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说明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11.联合国曾严格要求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中包括神经毒气。神经毒气一旦释放出来,很容易进入人的神经细胞,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杀死神经细胞。神经毒气容易进入人的神经细胞原因是 :( )
A.神经细胞膜上有大量的神经毒气载体
B.神经细胞膜上有神经毒气通道
C.神经细胞膜上与神经毒气的结合能力很强
D.神经毒气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膜
12、结合表中数据,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
线粒体膜
蛋白质(质量分数/%)
脂类(质量分数/%)
外膜
52
48
内膜
76
24
A 同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B 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
C 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D 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
13、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14.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主动运输 C.一定的流动性 D.保护作用
15、把正常的洋葱表皮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内,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16.(10分)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18℃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__。
(4)如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一个星期后,幼苗开始生长不正常,其可能的原因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用18O标记的水培养该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周围空气中能够收集到18O标记的物质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氧气、水分别由______和_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
(6)把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发现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细胞内ATP的含量变化不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 。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 。
18.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 (填标号)。若B是蓝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则只有 [ ]。
(2)若该A细胞为肠腺细胞,则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
(3)若该B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如果是水稻根尖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它吸收的硅比钙多,从结构上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在有丝分裂前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A细胞为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它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__________ 。
19.右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依据图中所示回答问题。(在小方括号内填写图中序号,并在序号后写出该结构的名称。)
(1)此细胞外侧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则钠离子出细胞时需要(1)上的____________协助,通过____________运输来完成。此时需要的ATP主要在[ ]_____________产生的。
(2)此细胞中酶的合成过程发生在[ ]_______上。某些酶的分泌要通过[ ]________________产生小泡来完成。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8)
1、 根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的关系是
二者各自独立,无任何关系
根系在吸水的同时吸收溶于水的矿质离子
根系在吸收矿质离子后,细胞液浓度增大,促进吸水
根系在吸收矿质离子后,细胞液浓度减小,促进吸水
2、右图纵轴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速度,横轴表示各种外界条件(其余的条件都是适宜的)。对曲线中M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横轴表示光强度,则M点光合速度最大
B、若横轴表示CO2浓度,则M点光合速度最大
C、若横轴表示O2浓度,则M点呼吸速度最大
D、若横轴表示光强度或CO2浓度,则M点表示
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
3.细胞膜通常被脂质溶剂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含有( )
A。蛋白质 B. 磷脂 C.多糖 D.核酸
4、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5、乌贼体内巨大的神经细胞能像红细胞一样不断地吸收K+。科学家做过实验:用一种有毒物质B使神经细胞中毒,其泵入K+的功能就消失;如果注入某种物质,神经细胞又能恢复不断吸收K+的功能,一直到这种物质消耗完,请分析科学家注入了什么物质( )
A.载体蛋白 B.糖类 C.ATP D.水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精子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都不断更新
B.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C.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叶绿体,含叶绿体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光合作用
D.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7、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B.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8、给含氨(NH3)较多的土壤中耕松土,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其原因是( )
改善土壤通气,根呼吸作用加强
B.增加土壤中N2的含量
C.改善土壤通气,硝化细菌繁殖快,有利于土壤中硝酸盐增加
D.促进氨的扩散
9、把正常的洋葱表皮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内,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10、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是
A.全部为主动运输 B.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运输
C.全部为扩散作用 D.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运输
11.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2、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A、0℃ B、15℃ C、35℃ D、25℃
13、在煮过的和没有煮过的土豆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土豆片X上出现泡沫,在土豆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A、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B、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没有煮过的土豆片中的酶对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C、土豆片X是没有煮过的,因为土豆片中含有酶,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活;
D、豆片X是没有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土豆中的酶。
14.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
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15.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是 ( )
A.在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后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16.(8分)根据下列两种实验现象回答相应的问题:
⑴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延长。在带有能遗传的矮杆性状的菜豆顶芽上滴加几滴稀释的赤霉素,菜豆茎杆即大大延长。用同样的矮杆突变株玉米做实验,也得到同样结果。但是如果将赤霉素施加到高株玉米顶芽上,高株不发生反应,即不再向高生长。这些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表格中各离子下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据此表格,你可得出哪些结论?(写出3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右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请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A为清水,a为30%的葡萄糖(可透过半透膜)溶液,则图1中的液面变化是______,如果B为清水,b为蔗糖溶液,则图3漏斗中的液面___。
(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h1_____h2,两个漏斗内溶液浓度大小为Ma
Mb。
(3)如果A、B、a、b均为某种物质,且MA=MB、Ma=Mb,则达到平衡后h1=h2,a、b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物质(微量,不直接影响溶液的浓度),发现h1上升,而h2下降,那么在a、b中加入的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技术,其方法是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 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种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用无土栽培营养液培养花卉等植物时,往往要给营养液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根的 作用,以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这一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根细胞的 (填一种细胞器)中.
