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温度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2 20: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温度》教学设计
东阳市画溪小学 金丹青
教材分析:
《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中的第一课。它是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生活中的温度,了解零上的温度和零下的温度,并能够比较温度的高低,尤其是零下温度的比较。因为该节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准确的掌握本节的重难点。?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负数和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难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认识:
同学们,今天金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欢迎吗?
上课前老师跟大家玩个游戏,叫做“说反话”游戏,比如我说我很矮,那你们应该怎么说?(我很高)
我向左——我向右 上升——下降 前面——后面
生活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量。
(设计意图:促进和学生的交流,体验相反意义在生活中的存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这是——大头儿子一家,他家住在北京,最近小头爸爸公司放假,他准备带大头儿子出去旅游,我们说旅游之前都要准备些什么?
学生回答:衣服、吃的等等。
对啊,他们忙着准备行李,准备衣服,可是他们不知道要带什么衣服,把他们难住了。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看天气预报啊,了解一下温度。
真聪明,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温度。(板书:温度))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温度。
小头爸爸选好了三个城市,分别是香港、哈尔滨、内蒙古。昨天咱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你们回家查找了它们的今日气温,都找过了吗?
活动一:小小天气预报员
请一位代表上来当一当天气预报员,给我们播报一下北京今日的气温。
生:北京今日最高气温十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一摄氏度。
其他同学也有一个任务,在播报的时候,请你们帮我记录一下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以方便大头儿子他们一家一眼就能看明白。
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北京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能让大家一眼明白!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交流。通过当天气预报员,既新鲜又富有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读写温度。
刚才在听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温度的单位怎么读?
先在左上角画一个小圈,然后写一个大写的C
读作:摄氏度 写作:℃ (学生齐读,板书)
展开对比表格。
从同学们的记录中,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最简便?
(介绍“+”正号,“—”负号)
他是怎么表示零下1℃的?(请学生自己说一说)
-1℃表示北京的最低温度是零下1℃,+10℃表示北京的最高温度是10℃。
在1℃前面加一个“-”符号, “-”读作负号,表示比0还低。数字前有负号的数就叫负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讨的时间和空间,用描述性的语言概括出什么是零下温度。)
教读温度。
—1℃ 零下一摄氏度,表示比0℃低1℃,读作:负一摄氏度
+10℃ 零上十摄氏度,表示比0℃高10℃,读作:正十摄氏度
生活中了方便“+”可以省了,即十摄氏度。
反问:“—”能省了吗?
生:不能,省了就是零上温度了。
学生读写其他三个城市温度,完成学习单上第二题。(请学生上台讲解,全班对答案)
请你在表格内记录其他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北京
香港
哈尔滨
内蒙古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观察并认识温度计。
在温度计上,以0℃的刻度为界线,冰水混合物时的温度为0℃。0℃以上是零上温度,0℃以下是零下温度,越往上表示温度越高,相反,越往下表示温度越低。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感受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0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后续加深学习正负数埋下伏笔。)
在温度计上分别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北京 香港 哈尔滨 内蒙古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指一指,标一标的过程中形象地感受到零上温度都在零的上面,零下温度都在零的下面。)
7、说一说,哪个城市气温最低?将三个城市的气温按从低到高排列。
北京
哈尔滨
内蒙古
-1℃
-15℃
-7℃
( )<( )<( )
生:可以在温度计上找一找。
生:零下1℃比0℃低1℃,零下15℃比0℃低15℃,零下7℃比0℃低7℃,所以零下15℃最低。
(设计意图: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理解温度的意义,正数和负数的相对性。)
练习巩固。
观察下表,你能提几个问题来考考大家吗?
让学生自己提数学问题,并解决
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这四个城市的位置,想一想城市的地理位置与气温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温度
读作:摄氏度 写作:℃
—2℃ 零下二摄氏度,表示比0℃低2℃,读作:负二摄氏度
+5℃ 零上五摄氏度,表示比0℃高5℃,读作:正五摄氏度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自己学的数学”,才会有灵性和活力,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将数学化的知识生活化,挖掘其数学本质。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几点反思:
1、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便于儿童理解,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借助相反动作游戏作为课前调控的奠基点,突出生活中有许多相反的量。从同学们喜欢的旅游作为突破口,把他们带进天气预报的视频中,从而进入《温度》的教学。
2、抽象知识直观化。
在师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0分界点。借助了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高低能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为学生搭好一层阶梯,把数学知识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并非常透彻地给予学生认识和使用温度计的机会,使难点迎刃而解。
3、巩固练习的灵活化。
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还必须获得一定的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要使小学生由懂到会,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地组织练习,提高练习效益,减少学生练习的无效或低效劳动。
尽管这次上课结束了,但留给自己的是更多思考。体验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该有一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