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绽开(zhàn) 搓捻(niē) 疲倦(pí) 小心翼翼(jì)
B.惭愧(kuì) 觅食(mì) 繁衍(yǎn) 花团锦簇(cù)
C.预兆(zhào) 迁徙(xǐ) 企盼(qǐ) 落英缤纷(bīng)
D.穿梭(sōu) 煎熬(áo) 冥思(míng) 不可名状(míng)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迹罕至(稀少) 觅食(寻找)
B.敛进(收拢) 鉴赏(鉴定)
C.人声鼎沸(水开) 拗(用力弯曲)
D.攒成(凑在一块儿)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3.选出下列词语都是名词的一项(3分) ( )
A.老师 学生 长江 船只 B.房屋 院子 操场 下雪
C.教室 雪白 桌椅 电灯 D.昏暗 黑板 粉笔 作家
4.选出下列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3分) ( )
①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糕。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③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A.比喻 拟人 比喻
B.排比 拟人 拟人
C.排比 拟人 比喻
D.比喻 排比 比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6.口语交际。(5分)
校戏剧社正在排练课本剧。小明只顾表现自己,总是抢别人的戏份,导致排练很不顺利。社长小刚觉得小明虽然热情很高,但应该学会与大家合作。假如你是小刚,会怎样委婉地劝说小明?请把劝说的话写下来。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问题。(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9.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问题。(2分)
(1)文中讲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切磋交谈、探讨问题,既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论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__________,“学习”与“思考”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都不足取,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好?(2分)
(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问题。(14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命“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命“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朝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描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2.阅读选段,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我”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几个生活片段。(2分)
13.鲁迅一直很尊敬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请从选段中找出能表达这种感情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3分)
14.同样是读古文,作者写孩子们读书的内容没有用标点,而写先生读书的内容却不但用了标点,还加上了“呢”“噫”“嗬”等语气词,这是为什么呢?谈谈你的理解。(3分)
15.如果你刚上学,老师就让你学像文中学生所读的内容,你会感兴趣吗?为什么?你会对教育部门提哪些建议呢?(3分)
16.选文语言准确,传神、逼真,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5分)
女儿驾临我的生命
冯小刚
①女儿出生时,我在从河南开封回北京的火车上。我到了北京直奔医院,姐组在医院门口徘徊,见到我立刻迎上来,从她的神情上不难看出似有灾祸发生。然后我被告知以下事实:
②婴儿先天腭裂。医生还告知:“因为现在每对夫妇只能要一个孩子,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家长放弃婴儿,医院可以负责处理,并且出具证明,再生二胎。”
③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告诉医生:“我不放弃。”
④我一点儿都没有犹豫。就因为隔着玻璃看了她一眼,觉得这生命已经紧紧和我连在一起。
⑤我问医生:“日后对她的智力和健康有影响吗?”
⑥医生做出肯定回答:“没有。只是因为呛奶会给哺育带来一些麻烦,需要精心呵护。最大的问题是,因为腭裂漏气,孩子今后说话,发音会受影响。比如说,‘叔叔’会说成‘呼呼’。修补腭裂的手术并不难,但因为孩子太小不懂得配合,往往会导致术后伤口难以愈合,最好在八九岁时再做手术。但那时孩子已经养成发音习惯,很难矫正。”
⑦我说:“‘呼呼’就‘呼呼’吧,谁让我赶上了呢。没准儿我女儿长大了是思想家呢。”
⑧医生笑了,我也笑了。
⑨剩下的问题就很简单了,先瞒着她妈妈,等剖腹产的刀口养好之后再告诉她。我来到哺乳室,俯瞰着躺在床上的宝贝女儿,说是床,其实就是一排乳白色的塑料盒子。我心里对女儿说:“小兔崽子,你运气不错,赶上混蛋的爹妈,你小命就没了。”
⑩我姐夫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冯思语。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望值不高,不像很多家长给孩子起的名字,充满人生远大理想。
?小思语一岁半时,我一狠心,在口腔医院给她做了手术。
?手术的当天,冯巩来了,推掉了所有的事情,一直站在楼道里陪着我。术前医生叮嘱:术后最要紧的是不能让孩子哭。冯巩听了,拉上我跑到医院对面的魏公村百货商场,买了十几个玩具,术后,麻醉药力过去,女儿醒来。看见那么多玩具,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疼痛。
?手术后,女儿伤口愈合得很好。说话口齿伶俐。我把女儿的名字改了一个字,“冯思语”改为“冯思羽”,意思是,盼望她茁壮成长,羽翼丰满。也和其他家长一样,理想也有点儿远大了。这就叫得寸进尺。
(选自《意林》2010年第22期,有删改)
17.本文题目是《女儿驾临我的生命》,请简要叙述这个题目好在哪里。(4分)
