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专题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内含原卷和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专题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内含原卷和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22:47:12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2019·邵阳三模)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是为了
A.选定某一频率的电台信号
B.调节收音机的音量
C.把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D.把声音信号从高频调制信号中检出来
2.广播电台或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天线的作用是
A.只发射音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B.只发射视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C.只把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更高频率的射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
D.三种电流不经调制通过天线发射三种不同的电磁波
3.广州的小茗同学用新买的4G手机听广州交通电台(FM106.1)交通信息,北京的小萱同学用收音机听北京音乐广播(FM97.4)的音乐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G手机比原来的3G手机上网速度快,是因为4G网络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比3G的快
B.广州交通电台发射的电磁波比北京音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速度快
C.收听广州交通电台能听到106.1MHz频率的声音
D.4G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和北京音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速度一样
4.在无线电的发射过程中,能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的装置是
A.话筒 B.振荡器 C.调制器 D.天线
5.2019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两会圆满结束。“开放的大门不关,改革的脚步不停”,这是今年全国人民两会上最强的声音,全国人民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了解两会消息,倍感振奋。关于广播和电视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播信号是超声波 B.广播信号是次声波
C.电视信号是电磁波 D.电视信号是激光
6.电视机的频道转换开关,实际上就是一个
A.调制器 B.振荡器 C.调谐器 D.检波器
7.海口电视台双创频道的电视节目信号通过发射塔发射,电视信号是
A.超声波 B.光波 C.电磁波 D.次声波
8.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9日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这一消息通过卫星电视迅速传遍全国。就此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一消息是通过超声波传播的
B.这一现象说明电磁波可传递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
C.人们几乎同时知道这一消息,说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时间
D.电磁波的传播必须借助卫星
9.去年9月我国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都进行了直播。如图是习主席正在检阅部队时的情景,现场记者将该图片信息传送到电视台所用的载体是
A.电磁波 B.超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10.2019年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代表——中国移动面向世界演示了5G医疗应用场景和联网无人机场景,受到瞩目。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以上三者
11.人们用手机通话时传递信息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12.如图为老式电话机的原理图。炭粒话筒相当于一个变阻器,膜片振动把炭粒压紧和放松时,相当于图中膜片带动滑动头左右移动,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发生周期性变化,引起电路中的电流发生相应的周期变化。听筒中有一个电磁铁,当线圈中的电流周期性变化时,它对旁边铁质膜片的引力也随着改变,使膜片来回运动。设图示位置话筒膜片。听筒膜片均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炭粒话筒的作用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把声音信号转换成变化的电流
B.听筒中膜片往返运动的频率跟话筒中膜片运动的频率不同
C.铁膜听筒的原理相当于发电机,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D.话筒膜片从图示位置左移时,对方听筒膜片应会右移
13.下列常用电器中,既能接收又能发射电磁波的是
A.录音机 B.电视机 C.收音机 D.手机
14.我国是全世界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下列关于手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发射和接收信息
B.听筒是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振动用的电动机利用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D.手机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5.大多人手机上都装有微信,用它不仅可以转发文字、图片,还可以语音和视频,从6.1版本开始微信还新增了声音锁功能,该功能可以使用声音做为登录方式,简化了传统的密码输入方式。关于微信及声音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在录制声音锁的过程是把电信号转化成了声信号
B.别人的声音打不开你的微信,是因为你们声音的音调不同
C.人们用微信进行语音对话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用微信转发视频时,是直接把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从一部手机发送到另一部手机的
16.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________和________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17.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是通过________波(填“超声”或“电磁”)传递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利用________(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18.在无线电广播中,声音信息是搭载在________上通过发射台向空间传播的,其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
19.方向来回迅速变化的电流叫做________。当导体中有________时,在它周围空间产生________,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________来传输电信号。
20.电视是利用________来传递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信号的。
21.电视机接收到的电视信号是通过________传递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22.我们平时观看足球比赛的电视转播,其实是通讯卫星通过________来是来传递信息的,我们利用遥控器来调换不同的电视频道,其实是改变了电视机接收信号的________。比赛中我们看到被打进球门内的足球被球网拦住,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3.如图是电视的发射和接收原理图,图乙中显示器的作用是将接收的图象电信号还原成________;扬声器的作用是将音频电信号转化成________。
