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网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首先本节教材在“想一想、议一议”的环节中对比了加罩和未加罩操场的生长情况,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物与环境间是一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成员以及各成员的作用,接着通过举出学生熟悉的谚语引出食物链,并通过观察与思考对食物链的相关知识详细的梳理,再次通过资料分析说明有毒物质会经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并可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实例分析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仔细分析教材中的四部分内容发现:这四部分的内容实质上是概念——组成——结构——特性的层次,依次解决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是怎样的、它如何维持这种整体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2.教学对象分析
在上一节的基础上,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认识并不深刻。对于生态系统的概念大多数同学都知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样的概念,但是对于非生物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不太确定,而且对于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不是很清楚。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肯定都听说过,但是对其书写确实完全陌生的。有毒物质随食物链的富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等知识,根据学生的阅历并不能清楚的说出和理解。
教学环境分析
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食物网的概念。
(2)说明食物网与食物链的联系。
(3)解释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4)概述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 通过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
(2)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2)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来源:Z#xx#k.Com]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食物网的概念,初步理解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渠道,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料,讨论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数量变化,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难点:指导学生观察理解教材中“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示意图,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通过动动手、资料分析等手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资料、解读数据的能力,并对生态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通过动动手、小组讨论等方法,悟出食物网的概念,依据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每一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通过问题的引领和对“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等资料的解读,讨论归纳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总结归纳的能力。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小资料”,及介绍生态农业和学生收集的当地的一些“事例”,让学生分析讨论,理解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通过食物网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保持稳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生态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最后提议每们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人们要有忧患意识,拒绝“野味”,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惟一的家园——地球村。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提醒学生准备好上一节课所做的“食物链”
2、课前收集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影响的资料。[来源:Zxxk.Com]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导入
互动探究
活动一:
【学生活动】:
①准备好上一节课所做的食物链,
②两位同学合作,将食物链中相同的生物叠起来,注意箭头跟着移动,可用火柴棒代替箭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形成类似网状结构)
生: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生物。例如,鸡可以吃青草,也可以吃蚱蜢;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动物所吃,例如,青草可以被鸡吃,也可以被蚱蜢吃。因此,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学生得出:食物网的概念。
分组讨论:P101图6—7
1.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2.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全都枯死了,哪些生物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其他生物会受到影响吗?
3.蛇与鹰的既是 关系,又是 关系.
4.图中画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若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加入哪些成分?
展示课件:展示农田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和谐生活的画面和捕食的场面。
看一看,想一想,这些生物之间是否只是单方向的食物联结?
指导学生预习,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像这样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状结构叫什么?师: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应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复杂联系,同时还反应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情况。
展示课件:能量流动的FLASH动画。
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生物之间的联系,就象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曾经有过的自尊体验,从而使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尊心”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悟出食物网的概念;依据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每一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二:
小组讨论:1、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哪里?
2、食物链中的什么成分可将能量固定?
3、某一种生物捕食另一种生物的同时,是否也获得了能量?
4、能量是否全部能沿着食物链传递下去?
学生总结: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逐级递减,不能逆转。
生: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递进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生:工厂排放的废水,废电池随手扔入水中,生活污水排入水中……[来源:
师: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应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复杂联系,同时还反应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情况。
展示课件:能量流动的FLASH动画。
师:我们人类是食物链(网)中的一员,并且处于最高位置,假如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
些有毒物质随食物链进入我们体内,将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展示课件: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实例。(DDT)[来源
师:仔细观看,通过分析讨论,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师:很好。那么这些有毒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呢?[来源:学|科|网]网]
师:这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所以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地球的生存,让我们珍惜环境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反面分析问题的逆向思维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三:
课堂小结
当堂巩固
讨论: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角度考虑,人会受到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吗?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有影响吗?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儿牧草丰茂,牛羊成群,是我国最
大的牧业基地。可是,历史上由于这儿野狼成群,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野狼活动,使野狼的数量锐减,剩下为数不多的狼再也不敢以草原为家,以牛羊为食,统统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了。野狼不见了,畜牧业空前发展,在牛羊种群不断增加的同时,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草原难以承载,导致草场急剧退化,使草原面临沙化的危险。
讨论:1、你认为人们品尝野味与大量农田遭受鼠害有关吗?为什么?
2、你认为狼对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什么作用?
讨论:学生课前收集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影响的资料。
3、通过上述资料的分析,谈谈人类应当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列举当地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如:捕食青蛙、捕食蛇、捕食鸟……
生:列举当地利用食物链、食物网知识发展的生态农业所取得的成果,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鸭、藕田养泥鳅……
最后,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信息库的“利用食物链造福于人类”的生态农业的事例。
我们生存的环境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纺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存环境的优劣很多时候取决于人类的创造活动和破坏活动,也许不自觉中,我们有过破坏环境的行为,但若不注意,最终受到惩罚的也正是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地球建设成所有生物的美丽家园!
学生练习
师:小结在生态系统中,处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生物都很重要,并且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一种生物消失,就会使整个食物链中断,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甚至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人类活动过多地干预某一部分,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衡,导致人类自食其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当地的一些不良行为和生态农业所取得的成果的事例。
展示课件: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解读数据的能力,并对生态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第2 节 食物网
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食物网的概念:
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规律;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逐级递减,不能逆转
生物的富集作用
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
树立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