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0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祖父的园子 》PPT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2020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祖父的园子 》PPT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3 19:1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祖父的园子
第一课时
导入
本文出自《呼兰河传》,作者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课题导入
祖父的园子
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
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生字












luo
guàng




zhà
huǎng


kěn




yīng
bàng

课文朗读
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祖父的园子的?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自然段
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理解,全班交流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我”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当然,拥有这样的花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多么富有童话般色彩的一切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表现了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红的红”“绿的绿”这些词语富有感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课文理解,全班交流
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
课文理解,全班交流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家萧红一道欣赏了祖父园子里的美丽风景。
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圆滚滚”“明晃晃”这类词语。
2、祖父的园子
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1—3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感受到祖父的园子的热闹、生机勃勃,以及作者对园子的满心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去感受一下“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热闹 ?生机勃勃 ?满心喜爱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走进“园子”,感受童趣。

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4—15自然段,标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我”和祖父种小白菜。
?①“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这些描写准确地表现了种小白菜给“我”带来的乐趣。
②朗读,读出“我”的调皮。
“我”在园子里的玩耍
①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作者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做事不专一。感受到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
②朗读,读出“我”的活泼好动。
“我”帮祖父铲地
①“我”是怎样铲地的?
(用锄头乱钩一阵,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②朗读,表现出铲地给“我”带来的乐趣。
“我”帮祖父浇水
①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
(祖父是往菜上浇,“我”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②想象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朗读,边读边想象“我”的动作,神情,在读中表现出“我”的激动、欢快、开心、天真烂漫……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
走近祖父,感受慈爱
在祖父的园子中,“我”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纵情地在园子中嬉戏!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在祖父的园子,慈爱的祖父让“我”自由快乐,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给了“我”心灵的自由。

祖父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的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讨论交流
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1.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看看能了解到什么?
2.感受到什么?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光之强,富有童趣。)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天气非常晴朗,一切都是光明的。)
(3)从“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充满活力。)
(4)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充满光明、健康、漂亮,充满活力。)
花开了,……太阳也不知道。

“花开了,……都是自由的。” 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什么?(园子里所有的事物都是勃勃生机和美丽无比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一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互相交流,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祖父的园子里,就连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小结
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
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回顾总结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无穷的乐趣 
延伸拓展
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
在作者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
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
眷恋童年 怀念祖父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读一读《呼兰河传》,和小伙伴交流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
谢 谢