(2)植物在吸收营养液中的矿质离子一段时间后,检测到营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这说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 膜.
(3)如果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营养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
19。在利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方法测定紫色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浓度实验中,将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细胞分别浸入不同浓度(A—F)的硝酸钾溶液中。5min以后,观察各叶片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结果如下:
叶片表皮细胞
A
B
C
D
E
F
硝酸钾溶液(mol·L-1)
0.11
0.12
0.125
0.13
0.14
0.50
质壁分离程度
未分离
未分离
开始分离
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未复原
未复原
自动复原
自动复原
被诱导复原
不复原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质壁分离指的是 。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 。
(2)在C和D的浓度下,叶片表皮细胞发生的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原因是 。
(3)在F浓度下,当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用清水不能诱使它们复原,原因是 。
(4)根据该实验结果,万年青叶片表皮细胞的浓度约在 之间。
(5)细胞在质壁分离的状况下能否吸收矿质离子? 。该事实说明了细胞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 的过程。
生物寒假作业(9)
1.细胞膜通常被脂质溶剂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含有( )
A。磷脂 B.蛋白质 C.多糖 D.核酸
2。一分子CO2 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耶律体基质内,功穿越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A. 6 B.8 C.10 D.12
3.7.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特征的是( )。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染色体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D.核糖体和中心体
5.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6.下列哪种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
A.刚撕下的蚕豆叶表皮细胞 B.尚未萌发的菜豆的胚芽细胞
C.用95%乙醇浸泡过的洋葱鳞片叶上表皮细胞 D.刚切下的小麦根尖生长点细胞
7.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进浓盐水,过一段时间,结果是 ( )
A.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减少 B.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增多
C.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减少 D.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
8.造成离子在细胞两侧分别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离子 ( )
A.不能透过细胞膜 B.需要载体主动运输通过细胞膜
C.过膜的扩散速度很慢 D.被动运输通过细胞膜
9.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
A.①无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
C.①红色、②无色 D.①红色、②红色
10.成熟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吸收水分到根内部的导管中去,水分由外向内逐层渗过各层细胞,从而导致各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
A.逐层降低 B.逐层升高 C.不变 D.取决于土壤液浓度
11.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其吸水力的变化应当是( )。
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吸水力不变 D.吸水力等于0
12.在马铃薯中用打孔机打出两个圆柱体块P和R,P在蒸馏水中放1h,R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 h,处理后的圆柱体与原来的孔匹配情况是( )
A.P不合适,但R刚好合适 B.P、R都不合适
C.P、R都精确的合适 D.P精确的合适,但R不合适
13.取正常生活的两个成熟植物细胞甲和乙,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比细胞液的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种细胞的变化是( )。
A.均发生质壁分离,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均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均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乙细胞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均发生质壁分离,随后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4.通过质壁分离实验不可以鉴定(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
C.植物细胞能否进行渗透吸水 D.植物细胞细胞液的大致浓度
15.将n块(n>5)质量、体积相同并去皮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放在不同的质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5min后,测定马铃薯块茎的质量,并根据测定结果制成直角坐标图。在下图中,你认为能表示本实验结果的是( )。
非选择题目
16.据图4-4回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的有关问题。
(1)下面是几位同学绘制的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通常选用紫色洋葱的表皮细胞作为观察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便于清晰地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图4-4
