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唐朝时期,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经
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一位历史人物的学习资料卡片。据卡片内容推测,他整理的这位历史人物应是 ( )
A.松赞干布 B.鉴真
C.玄奘 D.张骞
3.对比下列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珎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4.下列关于新罗与唐朝关系的描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新罗仿照唐朝,实行科举制
C.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等科技成就
D.中国音乐传入朝鲜半岛,广泛流传
5.古典名著《西游记》里描写了唐朝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这里的“西天”指的是( )
A.日本 B.天竺
C.朝鲜 D.大食
6.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
7.下面两幅图片中的人物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8.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9.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订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不恰当 (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D.新罗派遣使节来华
二、非选择题
10.唐代有两位伟大的僧人,一个西行取经留下传奇故事,一个东渡日本广传中国文化,他们的行为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什么事迹?他们的事迹有什么相同作用?由此可看出两位人物的什么精神和唐文化的什么特点?
(2)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该道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经过此段路程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恶劣天气?
(3)与A地区相关的著作是什么?
(4)请你为这幅地图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答案
1.A 2.B 3.D 4.D 5.B 6.B 7.B 8.B 9.A
10.(1)人物与事迹: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文化。作用: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精神: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特点:兼容并包、充满活力。
(2)丝绸之路。张骞。沙暴、干旱、酷暑、昼夜温差大等恶劣天气。(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大唐西域记》。
(4)唐朝的对外关系、开放与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