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5 19: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正视并积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天。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今天让我们走进美国心理学家莫顿?亨特的世界,和他进行一次心灵的沟通吧!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代表作品有《痛击》《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者介绍
灼人( ) 寻觅( )
突兀( ) 椿树( )
滑稽( ) 嘘声( )
晕眩( ) 恍惚( )
抽噎( ) 呻吟( )
zhuó


chūn


字词积累
xuàn


yín
【灼】烧、烫。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字词积累
1.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天气闷热是动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
第一部分(第1—13段):
写“我”跟着小伙伴们爬上了半山腰的一块石架后,却不敢再动,陷入了“险”境。
第二部分(第14—22段):
写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之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石架,脱离了“险”境。
第三部分(第23段):
写“我”由小时候爬山的事感悟出的人生哲理。
2.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得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孱弱多病,常受到母亲“不要冒险”的训诫或“乖、懦弱、胆怯”。
3.读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我”的心理状态的词语。
这些词语描写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状态、心理??
状 态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嶙峋的胸腔里面扑扑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心 理
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
4.说说“我”的脱险过程。
杰里带来了我父亲。(听见)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我哭着说)
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我顿时有了信心)
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我的信心大增)
我每次只移动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啜泣了一会,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5.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 “前途茫茫”呢?
“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1.概括“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
最 初
毫无信心
“我下不去……我会摔死的”
继 而
信心萌发
“这似乎能办得到”
随 后
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最 后
巨大成就感
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让“我”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推动情节发展。
2.如何评价文中的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这是一个富有教育智慧的合格的伟大父亲。在“我”下悬崖的时候,父亲完全可以抱“我”下来,但他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抱,虽然“我”安全了,但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因此才会有意识地引导“我”自己解决问题,并不断鼓励“我”大胆尝试,教给“我”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也增强了勇气、信心,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1.文中有很多伏笔和照应,请找出来。
文章多次提到自己的体质弱为后文“我”的恐惧埋下伏笔;
杰里喊“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杰里看起来很担心”,为后文杰里把“我”的父亲找来埋下伏笔。
2.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环境描写:第17段“夜幕开始降临”,第18段“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恐怖的气氛,衬托了“我”孤独、恐惧的心理。
心理描写:第7、8段“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然后吓坏了”等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害怕、紧张的心理。
语言描写:如第20段“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表现了“我”当时的恐惧和不自信的心理。
3.文章是怎样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主题的?
“遇险脱险”的小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
作者成功地将小事赋予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就是成功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险”
(1-18)冒险
(19-26)脱险
走一步,再走一步
(27-29)人生感悟
从内容上
从人生道路上
本文通过记叙作者童年一次爬山“遇险”“脱险”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化大为小,就会变难为易,最后取得胜利。
生活中,常常有人遇事因胆怯而畏缩不前,就像文中的“我”那样。你有过类似的故事吗?是怎样克服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