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0.1《常见的酸和碱》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食盐水 D.石灰水
2、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3、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4、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盐酸中的溶质是HCl B.盐酸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C.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处有白雾出现
5、小红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后,归纳总结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颜色不正确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6、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氧化铁生成棕黄色溶液
C.具有挥发性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7、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
A.烧碱 B.苏打 C.小苏打 D.熟石灰
8、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aCO3―→CO2 B.Zn―→ZnSO4 C.CuO―→CuCl2 D.Fe―→FeCl2
9、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12溶液显中性)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10、“白醋”是食用醋之一,它是醋酸的稀溶液,小强准备在家中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白醋”具有酸的性质。请你猜测:他选择的下列家庭常见物质中,不能跟“白醋”发生反应的是( )
A.木材 B.大理石粉末 C.铁红(氧化铁) D.铁钉
11、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12、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
13、某同学从资料中获悉,一些紫色的叶或花瓣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下列哪组物质进行观察( )
A.食醋,碱性肥皂水 B.食醋,酸奶 C.糖水,酸奶 D.食醋,食盐水
14、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15、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16、把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使他们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无任何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不含铜 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 D.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
17、(多选)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纳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
18、(多选)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二、非选择题:
19、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20、指示剂是能跟_________或_________的溶液作用而显示_________的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在自然界中有些_________和_________也可以指示酸碱。
21、浓硫酸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油状液体,有_______性,常用来做干燥剂,还具有脱水性和腐蚀性.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抹布擦拭,再用_______,然后涂上_______.
22、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由固体氢氧化钠、生石灰以及指示剂酚酞混合而成的。请问:这里生石灰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判断该指示剂是否失效?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_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_______(填名称)。 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
24、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资料】(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试剂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
(2)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硅酸钠(Na2SiO3)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白色);
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SiO3+CaCl2=2NaCl+CaSiO3↓(白色)。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Ⅰ.硅酸钠;
Ⅱ.硅酸钠和碳酸钠;
Ⅲ.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评价
第1组 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认为猜想① 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②
第2组 第一步 产生白色沉淀 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
第二部 ③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成立。
【反思交流】
(1)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④ ;
(2)氢氧化钠溶液必项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橡胶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B 5、A 6、C
7、A 8、D 9、B 10、C 11、B 12、B
13、A 14、D 15、C 16、B 17、CD 18、BC
二、填空题:
19、(1) BD;
(2)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 铜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20、酸 碱 不同颜色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植物的花瓣 果实
21、没有颜色 粘稠 吸水 大量的水冲洗;3%~5%的NaHCO3溶液.
22、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做干燥剂。该指示剂变红后说明失效。
23、(1).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2). Fe2O3+?6HCl=2FeCl3+?3H2O (3). NaCl和Na2CO3(或氯化钠和碳酸钠) (4). 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 (5). 稀盐酸(或稀硫酸) (6). 产生气泡 (7). 氢离子(或H+)
24、① Ⅰ ②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 酚酞溶液不变色 ④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