24.(2019·鞍山一模)我国的“华为”公司已成为移动通讯“5G”技术的领导者,手机是利用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在给手机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5.(2019·潮安区模拟)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移动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悄悄发生改变,打电话、微信聊天等这些服务是通过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km/s;使用手机时,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6.高建公路ETC电子收费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方式。它通过车载IC卡中感应天线发射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来收录信息。小明乘坐的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他听到车窗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________产生的。他看到小区街口安装了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7.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它是利用________波来传递信息的。
28.移动通信是利用________传递信号的,其信号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它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9.盐城人很快就可以坐上高铁啦!在高铁上也能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手机是通过________传送信息的,列车在到站前会提前关闭动力,由于________它还会继续向前运动。列车进站时,乘客需在安全线外等候,这是因为列车旁空气流速快,压强________,易发生危险。
30.如图所示的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具,具有蓝牙同步手机通话、跑步记数、音乐播放、图片处理等功能,深受人们青睐。智能手表通过接收手机发射的________来接听电话。将手表戴在手腕上跑步时,以手表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我们听到智能手表播放的音乐,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手表屏幕显示的彩色画而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1.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量子通讯技术
2019年8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宣布,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纠缠分发、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
1200公里的超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成果,1个月前曾登上顶级学术期刊《科学》的封面。这次,星地间的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又同时发表在另一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报道称,中国量子卫星克服了超安全通信的主要障碍。量子卫星探针实现了创纪录的远距离量子纠缠,这能够实现基于量子技术下的数据加密传输。通过两个地面站点和卫星之间发射量子,在千公里级别距离上实现了量子纠缠。这一技术是未来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技术的基础技术。参与这次实验的两个地面站分别是青海德令哈站和云南丽江站,两站距离1203公里。
这次重要实验是在去年年底完成的,而此前的传输距离纪录为144公里。“墨子”号卫星是2019年8月发射的。从百公里到千公里,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将量子纠缠分发的世界纪录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量子纠缠是奇特的量子力学现象。通俗地说,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相隔多远,一个量子状态变化,另一个也会改变。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
量子纠缠分发,就是将一对有“感应”的量子分置于两地。这尤其适用于保密通信,在此基础上的量子通信技术被誉为信息安全“终极武器”。
潘建伟对新华社记者说:“这项工作为未来开展大尺度量子网络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以及开展外太空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实验检验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潘建伟说,目前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在白天,光量子非常多的情况下,分辨并接收到量子卫星的信号,以实现量子通信。
潘建伟表示,除了量子密钥和通信实验之外,他们还将运用“墨子号”测试重力对于量子纠缠形态的影响。他们还将在两年内发射另一颗量子卫星。其他同事认为这个想法太雄心勃勃了,因为这意味着两套在太空中的量子发射系统,可能实现宇宙中的量子纠缠。
(1)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一个量子状态变化,另一个状态________。
(2)量子通信技术被誉为信息安全“终极武器”,是建立在________基础上的。
(3)量子通信技术目前主要的挑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电磁波让信息“飞”了起来,将我们联结在一起。下图收音机的调台面板上“FM”和“AM”为两个波段,这两个波段的________相同(选填“波长”或“波速”或“频率”),在你收听“Music88.7”中的歌曲时,有时需要旋转音量旋钮,旋转这个旋钮是调节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1.(2019·邵阳县三模)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是为了
A.选定某一频率的电台信号
B.调节收音机的音量
C.把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D.把声音信号从高频调制信号中检出来
【答案】A
【解析】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是为了从接收的电磁波中,选出需要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故选A。
2.广播电台或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天线的作用是
A.只发射音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B.只发射视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C.只把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更高频率的射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
D.三种电流不经调制通过天线发射三种不同的电磁波
【答案】C
3.广州的小茗同学用新买的4G手机听广州交通电台(FM106.1)交通信息,北京的小萱同学用收音机听北京音乐广播(FM97.4)的音乐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G手机比原来的3G手机上网速度快,是因为4G网络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比3G的快
B.广州交通电台发射的电磁波比北京音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速度快
C.收听广州交通电台能听到106.1MHz频率的声音
D.4G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和北京音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速度一样
【答案】D
【解析】A、4G手机比原来的3G手机上网速度快,4G网络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和3G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B、广州交通电台发射的电磁波和北京音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速度是相同的,故B错误;C、106.1 MHz频率的声音是超声波,人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D、4G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和北京音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速度一样,故D正确;故选D。
4.在无线电的发射过程中,能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的装置是
A.话筒 B.振荡器 C.调制器 D.天线
【答案】B
【解析】A、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不能产生高频振荡电流,故A错误;B、发射台的振荡器能产生高频振荡电流,成为音频或视频信号的传播载体,故B正确;C、调制器的作用是把音频或视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不能产生高频振荡电流,故C错误;D、天线起到发射信号的作用,不能产生高频振荡电流,故D错误。故选B。
