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十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由试卷Ⅰ(选择题)、试卷Ⅱ(非选择题)和答题卷组成。全卷共有12页,满分100分。
(2)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90分钟。
(3)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4)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试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30分)
1.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的蛙心脏所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时,蛙心脏收缩不能维持;而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2.“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组成一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中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C.脂质、糖类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中碳元素的含量都很高????
D.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又称“碳水化合物”
3.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瘦肉中含有最多的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硫元素
D.生物体内主要储能物质油脂属于脂质
4.某多肽被水解成1个5肽,3个4肽,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分别是
A.5和13 B.4和13 C.4和11 D.5和11
5.关于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植物蜡、磷脂都属于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麦芽糖都属于二糖
6.下列反应在细胞溶胶中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 丙酮酸 B.丙酮酸 酒精+CO2
C.ADP+Pi+能量 ATP D.H2O 「H」+O2
7.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8.下列对水绵、蓝藻、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真核生物 B.都含有叶绿体
C.都能光合作用 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中的ATP都是由叶绿体产生的
B.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都是可逆的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变化可逆,能量变化不可逆
D.所有生命的全部生命活动都离不开ATP
1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11.下列生理活动中,不通过主动转运完成的是
A.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B.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K+
C.鲨鱼将血液中的多余盐分通过鳃排出体外 D.水分子进入红细胞
12.将一小块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临时裝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所示,则这3个细胞在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A>B>C B.A<B<C
C.B>A>C D.B<A<C
13.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最后与氧结合的物质是
A.丙酮酸 B.二氧化碳 C.还原态氢 D.葡萄糖
14.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15.根据对右图的观察,需要NADPH参与的过程是
A.①需要、②不需要
B.①②都不需要
C.①不需要、②需要
D.①②都需要
16.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B.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D.真核生物的需氧呼吸全过程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17.肽键可表示为
A.—CO—NH— B.—NH—CO— C. D.以上都对
18.下图表示一个中间隔以半透膜的水槽(只允许水分子通过),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学科网
A.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学科网
B.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等于A侧高度学科网
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学科网
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学科网
19.下表为病毒、细胞及其他结构的大小。分析数据,表中原核细胞直径的大小范围是项目
项目
最小的病毒
核糖体
支原体细胞
细菌细胞
动植物细胞
原生动物细胞
直径
(微米)
0.02
0.025
0.1~0.2
1~2
20~30
数百~数千
A.0.02~0.2微米 B.0.1~2微米 C.1~2微米 D.0.1~数千微米
20.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N和m
21.在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以分为两类,即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前者表达的产物用以维持细胞自身的正常的新陈代谢,后者表达形成细胞功能的多样性。下列属于肝细胞中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
A.胰岛素 B.胆汁合成酶 C.血红蛋白 D.ATP酶
22.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已分化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23.科学家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A.黑、雌 B.褐、雌 C.白、雄 D.黑、雄
24.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自交代数和纯种占第n代个体比例关系是
25一个A型血视觉正常的男性和一个B型血色盲的女性结婚,关于他们子女的遗传性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女孩是色盲的概率大于男孩 B.女孩的血型不可能是O型
C.可能出现B型血色盲男孩 D.可能出现A型血色盲女孩
26.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若形成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则其体细胞之基因组合为
27.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的是
A.白眼♀×白眼♂ B.杂合红眼♀×红眼♂
C.白眼♀×红眼♂ D.杂合红眼♀×白眼♂
28.在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且A≠C,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应该是