(2)在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其细胞液的外围是__________层。这一层的外膜是__________,内膜是__________。
17.下图为浸在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请根据图回答:(7分)
(1)图中A为 ,B为 ,
C为 ,D为 。
(2)此时在A与B之间的物质是 。
(3)此前D的浓度比蔗糖溶液的浓度。
(4)如果要使细胞恢复实验前的形态,处理的
方法是 。
18.根据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请回答:
(1)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条件是:
① ;② 。
(2)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是:
① ;② ;
③ ;④ 。
19。
右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依据图
中所示回答问题。(在小方括号内填写图中序
号,并在序号后写出该结构的名称。)
(1)此细胞外侧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则
钠离子出细胞时需要(1)上的 协助,
通过 运输来完成。此时需要的ATP主
要在[ ] —产生的。
(2)此细胞中酶的合成过程发生在。[ ]
上。某些酶的分泌要通过[ ]
产生小泡来完成。
参考答案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D
C
C
D
B
A
C
A
11
12
13
14
15
D
D
A
B
C
16.(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差异性 。 (3)①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H20,它占人体体重的60%以上,②构成细胞的四大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也是C、H、O 。 构成人体细胞原生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类化合物中都含氮,有些脂类也含氮;特别是蛋白质在细胞干重中含量在50%以上,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故含氮元素较多 。(4)碳酸钙 骨质疏松症 离子 抽搐现象。(5)人体内含铁,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表中没有是因为铁是半微量元素,含量少。 (6)叶 因为镁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叶片中含镁丰富 。
17.(1)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2)苏丹Ⅲ 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3)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4)①分别配DDCC制,储存。 ②0.1g/mL的NaOH; 0.01g/mL的CuSO4。 ③烧杯底部; 实验者。 ④太大。
18..(1)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2)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均不同 (3)多样性;使得生命活动和生物界丰富多彩
19.(1)取3支试管分别标号1、2、3。(2) 在l号和2号试管内各加入2mL正常人的尿液,3号试管内加2mL大量食糖者的尿液。2号试管加入少量的葡萄糖。(3)然后向3支试管分别加入刚配好的斐林试剂2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4)将这3支试管放人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2min左右。在加热煮沸过程中随时仔细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5)结果分析:l号试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3号试管若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不含葡萄糖;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尿液中含葡萄糖。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C
C
D
B
B
B
A
11
12
13
14
15
D
D
C
C
D
16.(1)1 1
(2)5 4 脱水缩合 肽键 -CO-NH- 五
(3)4 R基不同 分子
17.(1)葡萄糖 糖元 淀粉(2)脂肪 脂肪酸 甘油 磷脂 固醇
(3)氨基酸 (4)脱氧核苷酸 DNA
18. (1)右上 (2)细准焦螺旋 (3)大,小,暗 (4)甲基绿 DNA,RNA
19. (1)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可合成可溶性还原糖,但因为其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所以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因此不会成功。
(2)若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因为种子含较多的脂肪,种子也比较大,便于徒手切片。从理论上讲,应该能成功
(3)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理论上可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B
D
C
C
A
A
B
11
12
13
14
15
D
A
D
A
C
16.(1)游离 细胞质基质 液泡 溶剂 运输 生物化学反应 高(2)结合 高 低 (3)转化
17.(1)三肽化合物(多肽) (2)三 2 (3)2 酶
18.(1) 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2)4 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3)3(4)1 核糖
19. A、血红蛋白 B、脂肪 C、染色质(体) D、纤维素(半纤维素) 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D
C
B
D
A
C
A
D
A
A
A
C
C
16、(1)植物;1,细胞壁;9,叶绿体;11,大液泡
(2)8,线粒体;9,叶绿体
(3)12,核糖体
(4)11,液泡
(5)2,高尔基体
(6)核仁
17、(1)9,高尔基体
(2)3、6,内质网
(3)有丝
(4)蛋白质;1,线粒体
(5)5,中心体;细胞壁;叶绿体;明显的大液泡
(6)4,细胞核;1,线粒体
18、(1)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生存
(2)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独立生存
(3)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19、(1)核糖体 4、7
(2)酸 龙胆紫、醋酸洋红、甲基绿
(3)①②⑤
(4)4、5、7
(5)6、7、9 中心体 3、8、10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D