5.2019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两会圆满结束。“开放的大门不关,改革的脚步不停”,这是今年全国人民两会上最强的声音,全国人民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了解两会消息,倍感振奋。关于广播和电视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播信号是超声波 B.广播信号是次声波
C.电视信号是电磁波 D.电视信号是激光
【答案】C
【解析】A.广播信号是电磁波而不是超声波。故选项A错误;B.广播信号是电磁波而不是次声波。故选项B错误;C.电视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选项C正确;D.电视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而激光是应用在光纤通信领域的。故选项D错误。故选C。
6.电视机的频道转换开关,实际上就是一个
A.调制器 B.振荡器 C.调谐器 D.检波器
【答案】C
7.海口电视台双创频道的电视节目信号通过发射塔发射,电视信号是
A.超声波 B.光波 C.电磁波 D.次声波
【答案】C
【解析】电磁波可以传递声音、图象等信息,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故选C。
8.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9日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这一消息通过卫星电视迅速传遍全国。就此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一消息是通过超声波传播的
B.这一现象说明电磁波可传递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
C.人们几乎同时知道这一消息,说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时间
D.电磁波的传播必须借助卫星
【答案】B
9.去年9月我国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都进行了直播。如图是习主席正在检阅部队时的情景,现场记者将该图片信息传送到电视台所用的载体是
A.电磁波 B.超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答案】A
【解析】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且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记者将现场图片传送到电视台时所用的载体是电磁波,所以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0.2019年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代表——中国移动面向世界演示了5G医疗应用场景和联网无人机场景,受到瞩目。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以上三者
【答案】A
【解析】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且传递信息的质量高、传输距离远,所以,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电磁波。故选A。
11.人们用手机通话时传递信息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答案】C
【解析】使用手机通话时,手机与基地台之间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选C。
12.如图为老式电话机的原理图。炭粒话筒相当于一个变阻器,膜片振动把炭粒压紧和放松时,相当于图中膜片带动滑动头左右移动,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发生周期性变化,引起电路中的电流发生相应的周期变化。听筒中有一个电磁铁,当线圈中的电流周期性变化时,它对旁边铁质膜片的引力也随着改变,使膜片来回运动。设图示位置话筒膜片。听筒膜片均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炭粒话筒的作用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把声音信号转换成变化的电流
B.听筒中膜片往返运动的频率跟话筒中膜片运动的频率不同
C.铁膜听筒的原理相当于发电机,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D.话筒膜片从图示位置左移时,对方听筒膜片应会右移
【答案】D
13.下列常用电器中,既能接收又能发射电磁波的是
A.录音机 B.电视机 C.收音机 D.手机
【答案】D
【解析】A、录音机不能接收电磁波,也不能发射电磁波,所以A是错误的;B、电视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所以B是错误的;C、收音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所以C是错误的;D、只有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所以D是正确的。故选D。
14.我国是全世界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下列关于手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发射和接收信息
B.听筒是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振动用的电动机利用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D.手机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通电导体处于磁场中,就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听筒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将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的,故B错误;C、做振动用的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来工作的,故C正确;D、手机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故选B。
15.大多人手机上都装有微信,用它不仅可以转发文字、图片,还可以语音和视频,从6.1版本开始微信还新增了声音锁功能,该功能可以使用声音做为登录方式,简化了传统的密码输入方式。关于微信及声音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在录制声音锁的过程是把电信号转化成了声信号
B.别人的声音打不开你的微信,是因为你们声音的音调不同
C.人们用微信进行语音对话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用微信转发视频时,是直接把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从一部手机发送到另一部手机的
【答案】C
16.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________和________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答案】发射机 天线 天线 接收机
【解析】据课本知识可知,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这样的: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发射机和天线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天线和接收机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17.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是通过________波(填“超声”或“电磁”)传递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利用________(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答案】电磁 半导体
【解析】收音机收到的广播节目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18.在无线电广播中,声音信息是搭载在________上通过发射台向空间传播的,其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
【答案】电磁波 3×108
【解析】在无线电广播中,声音信息是搭载在电磁波上,通过发射台向空间传播的,其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19.方向来回迅速变化的电流叫做________。当导体中有________时,在它周围空间产生________,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________来传输电信号。
【答案】交流电 交流电 电磁波 电磁波
【解析】方向来回迅速变化的电流叫做交流电。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会有电磁波产生,无线电通信就是把信号加载在电磁波上被传递。
20.电视是利用________来传递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信号的。
【答案】电磁波 声音 图象
【解析】电视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象信号的。
21.电视机接收到的电视信号是通过________传递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答案】电磁波 3×108
【解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