A. B. C. D.
29.遗传信息、密码子、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分别位于
A.DNA、mRNA、DNA B.DNA、tRNA、DNA
C.DNA、tRNA、mRNA D.DNA、mRNA、tRNA
30.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 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
D. 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31.构成线粒体膜的化学元素有
A.C、H、O B.C、H、O、P
C.C、H、O、N D.C、H、O、P、N
32.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 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33.右下图为电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既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高等植物细胞
C.结构1、2、3、4、5均由单位膜构成
D.胸腺嘧啶参与碱基互补配对的有1和3
34.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把腺苷二磷酸转变成腺苷三磷酸的酶分布在
A.叶绿体和线粒体内 B.叶绿体和细胞溶胶内
C.线粒体和细胞溶胶内 D.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内
35.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菲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6.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B.细胞间的识别和细胞的癌变与②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D.a和b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7.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是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扩散和渗透 C.胞吞和胞吐 D.易化扩散
38.下列哪些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增加
①原尿中的葡萄糖进经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
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9.已知一信使DNA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那么转录该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G和T及该信使RNA经“翻译”而合成一条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的数目分别是
A.12和30 B.30和29 C.18和10 D.30和9
40.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肯定不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41.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依次代表的结构或物质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42.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形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子一代的配子类型比 ③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 ④子二代的基因型比 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4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C. 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D.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44.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 的 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到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 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A.(a+b)/2 B.(a+ b)/4 C.(3a+b)/ 4 D.(3b +a)/4
45.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46.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7.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连接酶
D.基因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48.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一组概念是
选项
1
2
3
4
A
染色体
DNA
RNA
基因
B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碱基
C
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
基因
D
核酸
染色体
DNA
基因
49.下图为光照强度相同,水和小球藻的初始质量均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试管质量大小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50.2007年7月大阪大学松永幸大等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在减数分裂两次分裂的间期ASURA都可能大量合成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的变化与ASURA密切相关
试卷Ⅱ(非选择题)
一、非选择题(共4题,共30分)
51.(5分)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及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请根据图回答(在[ ]中填标号,在横线上填文字或字母)
(1)若图一的分泌物是胰蛋白酶,则胰蛋白酶的加工、成熟最终在图中的[ ] ▲ 完成。该细胞在完成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后,膜面积会相应减少的是图中的[ ] ▲ 。
(2)若图二表示正常人的细胞膜,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其相比,含量较少的是图中的
[ ]▲ 。
(3)如果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二细胞表面,则图中 ▲ 物质的运输将受阻。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后,②的厚度将变小,这说明②具有 ▲ 。
52.(8分)甲图中,a曲线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单位时间内同化的C02量),b曲线表示同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量(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乙图表示的是该植物在30℃条件下,光合作用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系统Ⅱ激发出电子后,最终从 ▲ 中获得电子。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换的正确顺序为( ▲ )
A.光能 电能 稳定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
B.光能 活跃的化学能 电能 稳定的化学能
C.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
D.光能 稳定的化学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2)图乙AB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子是 ▲ ,BC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子主要是 ▲ (要求写出两种),B点与A点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 ▲ (低、高)。
(3)图甲中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 ▲ ;假如该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环境温度达到 ▲ 时,该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原因
是 ▲ 。
53.(7分)下图一是同一个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五个示意图,图二表示该生物一个细胞的一种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所示细胞,表示有丝分裂的是 ▲ ,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细胞E中含有的四分体为 ▲ 个。
(2)如果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写出图一中细胞D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写出一种即可)。
(3)在图二中,Ⅱ表示 ▲ 的数量;图一所示的5个细胞中能对应着图二所示“分裂时期2”的细胞是 ▲ 。
(4)在图二中“分裂时期3”所对应的细胞是( )
A、精原(卵原)细胞 B、初级精母(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卵母)细胞 D、精(卵)细胞
54.(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Ⅰ.观察下面的某真核生物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① ②过程称为 ▲ ,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 。
(3)在该生理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是 ,细胞中tRNA共有 ▲ 种。
Ⅱ.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 种,其中基因型是 ▲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 ▲ 和 ▲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 ▲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1~5 BADBB 6~10 CACCB 11~15 DACBC 16~20 CDABA
21~25 BCADC 26~30 CCBAA 31~35 DBBCC 36~40 CADDA
41~45 ACACC 45~50 CDBAB
非选择题部分
51(1)7,高尔基体;6,内质网 (2)1,糖蛋白 (3)b (4)流动性
52.(1)水,C (2)光照强度;温度或CO2的浓度;高 (3)20℃;30℃;此温度下,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有机物的积累量与黑暗环境中呼吸作用的消耗量相等,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0,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或一昼夜该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为0)
53.(1)AC;D;2 (2)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3)DNA;BE (4)C
54.Ⅰ(1)转录;细胞核 (2)GCU
(3) (4)61
Ⅱ 4;AaBb;AABb;AaBB;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