A
D
A
C
B
A
B
C
D
C
A
C
16、⑴自由水 结合水 自由水 蛋白质
⑵结合水为细胞的组成成分,自由水为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有助于对物质的吸收、运输和排泄
⑶医院里用于注射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因为人体体崖的无机盐含量为0.9%,所以0.9%的生理盐水与体液是等渗溶液。
17、⑴高等植物,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无中心体;
⑵[3]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吸收的主要场所
[4]叶绿体,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和动物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8]核孔,大分子物质进行细胞核的通道
⑶11 液泡
⑷溶酶体 细胞涸亡
18、 ⑴刚刚发生质壁分离
⑵C>A>B
⑶A>B ⑷C>A>B ⑸C ⑹B A C
⑺在盖波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收,反复几次,使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⑻外界溶液
19、⑴①——②——③——④——⑤ (1分)
⑵①核糖体 ②肉质网 ③高尔基体 细胞核 线粒体 、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D
C
C
D
B
C
D
A
D
D
C
C
B
16.(1)乙 甲 大液泡
(2)纤维素
(3)线粒体 叶绿体
(4)A
(5)①③⑤ ②④⑤
17.(1)C
(2)储存、加工和转运物质的作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 A、C 。
(4)D
(5)A、C
18.(1)[ 3 ] 核糖体 [ 7 ] 核仁
(2)[ 6 ]细胞核 DNA 一半
(3)DNA复制 。
(4)[ 1 ] 线粒体
(5)无中心体,有细胞壁
19.(1)肾小管上皮
(2)①②③④⑤ 消化食物 高尔基体
(3) 扩大细胞膜表面积,提高吸收效率。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C
D
B
D
A
D
A
D
D
A
C
A
16.(1)主动运输 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能量 根部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2)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Ca或Fe
17.(1)下降 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使呼吸作用下降而使离子吸收量下降 (2)增加 下降 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被分解,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3)细胞呼吸 (4)细胞膜上的载体的数量和种类。
18.(1)8、9、10;3 (2)2?
(3)9;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细胞膜上运输硅的载体比运输钙的载体数量多。
(4)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5)主动运输
19。(1)蛋白质载体, 主动。 [9]线粒体。
(2)[11]核糖体。 [3]高尔基体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B
B
C
C
A
C
A
C
D
C
C
B
D
16。⑴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是遗传决定的,高株能够合成最适浓度(或足够)的赤霉素,矮株则不能合成赤霉素(或合成较少)因而不能长高。
⑵①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②根细胞膜上运载K+的载体比运载Ca2+、Mg2+的要多
③植物体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④植物在光下和黑暗中吸收无机盐的速率不同[光下吸收K+的速度比黑暗条件下要快(或光下吸收Ca2+、Mg2+的速度比黑暗条件下要慢
17.⑴先上升后下降 升高 ⑵小于(<) 大于(>)
⑶水解酶(使某种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 聚合酶(使某种物质变成大分子的物质)
18. (1)有氧呼吸(呼吸)(1分) 线粒体(1分) (2)选择透过性 (3)大于
19。(1)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分离 硝酸钾溶液 (2)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K+和NO3—逐步运转到细胞内部,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水分子自由扩散入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3)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性 (4)0.12~0.125mol/L (5)能 相对独立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B
D
D
A
D
B
B
A
A
B
C
B
D
16.(1)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 (2)[2]细胞膜 [3]细胞质 [5]液泡膜 (3)大伸缩
17。(1)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膜, 液泡(细胞液)
(2)蔗糖溶液(外界溶液)
(3)低(小)
(4)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反复几次,使洋葱表皮细胞浸在清水中
18。(1)①生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 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①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②液泡中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③原生原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细胞壁的收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收缩性
19。(1)蛋白质载体, 主动。 [9]线粒体。
(2)[11]核糖体。 [3]高尔基体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B
A
A
C
D
B
A
11
12
13
14
15
D
C
B
C
A
16.(1)C3 C5 (CH2O) (2)化合物a、b(或C3、C5)达到一定量后,合成量和转变成其他化合物的量相等(3)由化合物a转变成其他化合物(或还原C3)的反应停止,而生成化合物a(或C3)正常进行而积累(4)生成化合物b的反应正常进行,由化合物b转变成其他化合物(或C5固定CO2)的反应减慢,化合物b(或C5)被利用减少而积累。
