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 (生物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态系统 (生物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3-04 10: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四节 生态系统自主学习复习提纲: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
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4、左图中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吃与被吃的关系。
树→昆虫幼虫→啄木鸟讨论导学提纲一
1、在上图中树与虫、虫与鸟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食物链?阅读课本P24
3、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阅读课本P25探究释疑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1、在食物链的表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在写食物链时,起点是生产者,后面依次是具有捕食关系的消费者,每两种生物之间用箭头连接。
3、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向后一级数,直到最后一级即最高级。
4、在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呈金字塔形递减。注 意草兔狐蛇鹰共5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形成网状最长的食物链是:
草?鼠?蛇?鹰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9条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 猫头鹰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导学提纲二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不断在变化,但是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正 常 的 生 态 系 统 (适度放牧) 草场上过度放牧,草场破坏严重,造成土地沙化,生态系统被破坏严重,失去自动调节能力A——微小的水生生物
B——剑水蚤
C——蜻蜓的幼虫
D——小鱼
E——大鱼
红色圆点表示排入水中的有毒物质,圆点越多表示有毒物质越多讨论: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了后果?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内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有毒物质 → 微小的水生植物 → 剑水蚤 → 蜻蜓的幼虫 → 小鱼→大鱼 → 人(人会中毒)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巩固理解DDT是一种不易被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沙虫剂。 DDT进入生物体后,就与生物体内的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体外。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请分析回答问题: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数量最多的消费者是————
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原因——————互助提高1、下列食物链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 阳光→草→鼠→鹰 B 植物→蚜虫→瓢虫→细菌
C 田鼠→蛇→鹰 D 草→野兔→狼
2、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链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 阳光 B 草 C 羊 D 狼
3、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多北吃掉,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野兔数量又会下降,草又多了起来。这是因为( )
A 草太少,野兔跑掉了 B 草大量减少,野兔被饿死。
C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 草比原来长的快
DBC解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生物学知识
(1)根据成语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中的生物中,数量最少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某种有毒物质在上述食物链中流动,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总结归纳探索人在食物网中的地位活动:
1、在纸上写下你昨天吃的食物
2、写出每一种食物的组成成分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如:馒头——小麦,牛奶——牛,请接着列出它们的食物。
3、找一张纸写上这些生物的名称。想 一想这些生物还能吃那些生物,或被那些生物所吃,把这些生物的名称也写上。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讨论:
1、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食物网中的地位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营养物质以及能量沿什么途径进行流动的?(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消费者的角色,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因此,我们要保护我们周围的生物。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你有什么收获?你我的收获我学会了…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