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金华市高二生物新课程培训
植物激素的学案(第一课时)
一:达尔文父子的向光性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1)
(2)
(3)
假说:
二:波森和詹森的实验的对照组设计
对照组1 对照组2
三 推测生长素的分布状况和运输方向,构建生长素的运输模型
请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并口述理由
光
四 判定幼苗的形态学上端的设计方案:
设计图:
预测结果及结论
畅谈课后感:
学习了本节内容,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你体会到了科学发现过程中那些感受?对你以后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有那些影响?
课堂练习:
(原创) 下图中,甲、乙、丙为3块大小一样的琼脂,放于苗尖端的不同部位收集生长素后,再置于切除尖端的幼苗上,如图所示,问那根幼苗的弯曲程度最大? ( )
课后练习:
1 (原创)下图中,A、B、C三组均给予左侧单侧光,B组中间用云母片隔开,C组苗尖匀速旋转,D组置于黑暗环境下,问下列明胶块中,生长素含量最高的是( )
2 实验设计:证明感光部位在尖端
(可能在:幼苗的尖端或者尖端下部)
1、假设:
2、材料:带小孔的暗箱、光源、长势均匀并处于萌发状态的金丝雀虉草的幼苗、不透明帽等
3、处理:(请用简图画出)
4、结果:
结论:
课件18张PPT。 生长素的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玉米幼苗向光性与尖端有关感光部位在幼苗尖端,而不在下部 4 、5与6对照说明:1与2对照说明:2345162与3对照说明:幼苗向光性是由于受单侧光刺激直立生长弯向光
源生长不生长
不弯曲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生长弯向光
源生长A 单侧光B 切除尖端C 不透明帽罩住尖端D 不透明帽罩住尖端下部观察发现:弯曲部位在幼苗尖端下部假说:
苗尖有某种化学物质传至幼苗下部!实验得知:感光部位在幼苗尖端对照组2对照组1结论 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穿过明胶传递给下部。明胶明胶云母片云母片假说:这种物质的产生与光照无关!!弯向光
源生长不生长
不弯曲不生长
不弯曲不生长
不弯曲对照组对照组直立生长不生长不弯曲弯向对侧生长不生长不弯曲 温特实验证实了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化学物质,可促进生长,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燕麦1934年 生化学家提取生长素——吲哚乙酸(IAA),是由色氨酸经转氨、脱羧、氧化等反应后合成。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伸长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求证得出结论达尔文
1880波森
詹森
1913温特
1928 生化学家
1934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向光弯曲与单侧光有关这种化学物质是什么,能否传递?这种化学物质可以通过明胶能否用明胶收集这种物质并单独测其作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单侧光使幼苗产生化学物质,并传至下部,造成下部向光弯曲。幼苗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传递给下部。 这种物质是由尖端产生的,能促进生长,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一二三四苗尖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生长素的发现经过几代科学家历经54年努力才得以完成 ,我们要掌握科学家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是一种化学物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总结构建模型,解释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背光一侧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素少细胞生长快细胞生长慢游戏规则:
运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实验准确判定幼苗的形态学上端.材料:幼苗(切除尖端),琼脂块(若干)趣味游戏:摇大奖1AB供应块接受块含生长素琼脂空白琼脂若琼脂块1中含有生长素,琼脂块2中不含有生长素则表明A端是形态学上端若琼脂块2中含有生长素,琼脂块1中不含有生长素则表明B端是形态学上端参考设计材料:幼苗(切除尖端),琼脂块(若干)云母片(生长素不能透过)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向右弯曲不生长向左弯曲直立生长朝小孔生长直立生长向左弯曲向右弯曲视左右两侧生长素含量而定判断下列幼苗的生长方向(2)?含生长素的琼脂(原创) 下图中,甲、乙、丙为3块大小一样的琼脂,放于幼苗的不同部位收集生长素后,再置于切除尖端的幼苗上,如图所示,问一段时间后那根幼苗的弯曲程度最大? ( )B课堂练习谢谢生长素的后续研究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用向日葵、萝卜作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发现实验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面的生长抑制物质却多于背光一侧,提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不均匀造成的。科学往往就在类似这样的争议中不断发展…… 金丝雀虉(yì)草幼苗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