22.我们平时观看足球比赛的电视转播,其实是通讯卫星通过________来是来传递信息的,我们利用遥控器来调换不同的电视频道,其实是改变了电视机接收信号的________。比赛中我们看到被打进球门内的足球被球网拦住,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答案】电磁波 频率 运动状态
23.如图是电视的发射和接收原理图,图乙中显示器的作用是将接收的图象电信号还原成________;扬声器的作用是将音频电信号转化成________。
【答案】图象 声音
【解析】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的,电视机接收并把这样的高频信号取出来并放大,然后由电视显像管将电信号转化成图象,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24.(2019·鞍山一模)我国的“华为”公司已成为移动通讯“5G”技术的领导者,手机是利用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在给手机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
【答案】电磁波 化学
【解析】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在人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25.(2019·潮安区模拟)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移动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悄悄发生改变,打电话、微信聊天等这些服务是通过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km/s;使用手机时,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电磁波 3×105 化学
【解析】手机网络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3×105 km/s;使用手机时,是手机电池的放电过程,电池相当于电源,将电池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
26.高建公路ETC电子收费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方式。它通过车载IC卡中感应天线发射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来收录信息。小明乘坐的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他听到车窗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________产生的。他看到小区街口安装了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电磁波 振动 响度
27.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它是利用________波来传递信息的。
【答案】化学 电 电磁
【解析】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电池的化学能,产生电能,故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8.移动通信是利用________传递信号的,其信号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它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电磁波 3×108 能
【解析】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其信号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29.盐城人很快就可以坐上高铁啦!在高铁上也能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手机是通过________传送信息的,列车在到站前会提前关闭动力,由于________它还会继续向前运动。列车进站时,乘客需在安全线外等候,这是因为列车旁空气流速快,压强________,易发生危险。
【答案】电磁波 惯性 小
30.如图所示的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具,具有蓝牙同步手机通话、跑步记数、音乐播放、图片处理等功能,深受人们青睐。智能手表通过接收手机发射的________来接听电话。将手表戴在手腕上跑步时,以手表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我们听到智能手表播放的音乐,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手表屏幕显示的彩色画而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电磁波 运动 空气 绿
【解析】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跑步时,以佩戴的手表为参照物,手表相对于路边的树木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我们听到智能手表播放的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所以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手表屏幕中只需要红、绿、蓝三种颜色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31.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量子通讯技术
2019年8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宣布,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纠缠分发、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
1200公里的超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成果,1个月前曾登上顶级学术期刊《科学》的封面。这次,星地间的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又同时发表在另一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报道称,中国量子卫星克服了超安全通信的主要障碍。量子卫星探针实现了创纪录的远距离量子纠缠,这能够实现基于量子技术下的数据加密传输。通过两个地面站点和卫星之间发射量子,在千公里级别距离上实现了量子纠缠。这一技术是未来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技术的基础技术。参与这次实验的两个地面站分别是青海德令哈站和云南丽江站,两站距离1203公里。
这次重要实验是在去年年底完成的,而此前的传输距离纪录为144公里。“墨子”号卫星是2019年8月发射的。从百公里到千公里,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将量子纠缠分发的世界纪录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量子纠缠是奇特的量子力学现象。通俗地说,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相隔多远,一个量子状态变化,另一个也会改变。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
量子纠缠分发,就是将一对有“感应”的量子分置于两地。这尤其适用于保密通信,在此基础上的量子通信技术被誉为信息安全“终极武器”。
潘建伟对新华社记者说:“这项工作为未来开展大尺度量子网络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以及开展外太空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实验检验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潘建伟说,目前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在白天,光量子非常多的情况下,分辨并接收到量子卫星的信号,以实现量子通信。
潘建伟表示,除了量子密钥和通信实验之外,他们还将运用“墨子号”测试重力对于量子纠缠形态的影响。他们还将在两年内发射另一颗量子卫星。其他同事认为这个想法太雄心勃勃了,因为这意味着两套在太空中的量子发射系统,可能实现宇宙中的量子纠缠。
(1)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一个量子状态变化,另一个状态________。
(2)量子通信技术被誉为信息安全“终极武器”,是建立在________基础上的。
(3)量子通信技术目前主要的挑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改变 (2)量子纠缠分发 (3)如何在白天,光量子非常多的情况下,分辨并接收到量子卫星的信号,以实现量子通信
32.电磁波让信息“飞”了起来,将我们联结在一起。下图收音机的调台面板上“FM”和“AM”为两个波段,这两个波段的________相同(选填“波长”或“波速”或“频率”),在你收听“Music88.7”中的歌曲时,有时需要旋转音量旋钮,旋转这个旋钮是调节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答案】波速 响度
【解析】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定值,保持不变,所以收音机的调台面板上“FM”和“AM”为两个波段,这两个波段的频率不同、波长不同、波速相同;调节录音机的音量旋钮,它能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了声音的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