18.从文中找出和第⑨段面线句子“小兔崽子,你运气不错,赶上混蛋的爹妈,你小命就没了”相照应的语句,并解释“小命就没了”在文中的含义。(4分)
19.联系选文内容,在第⑩段的横线处补充合适的语句,要求符合语境,和上下文衔接自然。(3分)
20.本文的语言轻松、幽默、诙谐,读后让人倍感亲切,请从文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4分)
三、写作(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里,跃动着鲜活的生命;这里,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这里,展示着多彩的生活……
请以《在这里》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三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解析】A项“捻”应读“niǎn”,“翼”应读“yì”;C项“缤”应读“bīn”;D项“梭”应读“suō”。
2.【答案】B
【解析】“鉴”的意思是“鉴别”。
3.【答案】A
【解析】B项中“下雪”是动词;C项中“雪白”是形容词:D项中“昏暗”是形容词。
4.【答案】C
【解析】①句运用了排比,②句运用了拟人,③句运用了比喻。
5.【答案】C
【解析】A选项“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句式杂样;B选项“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后面缺少了宾语中心词;D选项属于“二对一”的问题,前面“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讲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后面的“当务之急”是一个方面。
6.【答案】小明,你的表演很精彩,但是如果你能和大家配合得再默契些,我们的课本剧表演一定会更精彩。
【解析】此题答案不唯一,有称呼,语言委婉、得体,劝说的理由恰当即可。
二、
7.【答案】(1)生气,恼怒。
(2)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3)疑惑。
8.【答案】(1)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2)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缺点(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9.【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答案】不断学习、复习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11.【答案】既“学”又“思”——在“学”中“思”。在“思”中“学”,二者要紧密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12.【答案】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找“乐”;师生读书的场面;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做戏”“画画儿”。
13.【答案】“戒尺”“不常用”,“罚跪的规则”“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说明先生比较开明,他对学生是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先生读书入神时“微笑”,“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等描写,表现作者对先生的赞赏、尊敬,即使批评也是寓于幽默之中。
14.【答案】学生读书时,因不理解,不知句读的停顿,只会照本宣科,因而不加标点;先生则不仅理解句意,而且对所读内容有自己的体会,是充满感情、陶醉其中的品读,因而不只有表示停顿的标点,还有带着个人感彩的语气词。
15.【答案】略。
16.【答案】示例:选文第1段中“爬”“折”“寻”“捉”“喂”等动词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学生们在园中寻到的乐趣。
17.【答案】驾临是敬辞,称对方到来,说明来客的分量很重,是贵客。在本文是指女儿来到这个世界,进入“我”的生活,说明了女儿的出生对于“我”的重要性,从侧面表现了“我”对女儿的深深的爱。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驾临”,联系这个词的本义及在题目中的含义和作用,然后结合选文内容回答。
18.【答案】相对应的语句是“如果家长放弃婴儿,医院可以负责处理”。“小命就没了”意思就是被医院丢弃,剥夺生命。
【解析】从本句所处位置来看,与之对应的语句应该在此之前,然后仔细甄别和筛选,确定答案。
19.【答案】示例:盼望她有朝一日,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说话
20.【答案】我选择“意思是,盼望她茁壮成长,羽翼丰满。也和其他家长一样,理想也有点儿远大了。这就叫得寸进尺”,这些句子表现出女儿手术成功后“我”的喜悦心情,“得寸进尺”在这里贬词褒用,进一步说明了“我”心情的愉悦,以及对女儿将来会越来越好的殷切希望。
【解析】这是一道赏析题,自由选择的余地很大,所以要选取那些有话可说的语句进行赏析。
三、
21.【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容易理解,简明扼要。“这里”是指代方位的代词,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可以是很大的地方,也可以是很小的地方,要想写好此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确定题目中的“这里”具体指代的内容。第二,选择写作的内容,应联系提示语仔细斟酌。第三,确定立意的角度。可以讴歌“这里”鲜活的生命,可以叙述“这里”动人的故事,可以鞭挞“这里”的丑恶等,但立意的角度尽量小些、具体些,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更充实些,更丰富些,更生动些。第四,精心构思。比如,注重结构的完整性,前面有题记,中间内容充实丰富,后面又有尾声,使得文章结构非常完整;为了表现比较复杂宏大的或者时间跨度较长的事件,往往只在整个事件的大海中撷取几朵精美的小浪花,通过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来表现事件的整体,这时候往往用小标题的形式,通过几个并列的段落达到目的,使得结构整齐美观;可采用倒叙式、双线式等方法,同样使文章结构显得别出心裁。第五,在文体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写成记叙文、散文,甚至小小说、诗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