17.(1)酶的浓度(2)再用更少(1片、1/2片、1/4片等)和更多的圆形滤纸片(6片、8片等)进行实验(3)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释放O2实验记录表(单位 mL)
O2量 滤纸
读数 数
时间
2片
4片
……
第1次(30秒)
第2次(60秒)
第3次(90秒)
┇
第10次(300秒)
(4)
(5)②在各次实验中,圆形滤纸片的数量不变;③要在H2O2溶液的温度达到清水相同的温度后再把反应小室旋转180°
(6) (答案完全开放,可以有很多种答案,只要合理均可给分)
18. (1)适宜的温度,光照,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等(2)见右图 (3)ab abef (4)不正确 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后,方可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19.①4;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碱性环境中,使焦性没食子酸变褐色②对照;光照不会使焦性没食子酸变色③除去溶于水中的氧;防止瓶中气体与瓶外气体进行交换④3或2;光照或CO2 ⑤1和4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一)
1
2
3
4
5
6
7
8
C
C
D
B
C
A
B
B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C
C
C
D
B
16.(1)增加氧气,保证酵母菌在一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使其大量繁殖。
(2)有氧呼吸时产生的水逐渐增加,液面逐渐升高,最后将发酵基质没入水中,水中的氧被消耗尽,形成了无氧环境。
(3)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这时繁殖了大量的酵母菌,种群达到较高的密度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整个空间,以后氧气逐渐消耗,有氧呼吸减弱,当氧气被完全消耗时,就转入无氧发酵,酒精开始生成。
17.(1)C、D、A(2)D、A、A (3)B、D、B (4)一 丙
18.(1) 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2) 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速率 (3)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 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 (4)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装置同于实验组
19.(1)①应为黑暗处理48h的植物(消耗原有淀粉)
②不应用绿色玻璃瓶(光合作用几乎不利用绿光,最好用无色玻璃瓶).
③光照方向应从各个方向照光
④无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的实验条件与改正后的实验装置基本相同,只是没有无水NaOH,这样实验组(无C02)和对照组(有CO2),除有无CO2:这一实验条件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完全一样。将实验组和照组的叶片取出,经酒精煮沸脱色后,滴加等量碘液,实验组不变蓝,对照组变蓝,从而证明C0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二)
1
2
3
4
5
6
7
8
C
C
C
D
A
B
D
D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A
B
A
B
D
16.(1)C5;C3还原受阻使生成的C5减少;CO2固定时消耗量维持不变 (2)C3;CO2固定所合成的C3;C3还原消耗量维持不变 (3)光反应;暗反应
17.(1)光照强度、温度 (2)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3)CO2 (4)色素分布; 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降低呼吸消耗 (5)暗反应中酶的活性; 适当提高温度; 提高暗反应中酶的活性
18.(1)蛋白质 (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3)略
(4)不变 在pH=2时酶已经失活 (5)C
19.(1)检验该洗衣粉是否含蛋白酶(2)①45℃ ②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或酶的活性已丧失)③胶片上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
(3)丝质及羊毛衣料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料
(4)酶本身无毒,含量少,又能被微生物完全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三)
1-15 DDCBA CCDAC DCCBC
16.(1)动物 中 4 8 8 (2)分裂后期 8 8 (3)中心体 染色体 星射线
17.(1)后 (2)8 8 (3)4 (4)间 复制 (5)赤道板 细胞板 细胞壁
18.(1)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生长 (2)形态 结构 生理功能
组织
19.(1)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质 (2)全部遗传信息 (3)具有全能性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四)
1-15CCADB DDCBD DCBDB
16.(1)B 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右上方
(3)细准焦螺旋 (4)细胞分裂间期 间期的时间最长
17. (1)植物 有丝分裂 中期 (2)4 8 8 8 0 8
(3)4 (4)如右图。(5分)
(5)如下图(5分)
18.⑴A、C、D、F、H ⑵原癌基因 抑制 激活 ⑶间 RNA和蛋白质 ⑷放疗 ⑸为癌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癌细胞的代谢终产物,这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癌细胞向其他部位转移 ⑹①甲与丁(乙与丙) 乙与丙(甲与丁) ②每日给小鼠提供相同的食物、水;给实验组定时服用双歧杆菌制剂,同时给对照组服用等量的水。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十五)
1-15 BCBDC ABADD BDABA
16.(1)a→2a→a (2分) (2)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 (3分) (3)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3分)
(4)4条(2分)
17.(1)B→A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A→B 染色体 (3)体细胞 增殖 暂不增殖 不增殖 (4)遗传性状
18.(1)水、无机盐 (2)20 (3)全能
19.(1)分裂间期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 1:2:2 (3)C和D (4)A和B D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