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二章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二章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13 14:3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跳伞表演时,当飞机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直到落到地面,运动员在打开伞前做什么样的运动?在打开降落伞之后又做什么样的运动呢?(假设空气阻力恒定)运动员的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打开降落伞的时间是运动员任意选取的吗?
1.匀速直线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分析该图的特点:
(1)这个v-t图象有什么特点?
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2)表示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表示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表示的加速度又有什么特点?
加速度 a = 0
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问题回顾: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如何求点的瞬时速度?作出图象是什么样的图象?
Δt3
Δt3=0.04s
Δt1
Δt1=0.08s
0 1 2 3 4 5
思考:分析该图的特点:
①这个图象有什么的特点?
v-t图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②分析此v-t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总是相等。
即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反应的物理信息:

①可从图象上直接得到任一时刻速度的大小、方向或质点到达某一速度所对应的时刻。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等于初速度。
②可以从图象直接判断运动的性质,比较速度的变化趋势及快慢。
③可由图象的倾斜程度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由图象的倾斜方向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除图象外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何表示呢?
取t=0时为初状态,初速度 ,取t时刻为末状态,速度为末速度 ,从初态到末态,时间的变化量为?t,则?t = t-0 ,速度的变化量为 ,则 ,又因为加速度
所以 。
因为 ;
由于?t = t-0得:


这就是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思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对匀减速直线运动适用吗?
公式: 对匀减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但加速度a 取负值。
说明:公式应用注意几点:
(1)速度公式 是矢量方程,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演变为代数关系式,公式中的 、 、 是矢量,方向不一定相同,分别用正负号表达,要先规定正方向,凡是与正方向相同的取正值,相反的取负值,如果是未知量,则设为正,由最终的结果再确定方向,若经过计算后
说明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否则方向相反。通常将 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 的位置为初始位置。
(2)代入的数据要首先统一单位,一般情况统一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例题: 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8 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加速后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30m/s?
解:由题意知初速度10m/s,
加速度 ,时间t=10s,

由 得
一、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线。
匀加速: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图象向上倾斜。
匀减速: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图象向下倾斜。
三、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而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 )
A.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m/s
B.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0.2倍
C.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m/s
D.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m/s
CD
2.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垂直于墙壁方向和墙壁相撞后,又以5m/s的速度反弹回来。若物体在与墙壁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2s,且相互作用力大小不变,取碰撞前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那么物体与墙壁作用过程中,它的加速度为 ( )
A.10m/s2 B.–10m/s2
C.50 m/s2 D.–50m/s2
D
3.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解析: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一匀速一减速三个阶段,如图。
在解决直线运动的题目时要善于把运动过程用图描绘出来,图示有助于我们思考,使整个运动一目了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学们要养成这个习惯。
图示中AB为加速,BC为匀速,CD为减速,匀速运动的速度既为AB段的末速度,也为CD段的初速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公式方便地求解了。
由题意画出图示,由运动学公式知:
=5m/s, =5m/s
由 应用于CD段( )

得: m/s2

负号表示a与v0方向相反。
火车通过桥梁时应提前减速
  铁路为防止热胀冷缩,一般两条钢轨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列车车轮经过这个空隙的时候,就会发生震动。设两钢轨缝隙之间的距离为l,车的速度为v,则车的震动频率为v/l。一般桥的固有频率都比较高,所以列车经过时要减速,降低震动的频率。
列车的震动频率与桥的固有频率差变大,避免了共振的发生。这里让我们先一起来回顾共振的概念。
任何物体产生共振后,由于其自身的构成、大小、形状等物理特性,原先以多种频率开始的震动,渐渐会固定在某一频率上震动,这个频率叫做该物体的“固有频率”,与该物体的物理特性有关。
当人们从外界再给这个物体加上一个振动(称为策动)时,如果策动力的频率与该物体的固有频率正好相同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这种现象就叫做“共振”。
物体产生共振时,由于它能从外界的策动源处取得最大的能量,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18世纪中叶,法国里昂热市一座2米的大桥上有一队士兵经过,当他们在指挥官的口令下迈着整齐的步伐经过桥时,桥突然断裂,造成226名官兵和行人丧生。
究其原因是共振造成的。因为大队士兵迈正步的频率正好与大桥的固有频率一样,使桥的振动加强。
当它们的振幅达到最大以至超过桥的压力时,桥就断了。
类似的事件还在俄国、美国等地发生过。
因为成队的士兵过桥时容易造成桥的共振,所以以后各国规定大队人马过桥时,要便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